文/農夫也瘋狂
對于鯉魚農夫還是比較了解的,雖然農夫是南方人,但是家鄉吃鯉魚的還是比較多的,小時候就常吃鯉魚。其中有一道名菜——紅燒鯉魚,估計在國内都是很有名氣的,不少人也吃過吧?不過在南方很多地方都是不吃鯉魚的,像廣州人基本都不吃鯉魚。可是在北方鯉魚還是很受歡迎的一種魚類。
說到國内養殖曆史最悠久的魚類,那就要數鯉魚了。鯉魚是我國最早養殖的一種淡水魚了,其早在三千多年前就開始養殖了,算得上是家魚的真正鼻祖。據悉,世界上第一部養魚著作《範蠡養魚經》就是介紹鯉魚養殖經驗的。而在唐朝以前就已經開始大量開始養殖鯉魚,并且養殖技術也非常成熟了。在民間還有“鯉魚躍龍門”的說法,它也是國内流傳最廣的吉祥物之一。那鯉魚作為國内“淡水魚一哥”,其名氣如此之大,為何連“四大家魚”也沒有評上呢?
民間傳說中的四大家魚,分别是指青魚、草魚、鲢魚和鳙魚,而之所以沒有鯉魚。在民間流傳比較廣的一種說法是在唐朝的時候,因為是李姓的天下,因此為了避諱,所以禁止出售、買賣鯉魚,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漁民就隻能偏向于養殖其他的魚類,其中青、草、鲢、鳙這四種魚因為養殖起來相對容易一些,也适合混養,并且它們的肉質也特别的好吃,同時營養價值也很高,所以就逐漸形成了以青草鲢鳙為主的“四大家魚”。即便是到了宋朝以後,即便是可以買賣鯉魚了,但是這已經是三百年以後的事情了,在民間很多人都已經養成了不吃鯉魚的習俗了,何況還有比鯉魚肉質好、産量更高的四大家魚了,所以從那以後,鯉魚就和四大家魚無緣了。
不過也有人說,鯉魚不能入選四大家魚,那是因為鯉魚和其他幾種魚比起來,肉質和口感還是要差很多。首先鯉魚是一種雜食性的魚類,它們喜歡在池塘、湖泊和河流中水草茂叢生的泥底活動,并且主要是以底栖的動物為食,因此是有一股很濃重的泥腥味的。其次,鯉魚肉的口感方面也是差強人意。很多人不喜歡吃鯉魚,甚至說它是最難吃的淡水魚,因為鯉魚的肉質比較粗糙,吃起來也有點松軟。并且烹饪也比較麻煩,在南方煮魚一般是以清蒸的方式為主,就是為了追求原汁原味,可是鯉魚經過清蒸以後有很大的腥味,也難以下咽。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民間普遍認為鯉魚是發物,有不少人是不宜食用鯉魚,不然容易“翻病”。也有人說是因為四大家魚需要人工養殖,才能得以正常的生長。而鯉魚的适應能力很強,繁殖能力也很強,即便是在野外也能正常生長、繁殖,所以才沒能入選“四大家魚”。總之,具體為什麼鯉魚沒有入選四大家魚,現在也沒人能說的清楚了。你認為鯉魚沒有入選四大家魚的原因是什麼呢?歡迎大家補充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贊、分享和關注哦,農夫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圖片來源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