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梒,有人說社保交滿15年,就夠了?但也有人說社保隻交15年是遠遠不夠的,養老金“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繳得越多,繳得越久,退休領到的養老金也就越多。
可我隻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自由職業者,看似工作輕松自在,但實則過得朝不保夕,15年的社保費都是東拼西湊才交夠的,想多繳一是太難,二是也不知道多繳是否劃算。
曉梒,你能幫我算一下嗎?在不同繳費年限下,退休領到的養老金差距有多大嗎?
下面由【曉梒聊社保】為您深入解析:
養老金是如何計算的?在了解“不同繳費年限下,退休領到的養老金差距有多大”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養老金是如何計算而來的。
首先,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參加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養老保險累計交滿15年,才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換句話說,15年,是領取養老金的最低準入門檻。
其次,基本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養老金兩部分構成,即: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 個人養老金。
但如果參保人員是實行個人繳費制度之前參加工作,之後退休,那麼,這段時間的工齡則作為視同繳費年限,不僅在繳費年限上加一筆,而且還有一筆過渡養老金可以領。即: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 個人養老金 過渡養老金。
根據1995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規定“實行個人繳費制度前,職工的連續工齡可作為視同繳費年限”。
最後,決定退休能領多少養老金,還取決于繳費年限,繳費工資、退休地的社會平均工資以及退休年齡這四個因素。
為了大家更深入了解,在考慮過渡養老金、個人賬戶利息的前提下,不同參保年限,養老金差距有多大,下面我們具體來看一下,假設是在同一地區,同一年退休,領到的基礎養老金都是多少呢?
退休當年的養老保險繳費計發基數以長春2020年為例,2020年基本養老金計發基數為83133元,月平均計發基數為6927.75元。這塊如果不知道的話,可以在網上查一下。
01 基礎養老金
02 個人養老金
個人養老金=個人賬戶餘額÷計發月數,其中:個人賬戶餘額=繳費基數*20%*12*繳費年限(不含個人利息)。
假設每一年都是按6000元作為繳費基數,不同參保年限個人賬戶餘額是多少?那麼60歲退休,退休領到的個人養老金又是多少呢?
03 基本養老金
為了便于了解,意圖更清晰。
從上圖中,可以了解到每多繳5年,每月能多領大概484.31元,一年5811.72元,多繳5年的費用大概在72000元,從投資收益率來看,13年才能回本。
至于多繳是否劃算,這個還要看個人的經濟條件而定,但對于上班族來說,絕對是劃算的,因為上班族,通過單位繳納社保,個人隻需要承擔8%的費用,也就一年6000*8%*12=5760元,而個人一年則需要承擔20%的費用。
這塊需要說明一下,就是繳費基數與社平工資相挂鈎,社平工資年年上漲,因此繳費基數也年年上漲。
另外,繳費年限,不僅影響退休時的養老金高低,同時還影響退休以後的養老金增長。
這一點從近幾年養老金調整方案中,我們可以了解 “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社保不單單養老保險,還有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而其中的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一樣,繳納年限滿足最低要求可享受退休待遇,也就是說退休後不繳費也能享受終身醫療待遇。
據《社會保險法》第27條規定:
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
簡單點說:
參保15年~無法享受終身醫保,當然,這個并非絕對,比如上海、廣州,參保15年也能不繳費終身享受醫療待遇;參保30年~正常享受終身醫保;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評論留言。
我是曉梒,您身邊的社保分析師,更多社保問題歡迎關注微信@曉梒說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