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發現原來一個簡單的酒杯也能握出這麼多花樣。關于葡萄酒、白蘭地、威士忌、咖啡……他們的拿杯方式都應該是怎樣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杯具到底怎樣拿才不會悲劇。
西方有句話是這樣說的:“The way you hold your glass shows your class(持杯的方式顯示了你的階層)”,也就是說,你是無産階級、中産階級還是資産階級,就看你的持杯方式是怎樣的了,足以見得掌握更高大上且專業的拿杯方式多麼重要。
1) 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頸
用大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握住杯頸,其餘手指自然放置在杯座的上方。用這個手勢拿杯,隻有三隻手指直接接觸杯頸。這是持杯的标準姿勢,能夠讓你穩穩地将杯子拿捏在手裡,又不會接觸到杯身。
2) 拇指、食指握住杯頸
拇指、食指握住杯頸,以支撐酒杯。
其餘三指自然握着杯頸彎曲,形成一個松弛的拳頭,手指可輕微接觸杯座。
3) 抓住杯座上方的杯頸
隻用大拇指和食指抓住杯頸,并接觸杯座上方。中指在杯座底部支撐着杯子,其餘的無名指和小拇指則自然彎曲即可。
4) 拇指和食指握住杯座
拇指按壓在杯座上方,其餘四個手指在杯座下方自然向手心彎曲,其中食指與中指起到支撐的作用,與拇指抗衡,從而捏住杯座。
用這個方式拿杯,所有手指都不會接觸杯頸,但也是最不穩定的握杯方式。所以,若想在社交場合用這種方式,需在家裡多多練習。
白蘭地的前身幾乎可以說是葡萄酒,因此用來拿白蘭地杯子的方式和葡萄酒高腳杯非常相似,不過也有不同之處。
常見的白蘭地杯是窄口杯(Snifter)。它的杯口較窄,杯肚寬大,且杯腳較矮。
拿這種酒杯的常見方式有以下幾種:
1) 手握杯頸法,不會錯
既然白蘭地杯和葡萄酒杯有相似之處,那麼,用拿高腳杯的方式來拿白蘭地杯準沒錯。
2) 捏杯座法,很專業
同樣,捏杯座法也适用于白蘭地杯,而且這種拿杯方式看起來更專業。
3) 手掌包住杯肚,溫暖酒液
事實上,白蘭地杯之所以設計成矮腳,也是為了方便端酒杯的同時,讓手掌的溫度能夠溫暖酒液,這一點與葡萄酒剛好相反,因白蘭地适合在正常室溫下飲用,即16-20℃左右,對于一些經過長期陳年的幹邑白蘭地,可以用手包住酒杯,讓手掌的溫度傳遞給酒液,提高其溫度,從而讓它散發出更濃郁的香氣。
4) 手指托住杯肚,利于觀色
和葡萄酒一樣,白蘭地在品鑒時也遵循觀聞品三部曲,而以上第三種拿杯方式不利于觀色,因此可以嘗試做出改變,将原本包住杯肚的手指伸直,這樣就可以清楚觀色了。話說回來,上面第一、二種拿杯方式更利于觀色。
威士忌的杯子通常不是太大,外形是多樣的,不過無外乎是“收口或闊口”、“大肚子或小肚子”、“杯沿外擴或杯沿直口”這三種形式。
威士忌是有耐寒的特點的,當氣溫較低的時候,蘇格蘭人就會采用傳統熱飲法來喝威士忌,這樣的話,溫度就不會對威士忌産生很大影響了。因此通過握杯底來觀色或聞香,像平時喝水一樣持杯即可。
但如果你點的這杯威士忌加了冰,那的确不推薦你像抓沙包一樣握住你手中的這隻杯子,難道你想讓冰塊快速融化,威士忌的味道越來越淡麼?
用手握并托住杯子底部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手勁不夠,就少來點酒和冰吧……
喝咖啡的時候,請不要忽視侍者奉上的的小碟子——它不光是用來放勺子餐巾的,也需要你在喝的時候持在手中,杯子托盤一起拿,而不是隻端起咖啡杯。
話說回來,我們在拿葡萄酒杯時,為什麼不建議用手掌托住杯身的姿勢呢?
原因一:影響杯中酒的溫度
高腳杯之所以有杯頸,除了方便搖杯,還能保護酒液不受手溫影響,用手托着杯身,就要辜負這個高腳杯的設計了,還不如直接拿個普通的水杯應付得了。
原因二:會在杯身留下指紋
這樣抓着杯子,很容易在杯壁上留下指紋,如果手指再不斷地變換位置,那麼杯子上便會布滿指紋,在社交場合還是不要這麼做比較好。
不過我們在電視或網上也會經常發現,不少明星和領導人在重要場合,也是用這樣的方式去拿杯的~
看完這些名人握杯的姿勢,是不是在疑惑難道他們不懂如何握杯嗎?
當然不是,我們之所以不推薦這種握杯方式,隻是因為這樣的握杯方式如果把握不好,就會影響品酒體驗。
那什麼情況下可以使用這種握杯方式呢?
如果葡萄酒溫度過低,可以用手掌握着杯,稍微用手溫一下,讓酒更快地進入适飲溫度,促進香氣的釋放;可如果酒溫正常,那就沒必要再這麼溫一下了,這麼做隻會加速風味消失,讓酒變得寡淡無味,從而喪失品酒的樂趣。
如果你已經打算盡快喝掉杯中的酒,也可以稍微用這種方式握杯,但要注意把握好時間,當你覺得酒的風味已經開始受到溫度的影響走下坡路了,那就盡快喝掉吧。
或者,有的小夥伴實在鐘情這種握杯方式,那就盡量避免用整個手掌去捧着酒杯,而用手指去支撐。而且,手指最好固定幾個點,不然杯身容易留下很多指印,影響美觀。
如果不屬于以上情況,還是好好學習如何握杯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