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濟南小清河生态環境治理

濟南小清河生态環境治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15:38:51

5月15日,山東省暨濟南市2022年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啟動儀式舉行,今年節水宣傳周主題是“建設節水型城市,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本次活動由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東省水利廳、濟南市城鄉水務局主辦,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濟南水務投資集團、濟南市水務服務中心、光大水務(濟南)有限公司承辦。

記者從活動現場了解到,濟南正在積極創建國家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城市,加大再生水利用,到2025年再生水利用率達到50%以上,中心城區再生水年利用量達到2.96億立方米,充分發揮再生水的“第二水源”作用。

濟南小清河生态環境治理(濟南今年将對大辛河等四河道生态補水)1

2021年41家單位被命名為省級節水型企業、社區

近年來,濟南認真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和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在計劃用水管理、再生水利用、節水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出台了《濟南市節約用水條例》《濟南市落實國家節水行動實施方案》等系列法規政策文件,建立了水資源集約節約考核指标體系,成立節水管理專職機構,推行節水評價、計劃管理、節水三同時、載體創建等全過程管理。

活動現場,濟南市城鄉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季孝表示,下一步,将深入貫徹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着力提升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能力、水旱災害防禦能力、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河湖生态保護治理能力,全面開創“全民節水,泉潤濟南”節水工作新局面。

濟南是天下泉城,同時也是一座嚴重缺水城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283立方米,不足全國人均占有量的七分之一。随着濟南市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黃河戰略、紮實推進起步區建設,城市規模不斷擴大,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全市用水規模持續增長,水資源供需和保泉的矛盾日益突出。

水是生命之源,日常珍惜每一滴水是每一個人的責任。據悉,2021年濟南市共有41家單位被命名為省級節水型企業(單位)、社區(居住小區)。活動現場,節水志願者們宣讀了《公民節約用水行為規範》,還與市民代表和齊魯制藥産業園進行了連線,邀請他們傳授“節水小絕招”。在孟慶敏老人家中,記者了解到,他們将各種家庭廢水收集起來,根據不同情況用于洗碗、拖地、沖廁、澆花等,實現一水多用,對子女更是言傳身教培養節水意識。在齊魯制藥産業園,中水管理中心主任李複兵從源頭控制和末端中水回用工藝兩方面介紹了企業在用水節水方面的“妙招”,通過節水工藝,大大實現了工業用水的循環利用,更為每年企業節省稅費150餘萬元。

“泉城節水”客戶端及微信公衆号上線

值得一提的是,為深入推進“互聯網 節水”改革,豐富和拓展節水宣傳載體,拓寬節水服務渠道,助力黃河流域節水典範城市建設,濟南市城鄉水務局正式上線“泉城節水”客戶端及微信公衆号。

“泉城節水”客戶端和微信公衆号設置了“節水要聞”“節水科普”“節水服務”“政策法規”“通知公告”等多個欄目,市民可在上面獲取到節水相關的宣傳、政策、标準、科普等信息,并為非居民用水單位提供用水計劃查詢、超定額超計劃用水提醒等節水相關業務服務。

“‘泉城節水’客戶端和微信公衆号旨在發布節水政策,傳遞節水資訊,普及節水知識,傳播節水技術,開展節水主題活動,為公衆提供綜合性節水服務,緻力于營造‘知水、愛水、節水、護水、親水’的社會風尚。”濟南市城鄉水務局一級調研員王俊勝說,“下一步,會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對客戶端和公衆号進行優化升級,全力打造節水宣傳主陣地、節水服務好窗口、智慧節水新平台。希望大家積極關注‘泉城節水’微信公衆号和應用客戶端,攜手共建泉城美好家園!”

用之不覺、失之難存,水正是這樣一種“低調”而珍貴的資源。記者了解到,從5月15日至5月21日,濟南市将圍繞“建設節水型城市,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主題,開展節水雲科普、雲課堂、知識競答以及節水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等系列線上線下宣傳活動,推動全社會營造節約用水的良好氛圍。

到2025年濟南再生水利用率将達到50%以上

濟南市城鄉水務局節水辦主任張秀娟向記者介紹,濟南市節約用水工作主要有“三大文章”,即用好“多”的方面,做好“少”的文章和發揮“引”的作用。“用好‘多’的方面,就是把再生水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在河道生态景觀、工業企業、市政雜用方面,加大再生水利用,用再生水替代常規水。做好‘少’的文章,就是減少不合理的用水。在工業企業、農業生産、城鎮用水方面,加大節水技術改造,節水配套工程建設及城市供水管網改造。另外發揮‘引’的作用。發揮政策、資金等引導作用和節水型企業、園區、載體的示範引領作用。”張秀娟說。

據了解,今年3月《濟南市再生水利用規劃》正式印發。到近期2025年,濟南再生水利用率将達到50%以上;遠期2035年,達到60%以上,有效實現污水資源化利用和水資源合理配置。

根據規劃,濟南市确定河湖生态景觀、市政雜用和工業生産為再生水的主要利用途徑。在生态景觀方面,将對規劃範圍内生态景觀條件較好且缺少生态基流的23條河道(中心城區14條、起步區9條),以及華山湖、彩虹湖和起步區濕地進行生态補水。在市政雜用方面,增設園林綠化、道路保潔取水點294個(中心城區201個、起步區93個)。在工業生産方面,為熱源廠、發電廠、生物制藥等企業的循環冷卻水、鍋爐補水等提供再生水。

同時,以需求為導向劃分九個再生水系統分區,利用既有和規劃期内建設的42座(中心城區31座、起步區11座)水質淨化廠站規劃為再生水源。到2035年再生水供給能力156萬立方米/日。結合再生水系統分區,規劃再生水管線974公裡,同時配套建設取水點工程,實現以點帶線、以線帶面,完善再生水管網。

據悉,今年将要實施的2022年濟南市再生水利用工程,拟利用濟南市水質淨化三廠、濟南中科成水質淨化有限公司、濟南市新東站污水處理廠再生水為水源,通過鋪設再生水管道和加壓提升泵站對市區大辛河、張馬河、小漢峪溝、龍脊河進行生态補水。同時,沿線設置再生水取水點,滿足園林綠化、道路保潔等用水需求。工程建成後将每日新增再生水利用量12.1萬立方米,促進再生水循環利用,并有效改善大辛河等多條河道水環境質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