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辛棄疾題冷泉亭

辛棄疾題冷泉亭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08:42:26

少了大雨之後的悶熱,入秋了,想起辛棄疾的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語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

辛棄疾題冷泉亭(辛棄疾把欄杆拍遍)1

小的時候最喜歡辛棄疾的兩句詩“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那時隻覺得恬靜美好,一點也沒有體會到辛棄疾心中的壯志難酬,所以總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在去讀,卻别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辛棄疾題冷泉亭(辛棄疾把欄杆拍遍)2

辛棄疾能文能武,将相之才,可人如其名,是艱辛的辛。他文筆霸氣爽闊,沒有那種期期艾艾。他活得潇灑又恣意,才華橫溢,意氣風發中帶一些蒼涼,隻要提到他就會想到初春時節白衣的少年佩劍同遊打馬過長街,想到夕陽下城牆上拉的長長的落寞又堅毅的剪影,想到詩詞酒劍歌,這樣真的是太棒了。 ​

辛棄疾的情感是濃烈的,讓人無法一笑而過。不是劍拔弩張,而是有一種金石般的铿锵,需要我們正襟危坐,打開身體所有的細胞去感受。

“老夫聊發少年狂”,喜歡蘇轼說這句話的感覺,可是更喜歡“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辛棄疾說這句話時的心酸與無奈,“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看似很深情,其實也是有些許無奈與惆怅的。蘇轼豪放中盡顯曠達,辛棄疾豪放中傾盡悲壯。 辛棄疾其實是想象了一個他自己最悲苦或者雄壯的那種經驗,把國愁家恨放在他自己身上,他是在理想世界當中馳騁疆場。

辛棄疾題冷泉亭(辛棄疾把欄杆拍遍)3

南宋的時候國太弱,其次高宗當時尚有反抗的機會與能力,但他怕收複失土之後他的父親與皇兄回宋,他就要退位了,所以宋高宗不想北上伐金,皇帝昏庸,奸臣當道,一群苟且之徒,隻圖自己享樂。重文輕武的時代,宋高宗怎麼可能重用辛棄疾讓他抗金收複失地?

據統計,他竟然頻繁調任了近40次,每一任官職短則幾個月,最長也不過兩年。就在這“不是被調任,就是在被調任的路上”,歲月一點一點地流逝,他也在慢慢變老。

可惜還是沒人理自己。悲憤交加下,他寫了一首又一首“恨鐵不成鋼”的詩。

楚天千裡清秋,水随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鈎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歸隐田園,他也從未放下對家國的牽挂,還是好想幫君主完成收複國家失地的大業。

連夢裡都是自己在外禦敵的樣子,好想可惜一覺醒來,發現多年過去,自己“可憐白發生”。

辛棄疾題冷泉亭(辛棄疾把欄杆拍遍)4

66歲的辛棄疾早已白發蒼蒼,他拄着拐杖,艱辛的爬上鎮江的最具曆史厚重感的北固山,他閉上眼,腦中浮起了他的一生:與黨懷英一起拜師學習,與黨懷英分道揚镳,參加起義抗金,逃到南宋,第一次做官(江陰通判),在江陰城第一次見到發妻,與虞允文、葉衡、宋孝宗談平生抱負.........

滿頭白發,滿目滄桑的辛棄疾提起了筆,寫下了千古絕唱: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那句話怎麼說來着,對,“十年飲冰,難涼熱血”。 ​就是說的辛棄疾吧!

辛棄疾題冷泉亭(辛棄疾把欄杆拍遍)5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窗外是萬家燈火輝煌,心裡是流不出淚的慌張,那是辛棄疾,所以山河閉眼天地開恩,妥帖打疊起晨夕暮旦的執迷,醒來向晨霧中的遠山望上一二眼,恍惚便覺來日可期。

看到辛棄疾很多不同的面貌,我希望大家可以看到辛棄疾國破家亡的憂心,可以看到他是一個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熱愛生活的田園人,也可以看到他作為一個好的詩人,對于生命的青春形式和老年形式的領悟過程。

現實冰冷,那就眼含熱淚;現實黑暗,那就心有微光。隻願用力活過一生的赤子,就在他的文字中不朽、安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