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博物館新發展指南

博物館新發展指南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8 11:01:57

博物館新發展指南?誰是中國最資深的“網紅”?在這個名單裡,今年602歲的故宮必須擁有一席之地,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博物館新發展指南?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博物館新發展指南(博物館這十年如此深厚)1

博物館新發展指南

誰是中國最資深的“網紅”?在這個名單裡,今年602歲的故宮必須擁有一席之地。

盡管夏天開啟了高溫模式,但故宮博物院裡觀衆的熱情似乎更為高漲。參觀故宮有很多種方式,有人排隊看展覽,有人穿着傳統服飾拍照,有人流連在文創店邁不動腿,也有人買了年卡,讓“進宮”成為日常。

從2012年至2019年的7年,故宮總是在不斷刷新參觀紀錄。2019年,故宮博物院接待觀衆超過1933萬人次,是世界上接待觀衆人數最多的博物館。其中,40歲以下的年輕觀衆占比56%,80後、90後、00後成為參觀故宮的大多數。

故宮博物院的故事,隻是這十年來中國博物館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從館舍天地到大千世界,收藏着泱泱華夏文明的博物館,如此深厚,又如此青春。

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在上一代觀衆的參觀經曆中,去故宮,一般是從午門進,沿着中軸線一路往北,出神武門,除了三大殿和禦花園,記憶點着實不太多。2012年的故宮,開放面積不過30%,而這個數字在今天超過了80%。觀衆不僅可以逛“殿”,甚至還能上“牆”——故宮開放了城牆,讓觀衆有了獨特的視角。

鄭欣淼在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期間,開啟故宮大修和文物清理,首次摸清了故宮的“家底”——1807558件(套)。如何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這是故宮博物院十年來一直在做的事。

在故宮之前,沒人想到,能讓年輕人排隊幾個小時的不僅有網紅餐廳,還有文物展覽。2015年夏秋之交,《石渠寶笈》特展火了,很多觀衆為了一睹《清明上河圖》等珍貴書畫的真容,換上跑鞋,大清早故宮一開門,就從午門飛奔向武英殿。臨近閉館,還有很多人排隊。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的單霁翔向觀衆承諾,“不到最後一人,絕不閉館”。

“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這是單霁翔在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期間,在很多場合說過的話。2020年,竣工于1420年的紫禁城實現了這個目标。“故宮博物院近百年,紫禁城600多年,但于我們5000年的文明史而言,它們都很年輕,應該呈現出青春的活力,我們也希望它永遠正青春。”單霁翔說。

文創産品讓觀衆看得上、買得起、帶得走、用得着、學得到

距離中秋佳節不到一個月,中國國家博物館于近日推出了一款“月出東山”月餅禮盒,名字來源于蘇轼的《赤壁賦》。禮盒外包裝以國博館藏文物“堆彩赤壁賦圓漆盤”為原型,以中國傳統走馬燈的形式,呈現了泛舟賞月的故事;月餅造型則來源于國博館藏畫卷《百花圖》,提煉出蘭花、荷花等6種造型。

今年,甘肅省博物館也第一次推出了文創月餅,結合了銅奔馬、驿使圖、人頭形器口彩陶瓶等8個館藏代表性文物元素。而甘肅省博最近火出圈的文創,則是一款“馬踏飛燕”的文創玩偶,自6月上架,一度賣斷貨。“醜萌醜萌”的玩偶,俘獲了年輕人的心,也讓他們由此出發,在去探尋文物原型的曆史。

早在2008年,故宮就成立了文化創意中心。從2013年推出的“朝珠耳機”等一系列全新産品開始,故宮文創的風格變了,不僅端得起國之重器,也賣得了萌,玩得了小清新。

故宮娃娃系列是Q版宮廷人物形象群組,皇帝、皇後、阿哥、格格、大臣、禦前侍衛……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館藏陶彩繪女俑和胡人俑也是個靈感富礦,它們被做成了晴雨傘,還被研發成了牙簽筒、紅酒瓶塞、便簽夾……這些“活”了千百歲的男俑女俑大概也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還能出現在紅酒瓶上。

《故宮文創記》書中寫道,文創産品要讓觀衆真正“看得上”“買得起”“帶得走”“用得着”“學得到”,讓故宮文化走出紫禁城,走進千家萬戶,感染更多普通民衆的心靈。真的走進了嗎?人們用行動說話——2017年故宮文創的營業額達15億元。

如今,越來越多的博物館開始“卷”了起來,文創成為博物館的必修課。長期緻力于博物館研究的上海大學教授潘守永說,文創本不是博物館的主業,這些年逐漸成為博物館工作的一個主要部分,“大家強調博物館不僅要用眼睛看,還要能體驗、能把博物館帶回家,這是博物館新的使命”。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度全國博物館文化創意産品開發種類超過12.4萬種,實際收入超過11億元。

在過去的2021年,四川省文物局發布的報告顯示,四川省文創收入突破1億元大關,創曆年新高。其中三星堆博物館文創産品銷售額超過3000萬元;廣東全省博物館開發文創産品2305款,實現文創産品收入3993.39萬元;共有近100家博物館參加天貓“雙11”活動,開售首日,博物館文創産品銷量激增超400%,成為“黑馬”門類之一。

“博物館熱”成為文化現象,“到博物館去”成為生活風尚

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南京博物院為南京帶動了約16.2億元的旅遊收入,帶動6000多個就業崗位,對南京旅遊知名度的貢獻率為9.7%,在全市24家主要景區中排名第一。

博物館不再僅僅是一方館舍,它是一個場域。博物館已成為公衆文化休閑的重要空間,“博物館熱”成為文化現象,“到博物館去”成為生活風尚。

今天的博物館到底有多會玩?不僅辦展覽、賣文創,還開起了咖啡館。故宮博物院神武門外的故宮角樓咖啡,館内壁紙主圖是曾引發參觀熱潮的《千裡江山圖》,觀衆可以在這兒點上一個“千裡江山卷”蛋糕,配一杯“養心咖啡”或者“康熙最愛巧克力”。

國博咖啡廳則一直都有着推“新款”的自覺。“玉出紅山——紅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展出時,有着“中華第一龍”美譽的紅山玉龍就出現在了咖啡拉花上;月壤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面向公衆開放展出時,“嫦娥奔月”主題咖啡也準時報到。

萌寵經濟也出現博物館的版圖。2018年,敦煌莫高窟的官方微博發了一條消息,稱“窟霸”樂樂大王早起巡山已回,路況可見圖片——那是一隻渾身被泥水濕透的小狗,身後還有一串小腳印。“窟霸”“巡山”這樣霸氣的詞語,與一臉委屈的落湯小狗,形成反差萌。微博發出數小時就有了萬餘條評論,樂樂俨然成為“莫高窟代言狗”。後來,莫高窟陸續開發了“樂樂大王”系列文創産品,以樂樂為主人公出版了書籍、上線了動畫。而對年輕觀衆來說,去莫高窟除了看壁畫和雕塑外,與樂樂“偶遇”也被排上日程。

如今,博物館日益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博物館參觀人次從2012年的5.6億人次,增長到2019年的12億人次。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1年全國博物館仍接待觀衆7.79億人次。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統計,60%以上的旅遊者将博物館作為旅遊目的地。

黨的十八大以來,博物館數量持續增長,從3866家增長至6183家,其中5605家博物館實現免費開放,占比達90%以上。類型豐富、主體多元的現代博物館體系基本形成,如期實現平均每25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的發展目标。北京、西安、南京、成都、廣州等十餘個城市緻力于建設“博物館之城”,西安、成都、青島的博物館數量已達到百家以上。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