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生活中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生活中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09 22:07:52

在數學中,我們常講“充分必要條件”。在論證一個事項時,我們也應當從充分性和必要性,兩個角度去進行分析。

生活中解決問題的好辦法(想問題辦事情之一妙法)1

所謂充分性,即要完成、幹成某個事項所需具備的條件。比如開工廠你得有資金、技術、人才、廠房、設備、資質等等,隻有當你具備了這些條件了,才有開辦工廠的可能,但凡你少了這些不可或缺的條件中的哪一項,你這個廠還是開不起來的,即使開起來了,也活得不長久。所以說,充分性,是基礎性的條件。按照矛盾的角度,充分性可以看作是内部矛盾,是事物本身的矛盾。

所謂必要性,是指這個事項存在的理由,有沒有必要存在。比如開工廠的必要性在于能夠賺錢、創造稅收、解決就業、生産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産品等。必要性可以看作是幹某事的好處、益處、意義、作用、收益等,是外部事物對事物本身的要求。倘若你開的工廠僅僅能夠賺錢,卻會污染環境、影響他人健康、危害社會,那麼即使條件多麼充分,也沒有開辦的必要了。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也可以看出,充分性與必要性是辯證統一的。二者相互聯結,相互貫通,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彼此又是缺一不可的。因此,分析問題,就要從這兩個方面去進行充分考量。

生活中解決問題的好辦法(想問題辦事情之一妙法)2

把握充分性,就是要找出幹成事的條件。這需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去辦事。事物産生發展的條件,往往不是按照我們主觀意志所決定的,而是由其自有的客觀規律所決定。

考量事物的條件,一方面需要依靠前人的經驗總結。“站在巨人的肩上”,找出他人經驗中的共性,比如辦工廠做需要的資金、技術、人才、設備、廠房,這些就是前人總結的共性條件,是間接經驗,不用親身去嘗試、試錯也能夠知道的,這些間接經驗是首先需要進行考慮的,一旦這些基本的條件都不具備,那麼想要辦廠,是有較大的困難的。有他人的經驗就夠了嗎?顯然是不夠的。

另一方面,還需要親身的實踐,獲取直接經驗。幹一個事,光有間接經驗還不夠,還需要直接經驗,這是由矛盾的特殊性所決定的,即光掌握事物的普遍性,專注了矛盾的普遍性,你還是不能夠認識好、把握好一個事物的。比如,你已經具備資金、技術、人才、廠房這些條件了,就能夠辦好廠了嗎?不見得。你所在的具體地方、你生産經營中會遇到的機遇與挑戰、你所做的每一項決策······這些都是未知的,是你所無法預見的,而且這些也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鑒,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先做了再說,在實踐中去獲取認識,再用這些認識去指導實踐,有錯就改,沒錯就繼續貫徹,循此往複。除此以外,别無他法。

生活中解決問題的好辦法(想問題辦事情之一妙法)3

把握必要性,就是要衡量事物存在的意義與價值。這就需要将事物與外部事物、外部環境、外部關系、外部聯系等進行考量,觀測其有無存在的必要。萬事萬物是處于普遍聯系之中的,任何事物的存在,就如同一張網上的某個節點,其他事物就是聯系網上的其他節點,點與點之間的連線就是事物之間的聯系。因此,把握一個事物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既需要分不同的主體去考察,還需要一分為二的觀測其影響。

一方面,針對于不同的主體,要找到恰當的劃分方式。與事物處于聯系之中的“他事物”是多種多樣的,許多情況下也是難以一一窮盡的,并且也沒有窮舉的必要。這需要我們采取合理的方式進行劃分,什麼方式呢?按照著名的MECE法則,即不重複不遺漏地進行劃分。比如外部地環境可以用PEST模型,從政治、經濟、社會、技術地角度進行劃分,還可以按照SWOT模型,分析事物地優勢、劣勢、機會、威脅等等。劃分或者說是切分,實際上是要求我們抓主要矛盾,将與事物相關的主要矛盾抓出來,把握主流、關鍵,有重點地去處理事物與事物之間地關系。

另一方面,找出相關主體後,還要一分為二地看其影響。所謂一分為二,就是既看到好的,又看到不好的;既看到優勢,又看到劣勢;既分析有利因素,又分析不利因素;既看到短期影響,又看到長期影響等等。對哪些主體有好的影響,哪些是不好的影響;對哪些主體有利,哪些主體不利,這些都需要進行分析。然後将這些分析地結果,歸總起來進行把握,權衡各個方面,分清主流與支流,正确處理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之間地關系,如此,方能夠對其進行總體上地把握,形成較為準确、符合實際地判斷。

生活中解決問題的好辦法(想問題辦事情之一妙法)4

最終,将充分性與必要性綜合起來,形成對事項的完整認識。這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必須要考慮的兩個側面,兩個方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