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山西運城市新绛縣開建的方艙隔離點建設項目一期工程正施工。圖/IC photo
9月2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疾控局傳防司司長、一級巡視員雷正龍指出,集中隔離場所的基礎設施應該符合國家現行的建築安全、消防安全、抗震防災等标準要求,嚴格規範隔離點管理,嚴防交叉感染。采取集中或者居家隔離措施時,不得采取外鎖門的方式。
對疫情高風險人群采取集中或居家隔離措施,是防疫當中的一種常見做法。但揆諸現實,一些自诩為“硬核”防疫的行為,的确有過頭之嫌。此次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明确不得對集中或居家隔離人員采取外鎖門的措施,就是對防疫紅線的标注,也是一次非常具有針對性的提醒。
從公開信息來看,諸如“居家隔離大門被拴鐵鍊”等現象,在一些地方的确時有發生。這既是對防疫要求的粗暴加碼,有傷隔離人員的尊嚴,同時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比如,在火災、地震等緊急情況出現時,就很可能阻礙隔離人員逃生,其中的風險絕不能小視,必須令行禁止。
落實防疫措施,是出于對生命的保護,而杜絕出現對隔離人員外鎖門的做法,同樣是堅持“生命至上”的内在要求。
在執行防疫措施的過程中,不管是轉運隔離人員,還是有效管理隔離場所,抑或是科學處理各類突發事件和緊急情況,都應最大程度避免讓配合防疫的民衆增加新的安全風險,這應該成為常态化防疫中的基本底線。
一句話,“生命至上”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應該貫穿到整個防疫的全過程和每一個具體操作之中去。
凡是有違該原則的,都應該堅決杜絕。單就集中隔離環節的規範,這次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也還要求,集中隔離場所的基礎設施應該符合國家現行的建築安全、消防安全、抗震防災等标準要求,嚴格規範隔離點管理,嚴防交叉感染;對經評估不适合集中隔離的特殊人群,可以采取居家隔離措施,對不宜單人單間隔離的,要指定合适人員進行陪護。這些都可謂是對人的生命安全和基本尊嚴的必要照拂。
對照此要求,之前個别地方出現封閉小區将消防通道鎖死,對嬰幼兒單獨隔離等現象,顯然都在必須嚴肅糾偏和預防之列。
防疫進行到今天,到底何謂科學施策,何謂“層層加碼”,界限已經越來越清晰。各防疫主體,都不該再有擅自加碼和“一刀切”的蠻幹思維。這不僅考驗對防疫政策的科學執行能力,也檢視對生命的真正尊重程度,容不得馬虎大意。
撰稿/吳振(媒體人)
編輯/徐秋穎
校對/吳興發 劉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