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蛋
【别名】鴨卵、鴨子。
【性味】性涼、味甘。
【功效】滋陰、清肺。
【主治】治膈熱、咳嗽、喉痛、齒痛、洩痢。
【藥用價值】
鴨蛋的氨酸和蘇氨酸含量在所有蛋類是最高的。鴨蛋中各種礦物質的總量超過雞蛋很多,特别是人體迫切需要的鐵和鈣,在鴨蛋中更是豐富,對骨骼的發育有益,并能預防貧血。
鴨蛋有養陰、清肺、止痢的功效,還可以治療牙痛。更有大補虛勞、潤膚美容的功能。
鴨蛋味甘鹹、性涼,有養陰、清肺、止痢之效,适當多吃,可治熱咳、胸悶、喉疼、牙痛、赤白痢等症,有益健康。
鹹鴨蛋性寒,清肺熱、降陰火的功能頗佳,鹹蛋黃油,兒童多食可治疳積,外抹可治燙傷、濕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湯、煮食。每天1個。
【食用禁忌】脾陽不足、寒濕下痢,以及食後氣滞痞悶者不宜食。鴨蛋性偏涼,故脾陽不足、寒濕下痢者不宜吃。膽固醇含量較高,有心血管病、肝腎疾病的人應少吃。
【特别提示】制作蛋糕、面包等西點時不能使用鴨蛋,防止緻病菌導緻的食物中毒。鴨蛋最适宜陰虛火旺者做食療補品用,煎、煮皆可。
【編者按語】
中國中醫學自古以來就有“藥食同源”(又稱為“醫食同源”)理論。這一理論認為:許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藥物,食物和藥物一樣同樣能夠防治疾病。從今天開始美伶營養将給大家介紹藥食同源的食材,以便讓大家更好的了解食材,做到科學養生。下期給大家介紹滋陰類食材——番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