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兒童開發右腦的音樂

兒童開發右腦的音樂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2 05:47:28

兒童開發右腦的音樂(利用音樂激發活化幼兒右腦)1

右腦是神奇的創意之腦、靈感之腦、直覺之腦、感知預知之腦,提早激發活化孩子的右腦,睿德教育幫助廣大的家長朋友們為開發孩子的右腦做準備,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利用音樂開發右腦有哪些方法吧。

一、通過各種節奏訓練、音樂遊戲,加強對音樂旋律的感受力

節奏是音樂的骨架,是音樂的動力和源泉。在教學活動中,我以奧爾夫音樂活動中最基本的因素——節奏為“突破口”進行教育。使用簡單的樂器讓孩子們當作玩具來玩,啟迪、發掘他們與生俱來的音樂潛能,使音樂成為幼兒自然自發的要求。音樂活動中我遵循幼兒是活動的探究者、發現者和知識經驗的主動構建者這一主導思想,将元素性的樂器即“人體樂器”和打擊樂器有機結合,并根據幼兒的興趣設計了打擊樂圖譜。讓幼兒自由組合圖譜,并根據圖譜的不同,分類使用打擊樂器,讓幼兒在活動中、在小組裡合作學習,使幼兒與幼兒之間有交流、讨論,在交互的教學活動中學會了新知,感受到節奏的美妙。

另外,為了讓幼兒感受節奏的快慢、強弱,我通過語言的節奏和動作的節奏來培養幼兒的節奏感。首先,和幼兒進行了節奏朗誦,說歌詞跟着音樂節拍做動作。“一字一拍” “看我拍跟我學”“聽我拍跟我學”等,通過說歌詞喚起幼兒對音樂的節奏的感知。在此基礎之上,讓幼兒用動作表現出聲音的強弱。《大雨和小雨》大雨嘩啦啦時踏腳、小雨淅瀝瀝時拍手,用動作的幅度表現出歌曲中的力度的差異;用動作的高低表現音樂的高低變化,如《小手爬》表現旋律的上行和下行,《高人和矮人》中幼兒聽音樂進行模仿高人和矮人,訓練了幼兒的聽覺。此外,結合生活中的音樂遊戲更增加了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能力,聽音樂走步、擊拍、聽三拍子音樂跳三角形,又如《小兔和狐狸》中增強了對音樂形象的印象:歡樂的音樂中小兔出現、狡猾的狐狸要吃小兔。《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中蠢笨的小熊的可愛形象,幼兒都在音樂的感染下表演的淋漓盡緻。

二、聽音樂講故事、繪畫,喚起豐富的想象

音樂本身有着其豐富的思想内涵,教師應有意将不同的音樂串聯在一起,讓幼兒想象出音樂變化中發生的事情。如先播放一段歡樂的樂曲,接下來出現恐怖的聲音,讓幼兒猜想誰來了,會發生什麼事情,讓幼兒充分展開想象,形成完整的情節并講述故事。教師還可以讓幼兒聽音樂進行繪畫,在聽音樂的過程中聽音樂畫音樂,使幼兒對音樂産生濃厚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幼兒主動學習、積極思考、勇于探索的強大内驅力,能使幼兒自始自終情緒高昂地主動參與學習,從而促進幼兒對音樂的感知和理解。

三、利用音樂表演和體态律動

瑞士音樂家兼教育家達爾克茲創立了“體态律動學”,通過身體來體驗節奏,借助節奏來引起大腦與身體之間迅速而有規律的交流,用身體動作體驗音樂、表現音樂。我依據這一理論,讓幼兒從動作感知入手,培養孩子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表達能力,加強了左肢體律動的訓練。如在歌曲《大樹媽媽》中,啟發幼兒創編樹的造型,随樂曲按節奏進行表演,并在幼兒學唱了此歌曲後增加了刮風、下雨、打雷等情節,玩大樹與小鳥的遊戲,增添了樂趣,開發了幼兒右腦。

在利用音樂活動對幼兒進行右腦開發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其他因素的影響,在保證幼兒大腦充足營養的前提下,使幼兒感知音樂,從而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創造性。幼兒隻有學會了認識音樂、駕馭音樂、學會體驗音樂的美、追求音樂的美,才能更好地進入音樂的殿堂,更好的借助音樂活動實踐來激發活化幼兒右腦,使幼兒在感知、體驗、探究、聯想中提高對音樂的欣賞能力,讓音樂活動成為兒童早期生活和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充分發揮其右腦功效,達到益智啟智的目的。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