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邱添
體重減輕對于很多年輕女性來說,是一件高興的事。但是對于34歲的夏女士來說,卻一點也開心不起來——半年來,吃了東西後動不動就惡心、嘔吐,體重減少了30斤,卻沒找到原因。
血管落入韌帶設的“圈套”
進食後惡心、嘔吐,還有腹痛和腹脹,因為這些問題,夏女士在廣東和四川的多家醫院就診,胃腸感冒相關的檢查基本都做了,但卻都沒有發現異常。在藥物治療後,不适的症狀也沒能得到改善,而且還有越發嚴重的趨勢。
半年折騰下來,體重降低了30斤,精神狀态也是越來越差。近來,實在難受的夏女士又來到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普外科·胃腸微創中心,希望能夠找到疾病的原因。
“問題不是出在胃腸上,可能是一種比較罕見的疾病。”綜合夏女士的病情,伍映鑫醫生對于病因有了一個新的考慮——正中弓狀韌帶綜合征。在完成腹部血管造影後,充分證實了對疾病的推測。
什麼是正中弓狀韌帶綜合征?伍映鑫介紹說,這種病也被成為腹腔動脈壓迫綜合征,簡單來說,就是腹腔幹被弓狀韌帶給“綁架”了,“這條韌帶就像一個橡皮筋一樣,将腹腔幹給捆住了。”而腹腔幹動脈是人體肝髒、胃、十二指腸、胰腺等上腹部消化器官主要供血血管,當它收到受壓迫後,将導緻供血減少,進而産生對應的消化器官症狀,比如惡心、嘔吐、腹痛等。
綜合治療完成“拯救行動”
找到緻病的“元兇”後,普外科·胃腸微創中心團隊開始了對夏女士的系統化治療。第一步,是制定個體化的營養支持方案,通過調整提升患者的營養狀态。一周的科學調理,讓夏女士的相關指标逐步恢複到了正常水平,狀态得到極大程度的提升。
第二步,就是通過手術解除對腹腔動脈的束縛——通過腹腔鏡,以微創的方式實施松解術。伍映鑫說,就是通過手術剪開壓迫在腹腔動脈表面的弓狀韌帶,并松解周圍的瘢痕組織,進而實現整體“松綁”。手術原理聽起來簡單,但是操作卻還是存在難度——首先,手術部位處于腹腔深處,操作空間狹小;第二,操作點位就在大動脈的表面,手術區域大血管較多,存在極大的出血風險。
經過細緻耐心的操作,伍映鑫和團隊最終順利完成對腹腔動脈的“拯救行動”。手術後第一天,夏女士已可以進食,目前恢複良好,進食後未再出現腹痛、惡心嘔吐等不适。
【科普閱讀】
正中弓狀韌帶綜合征臨床上較為罕見,目前對于它的發病機制上不明确。多發于20-40歲體型偏瘦女性,主要症狀有腹痛、嘔心、嘔吐、體重下降等。
由于症狀和其他消化道疾病相似,常常容易出現診斷困難和診斷延誤。如果餐後或運動後出現的腹痛,伴有惡心、嘔吐以及體重減輕的患者,尤其經過各項檢查排除其他常見腹痛病因後,需考慮這種疾病的可能。
對于這種疾病的治療,目前有效手段為外科減壓術,包括開放手術、腹腔鏡微創、機器人輔助微創等,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綜合考慮治療方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