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夏天,似乎比往年來得更猛烈一些……
此時正處于最熱的“三伏”中,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
約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一段時間。
俗話說「熱在三伏」,就是隐伏以避盛暑的意味了。
在《初學記•卷四•歲時部下》引《陰陽書》曰:
「從夏至後第三庚為初伏,第四庚為中伏;
立秋後初庚為後伏,謂之三伏,曹植謂之三旬。」
2017年三伏時間如下:
初伏:7月12日至7月21日(10天)
中伏:7月22日至8月10日(20天)
末伏:8月11日至8月20日(10天)
先來看看未來一周的天氣是否應景?
據中央氣象台預報,
未來一周,新疆南部、内蒙古中西部、
西北地區東南部、華北、黃淮、江淮、
四川盆地南部、江南大部、
華南東部等地仍持續高溫天氣,日數可達3~9天;
18-20日,華北、黃淮高溫天氣有所緩解;
21日起,華北中南部、黃淮地區高溫再度發展……
怎麼?文字沒看明白?那小編舉兩個例子:
西安未來連續5天40℃ ,已烤熟……
南方多地的高溫熱浪,一來就是7天起……
感覺怎麼樣?
是時候聊聊如何應對這痛苦的“三伏天”了吧?
那麼,這就走起!
科普三伏天為啥那麼熱?
夏至以後,雖然白天漸短,黑夜漸長,
但是一天當中,白天還比黑夜長,
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仍比散發的多,
近地面的溫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
到“三伏”期間,地面吸收的熱量幾乎多于散發的熱量,天氣也就最熱了。
再往後,地面吸收的熱量開始少于地面散發的熱量,
溫度也就慢慢下降了。
所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一般出現在夏至的“三伏”。
既然注定要在這個夏天“蒸桑拿”,
那麼如何出汗才科學健康呢?
1
首先,如果寒濕在體内積累,你可能會有這樣的表現:
吃涼腹瀉,風濕關節炎,渾身酸痛乏力,經常性落枕,頭痛,容易感冒,消化不良,喝水都長肉,濕疹,皮膚過敏,皮疹……
甚至臉色灰黯、長斑等等都可能與濕氣有關。
但淋漓大汗并不可取,每天保證半個小時的微微出汗時間,可以讓常吹空調的身體清爽健康。别人都是苦夏,茶飯不思,但是會“生活”的小夥伴,比如小編就胃口大開(手動比心),
下面這些吃法,都能達到微微出汗卻不傷津液的效果~!
伏天怎麼吃?
最簡單的是紅糖姜湯,姜切末,悶入開水中3至5分鐘,加紅糖飲用。
酸辣辛香的東南亞菜,适合三伏天了。帶有特殊香氣的調料,開竅、除濕、發汗。泰國的冬陰功湯、新加坡的肉骨茶、雲南的酸湯,受寒、感冒後喝上一碗,微微地出汗,身體就舒服多了。
不喜歡特殊味道的人,吃最簡單的熱湯面就好。
喜歡清淡的口味,還有經典的紅豆薏米水、老鴨冬瓜湯。
【更加平易近人的入伏美食】餃子
諺語雲:「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我國民間有頭伏吃餃子的傳統習俗,此時如果在餃子餡裡加入一些胡蘿蔔、油菜、茴香菜、香菜、菜心、洋蔥、蔥、姜、蒜等辛味食物就更好了,可養肺氣防感冒,
又開胃增加食欲。
伏天如何科學運動?
雖說熱在三伏,入伏後更不要總躲在空調房裡,最好每天清晨或上午在室外陰涼處做些運動,有至少30分鐘的出汗時間。
散步、慢跑、快步走、跳舞都很好。
不過,出汗後,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
哪怕一身臭汗,也要注意不要踩到這些「雷區」。
忌 馬上洗澡
忌 濕毛巾擦汗
忌 後腦、雙肩、後腰吹風
忌 用低于體溫的水洗澡
忌 穿堂風、空調房
出汗就任其出透,可用幹毛巾擦幹汗水,稍作歇息,
待呼吸平靜再進入陰涼處。
另外,在夏天,
不願意出門的小夥伴常常在冰箱裡囤積許多蔬菜水果,
殊不知,
冰凍在冰箱裡的果蔬也是有保鮮期的,
如果藏不好,
還有可能造成腐爛變質、甚至中毒。
最後提供一張冰凍食物的時間表,做個參考,
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呀~
暑氣漸重,
最安全的方法就是把食物放進肚子裡~你說呢?
關于怎麼科學合理度過“出汗季”,
小夥伴們還有什麼小妙招嗎?
歡迎在留言區和我們一起分享~!
(拒絕曬涼快... )
作者:一多 氣象編審:卞赟
責任編輯:張小娟
資料來源:中國氣象報 中國氣象網 搜狐 活法兒 最愛大北京公衆号等網絡綜合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台 百度圖片 最愛大北京等網絡綜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