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票購買:“寶庫”微信号
親愛的朋友們,沒有錯,寶哥哥又要邀請你看!展!啦!
5月18日至6月9日,寶庫·半畝園首回盆景展将在世界最高的室内中國園林——寶庫藝術中心·半畝園内舉辦,為大家奉上一場盆景與園林、古典與當代相互交融的沉浸式美學體驗。
寶哥哥總結了這次展覽的3大看點,大家千萬千萬不要錯過啊。
空中園林首次對外開放半畝園位于上海中心大廈37層,173米的高空中,是世界最高的室内中國園林,素有“空中園林”之稱。
這次展覽将是半畝園建成以後首次對外開放。
半畝園因占地384平米,約合半畝而得名,雖體積不大,但園内亭台流水、經幢圍繞,景随步移,真正做到了“雖為人作,宛若天成”。園内的亭台草廬、假山流水、一草一木、乃至地面上鋪的磚,都用明代的方式展示。
半畝園内景
園林正中的“龍亭”,由“江南古建築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過漢泉操刀,仿照全國唯一保存明代原裝的亭子——藝圃内的乳魚亭建造而成。木材選用一千年以上、直徑超過一米的金絲楠木,并仿照明代工藝純手工打磨出象牙的質感,規格等同于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中的明軒。
龍亭
龍亭右側為竹園,為了還原明代工藝,工匠精心挑選粗細一般的毛竹後,抛棄現代工具,純手工将竹子剖成粗細大小絲毫不差的竹片。
竹園
龍亭左側的草廬則建造成了茅亭的樣式,亭身使用柏木,稻草鋪頂,這種建築風格從南宋延續到明代,曾出現在明代畫家文征明的繪畫中。
草廬
腳下踩的橫道磚,從已被拆除的蘇州古城牆遺料中取得,是明清兩代的遺承。地磚樣式則參考考古發掘中南宋禦花園的鋪地方式,每塊的厚度僅0.9厘米,制作工藝極為繁複精細。
漫步在半畝園中,眼前是集傳統美學和文人精神于一體的江南庭院,身外是現代化的摩天大樓,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碰撞仿若時空穿越。
攜手博物館展出“國寶級”盆景盆景是集園林、文學、繪畫等藝術形式為一體的綜合性造型藝術,被譽為立體的畫、無聲的詩。曆史上盆景深受文人鐘愛,是文人空間内不可或缺的雅趣,具有極高的精神内涵和美學價值。
本次展覽寶庫文化攜手杭州超山盆景藝術博物館,以樹樁盆景為主題,展出杜鵑、黑松、系魚川真柏、五針松、菖蒲等品類30餘盆。
超山盆景藝術博物館,是浙江省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盆景博物館,其創始人為緻力于盆景制作四十年,作品曾受邀參加多項重要展覽,獲得盆景領域及市場衆多專家認可的高級園藝師——王興華。
為了這次展覽,寶庫文化和王興華老師在其館藏作品裡,精中選精,方挑選出十幾盆作品。可以說是把博物館的精華濃縮在這次展覽裡,絕對是給所有喜歡盆景的朋友們的一次福利。
不同于中國因為近現代史上的長期戰亂,較高盆齡的作品極為罕見,日本盆景保存和傳承狀況較為完好。而這次挑選的十幾盆作品均來源于日本,平均盆齡在50—60年以上,其中一棵來自日本國松園的黑松,樹齡已經達到200年,堪稱日本的國寶級作品。
除此之外,這次展覽中還有一棵盆齡70年的日本壽松,出自日本盆景大師,有“鬼才”之稱的小林國雄之手,絕對不容錯過。
園林是古代文人的藏書治學之所,閑聊雅聚之處,更是修身養性安頓身心的密室。盆景則是縮小的園林,盆景之于園林是點綴、也是充實與豐富,于園林中置盆景,可達到園中有景、景中有園的效果。
脫離生活場景談生活美學多少有點不切實際,一器一物雖也凝聚着古人的生活智慧、美學意趣,但能被我們接受的信息實在有限。
因此,寶庫文化把這次盆景展被搬到了真實的園林中。
半畝園内景
除園林外,書房與茶室這兩個文人空間中,也都少不了盆景。
“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古人書房追求的是一個“雅”字。因此除了筆墨紙硯、桌椅闆凳這些基本硬件外,盆景也是古人書房中桌案上必不可少之物,這在宋元以後的文人繪畫中便可以看出。
為了給予觀者最真實的沉浸式觀展體驗,展覽在竹園中搭建了一個真實的書房場景,桌椅條案、文房四寶俱全,并配套展出古人書房中另一必不可少之物——香爐。
書房場景
茶室是雅士造園的一個獨立空間,是小型雅集的聚會所,也是文人生活的重要場合,文人們在此讀書看畫、品茗獨坐、接友待客、長日清談。茶室講究的是幽靜清雅,盆景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并與茶具、器物、水墨畫并稱“茶室四雅”。
這次展覽同時利用草廬還原出了一個真實的宋代茶室,配套展出茶釜、茶盞等茶器。
茶室場景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這場空中園林的美學盛宴等你來看!
(為保證适宜展品的溫濕度環境和良好的參觀秩序,我們将根據觀衆數量适時采取限流措施,限流期間請您耐心等候。)
展覽信息
時間:2019/5/18—2019/6/9 每天10:00—17:00 (6月2日除外)
地點:寶庫藝術中心·半畝園 上海中心大廈37層
交通:地鐵2号線陸家嘴站
門票:60元
門票購買:“寶庫”公衆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