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一項往頭上澆冰水的活動因比爾蓋茨等衆多名人的參與而火爆全球,活動的初衷是為俗稱“漸凍人症”的罕見病進行募捐,因此在看熱鬧的同時,我們還需要關注這種罕見絕症本身的殘酷。
漸凍人症(英文簡稱ALS)目前仍是不可治愈的絕症,至今為止隻有1995年美國FDA批準的唯一一種有效藥物利魯唑,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緩病程,但也隻有2-3個月的效果。而數據顯示ALS病程相當迅速,80%的ALS患病者在确診後的2-5年内死亡,且半數人活不過3年,比如那位棒球運動員盧•格裡克在35歲被确診後,2年後就去世了。隻有5%的病人能存活20年,與ALS鬥争了40年的物理學家霍金已經是世界紀錄,堪稱奇迹中的奇迹。
此次冰桶挑戰的發起者之一本身就是一位漸凍病人,今年7月,美國一位名叫Pat Quinn的ALS患者為冰桶挑戰設下“要麼往頭上澆冰水,要麼為ALS捐100美元”的遊戲規則,後經過Pat的好友,曾任波士頓學院棒球隊隊長且同為ALS患者的Pete Frates在好友圈傳播,活動最終由體育圈擴展到娛樂圈及各大公司CEO,甚至包括總統奧巴馬也被點名。
衆多名人點燃的瘋狂遊戲并未止步于狂歡,美國ALS協會發布的數字顯示,從7月29日至8月19日,因為此次冰桶挑戰活動募集到的捐款數額已達到近2千3百萬美元,其中有超過4萬5千人為新捐款人,而去年同期僅為190萬美元。根據上年度财報,該協會的資金除用于疾病教育和病人幫助外,27%的開支被用于進行全球範圍内的漸凍人症研究,其1985年發起的TREAT ALS研究計劃為尋找ALS治療方案,目前在各國科學家的支持下開展了近百個項目。
“漸凍人症”的學術名稱為“肌萎縮側索硬化症”,英文簡稱為ALS,1939年,美國一位傳奇性棒球運動員盧•格裡克(Lou Gehrig)身患此病去世,ALS才開始得到廣泛關注,因此在美國,ALS常被稱為盧•格裡克氏症或者盧伽雷症。
ALS在中國被稱為“漸凍人症”,患者會因運動神經元的退化引起全身肌肉萎縮無力至癱瘓,身體好像被逐漸凍住一樣。而這種疾病最殘忍的地方在于,它隻會令病人失去行動能力,并不影響智商等認知能力,病人能聽能看,甚至能感覺疼痛,但依然是“清醒的植物人”。于是病人是在意識完全正常的情況下眼睜睜看着自己被一步步“凍住”,從不能行走、不能說話、不能吞咽,直至不能呼吸,多數患者最終都會因呼吸肌麻痹而呼吸衰竭死亡。
ALS并不會傳染,但其具體發病原因目前仍不清楚,很可能患者至死都不知道緻病原因。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數據,大約90%以上的患者為偶發性發病,隻有5%-10%的患者有家庭遺傳曆史。任何人都可能發現患病,但目前的醫療情況對此毫無預防手段。
因為ALS早期症狀可與多種病類似,所以醫生通常是經過頸、胸、腰椎、腦部等多種核磁共振檢驗,與各科醫生聯合診斷,先排除其他各種可能的病變,最終做肌電圖才能确診為ALS,平均花費時間可能在一年以上。根據台灣漸凍人協會統計資料,2至3成病人會被誤診為筋骨疲勞、頸椎病、中風與脊椎病變等,結果錯誤療法加速病情惡化。
根據美國疾病防控中心2010年-2011年做的統計調查,美國共有12,187名被确診登記的ALS患者,患病率約為十萬分之三點九,而歐洲根據2010年的人口數據做的統計推測顯示,患病數約為39,863人,患病率為十萬分之五點四,發病率為十萬分之二。日本厚生勞動省在1985年即開始做調查統計,2009年的統計數字顯示日本全國有8,492名ALS确診患者。
美日等國的統計數據都表明,ALS患者多為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其中60-69歲最多,但18-30歲之間發病的患者也占5%,比如霍金即是在21歲大學畢業時被确診。另外數據還顯示男性發病幾率約為女性的1.5倍。
中國目前不僅對罕見病并無定義,也沒有投入經費進行相關的發病率統計,臨床上也沒有登記制度。盡管如ALS等罕見病的發病率低,但以中國的人口基數,患者數量應該并不少,然而關于他們的數據至今一片空白。
另外需要關注的是,在歐美、日本,包括台灣等地區,這種唯一有效藥物利魯唑早被納入醫保報銷範疇,在中國,此藥每月花費為5000元左右,加上數萬元的無創呼吸機,這筆負擔皆為患者自費。2006年即有全國“漸凍人”患者代表發起聯名信懇請将利魯唑納入醫保體系,至今無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