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打春”,“立”是“開始”的意思,中國以立春為春季的開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節,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開始,其農業意義為“春種、夏長、秋收、冬藏”,概括了黃河中下遊農業生産與氣候關系的全過程。
中國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說的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立春五日後,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蘇醒,再過五日,河裡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着一般浮在水面。
今日立春,各地流行很多有關立春的諺語。可能你小時候還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意思,那麼現在大家一起再讀一讀吧。不過各地氣候不同,農諺的地域性很強,也未必就适合每個地方。
一、反映氣候變化的:
立春一日,水暖三分。
吃了立春飯,一天暖一天。
打春凍人不凍水。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二、預測天氣變化:
臘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遲。
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下,一春下。
最好立春晴一日,風調雨順好種田。
立春晴,雨水多。立春晴,雨水勻。立春寒,一春暖。
打春下大雪,百日還大雨.
雷打立春節,驚蟄雨不歇.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費力。立春不晴,還要冷一月零。
立春熱過勁,轉冷雪紛紛。
立春東風回暖早、立春西風回暖遲.
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現倒春寒;春脖長,回春晚,一般少有倒春寒。
立春不下是旱年。
三、與農業有關:
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
水淋春牛頭,農夫百日憂。
立春打了霜,當春會爛秧。
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
春争日,夏争時,一年大事不宜遲。
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麥子無處放。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要想莊稼好,一年四季早。
春打五九尾,家家吃白米;春打六九頭,家家買黃牛。(魯、豫)
春打五九尾,累得耕牛張開嘴。(魯)
春打六九頭,七九、八九就使牛。
春打六九頭,農民不用愁。(鄂、魯)
春打六九頭,耕牛滿地走。(蘇)
立春在頭雨水好,立春在尾暖得早;立春在中,播種在中。(桂)
四、通過立春預測天氣變化的:
臘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遲。
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下,一春下。
最好立春晴一日,風調雨順好種田。
立春晴,雨水多。
立春晴,雨水勻。
立春寒,一春暖
打春下大雪,百日還大雨..
雷打立春節,驚蟄雨不歇。
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
夜立春,好年景;日立春,反年景。(浙)
春前十日暖,春後十日寒。(湘)
立春晴,暖一春;立春雨,冷清明。(贛)
立春暖,驚蟄冷。(湘、粵)
立春暖一日,驚蟄冷三天。(贛)
立春暖,回暖快。(吉)
立春冷,倒春寒。(新)
立春不冷雨水寒。(桂)
立春寒,陰雨連綿四十天。(桂)
立春寒,一春暖;立春暖,一春寒。(桂)
細心的你會發現,這些流傳已久的民諺,有的互相矛盾,有的在生活中并不靈驗。其實,從統計學來講,這些民諺隻能預測事物發生的概率大小,何況現在的環境被破壞的如此嚴重,已和當初形成諺語的時代有了很大差别。同時,民諺的地域性也很強,有的在甲地靈驗,到乙地就相反,因此隻能作為參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