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沒重視15歲兒子最終身高1米53#
今天這一話題沖上熱搜,
全網閱讀超1.7億,讨論超1萬,
每年春天
都是家長帶孩子看身高的高峰期,
浙江蕭山醫院專家蔣群,
已進入高峰接診狀态,
最忙時日接診百餘個患者。
1
不可逆的損失
讓蔣群痛心的是,
仍有家長不注重孩子身高,
他接診了一位15歲的男孩,
身高僅152.9厘米!
由于沒有及時幹預,
孩子骨骺線閉合無法再長了,
這個不可逆的結果,
對孩子打擊很大。
與這位浙江不幸的男孩相比,
北京女孩涵涵是幸運的,
她來北京兒童醫院初診時,
身高僅1.3米,全班個頭兒倒數第二,
好在媽媽及時發現異常帶她就診,
經過兩年半個性化幹預和治療,
涵涵身高發育達到同齡人平均水平。
2
兩個時間段須留意
北京兒童醫院醫生闫潔提醒,
對兒童身高發育進行幹預,
最佳年齡段在5到7歲,
調整身高的最後機會在于青春期,
如果孩子此時身高還不如意,
千萬不要再抱着孩子“晚長”的幻想,
應及時就醫,
否則一旦孩子骨骺線閉合,
就無法通過生長激素,
對身高增長進行幹預了。
3
一個生長公式可參考
北京協和醫院内分泌科
主任醫師潘慧稱,
身高的70%取決于遺傳,
遺傳學上有個預測靶身高的計算公式:
男孩成年身高=
(父親身高 母親身高 13厘米)/2
女孩成年身高=
(父親身高 母親身高-13厘米)/2
這個範圍标準差在5厘米左右,
可供家長參考。
不過生長發育個體差異性非常大,
靶身高預測并不代表最終身高。
4.
三大信号可識别
蔣群醫生建議家長,
一兩年内都不用買衣服、
班裡經常坐第一排、
父母本身身高矮小、
出現這三種情況
應及時帶孩子
來生長發育門診進行檢查。
5
影響長個兒的“雷區”
家長可能會問除遺傳外,
哪些因素會妨礙孩子長個兒?
蔣群表示,
營養不良、慢性疾病、環境因素、
心理因素、運動睡眠不足等,
都能引發孩子生長緩慢。
特别得留意孩子性早熟增多,
不要給孩子吃燕窩、海參等補品,
長期開燈睡覺
過早接觸成人文化娛樂等
也會造成性早熟,直接影響未來身高。
6
健康長個兒“良方”
多運動、保證充足睡眠是
促進兒童長高的“良方”。
日常可選擇一些向上的跳躍類運動,
如跳繩、籃球羽毛球、引體向上等。
運動能夠增強人體心肺功能,
促進營養物質吸收與利用。
睡眠對促生長十分有益。
在幼兒和青少年中,
過半生長激素在晚上深睡眠後分泌,
分泌高峰是在晚9點—12點。
一般說來,
3—6歲兒童每天要睡10—11小時,
小學生9—10小時,初中生8—9小時,
高中生8小時。
孩子長個期間最好在9點前睡着。
健康合理飲食、減少精神心理壓力、
多曬曬太陽等,
也都能促進身高增長。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