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報教育在線訊 一年之計在于春。本周一,市教育局召開了2022年全市教育工作會議,為新一年的教育發展定下基調與方向。伴随着新學期開啟,島城各校也要做出新的打算。青報教育在線近日采訪中發現,這些關乎每個學子的新打算,不僅新意滿滿,更深意十足。
本周島城中小學開啟新學期。
“抓教學”成共識
擴增優質資源、提升育人質量、增強服務能力,這是2022年全市教育工作會議的三個關鍵詞,而會議又尤其強調教育教學質量,這是校長們的共同感受。“感觸最深的就是,會議特别強調教育教學質量,要求聚焦到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上來。這為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方向。”在會上做了典型發言的青島三十九中校長尹遜朋對青報教育在線表示。青島高新職業學校校長孫洪傳也有同感,“抓教育教學質量是教育的應有之義。我們一直倡導教育改革創新、提升教師育人能力、恰當處理教與學的關系等,做這些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育人質量。”
青島三十九中學生進行海洋科考活動。
如何抓好教學,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校長們已經有了具體思路。尹遜朋表示,青島三十九中将在深化項目式教學研究實施上下功夫,提升創新人才培養成效。“上學期期末全市統考,新高一學生的優生數比上屆高一大幅提升!這離不開學校狠抓教學管理的原因。”尹遜朋表示,新學期學校還将繼續推進精緻管理工作,抓實教學常規管理,推進以問題為導向的集體備課、骨幹教師示範引領的先行課、強化學生學法指導的深度學習、落實分層的作業管理等方式,初中還要抓好“雙減”工作,全面提高育人質量。同時,作為教育部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學校,學校将在學生培養中采取創新舉措。
“校長是抓教學的第一責任人。”青島一中校長嚴賢付表示,課堂是主陣地,聽課就是校長抓教學最直接的方式。在他看來,“一線工作法”的要義就是校長要帶頭到一線,這樣才能引領幹部和教師研究新課标新教材新高考的“三新”問題、人才培養問題、學習方式變革問題等關乎教學質量的重要問題。嚴賢付還透露,新學期青島一中将重點推進“強基計劃”人才培養,全面推進強基課程的建設、教師隊伍的建設、相關體制機制的建設,從而引領教育教學的高端突破。“這是一中需要的,同時我們有時機、有能力、有信心做好這件事!”
教師是提升教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平度一中校長苗清潔表示,學校将全方位多角度帶動教師打破傳統思維,更新教育理念,轉變教學方法,提高業務水平,增強課堂實效,走内涵發展之路。青島崇德小學張欣也表示,學校将引導教師積極參與變革課堂流程,積極推進問題導向的教學和真實情景的教學,加強教學實踐研究,着力推進教師隊伍賦能工程,努力打造一支強有力的教師隊伍。
“雙減”是重中之重
“雙減”工作依然是重中之重,而落實“雙減”,必須強化學校主陣地作用,系統提升課堂教學、作業設計和課後服務水平。在新學期的規劃中,“雙減”是校長們志在突破的重要内容。
青島大學附屬中學推進“四動課堂”建設。
去年年底,青島大學附屬中學曾在學校教育教學年會上亮出“雙減”應對策略:以求實、求是、求真的姿态,用“科學 ”理念,推動學校高質量穩定發展。迎來新學期,青島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張鳳瑛表示,學校将用“科學 ”理念有效持續開展“四動課堂”,推進問題驅動、情境調動、平台互動、工具撬動,構建“尊重、靈動、求異、共生、和合”的課堂教學文化。
海信學校總督學馬林表示,學校将“悅動課堂”理念和“三環六步”策略落實到每節課之中,全面推進pad教學和多媒體教室授課,構建多元評價體系,通過目标分層、内容分層、作業分層等方式做好個性化輔導,确保因材施教、減負增效落地。
青島王埠小學校長藍芳将2022年定為學校的“生長質量年”。她表示,學校将深入推進“生本生長課堂”,積極探索大單元作業整體設計,豐富課後托管内容,提高課後服務質量;繼續完善大德育、大閱讀、大體育、大藝術四大特色項目,做強“生長節”特色活動品牌。青島棗山小學校長劉岩林則準備打出“雙減”組合拳,2022年将圍繞作業管理再研究、課堂教學再提質,課後服務再提升、教師發展再發力、家校共育再深化等五個方面發力。
城陽區國城小學校長郝玉芹表示,學校将緊緊把握“減量不減質”的原則,堅持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此外,學校還将創新校内托管新方式,實行托管“5 1 1”模式,保證3至6年級學生作業不出門,同時将鞏固知識與特色學習相結合,把藝術學習、體育鍛煉、好書閱讀等“十個一”項目融入課後托管,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分級部、分班級設置特色托管課程表。
青島四方實驗小學校長孫軍介紹,學校将堅持改革創新、攻堅突破、深耕細作、強化保障,保供給、補短闆、擴優質、提質量、強服務,奮力實現“管理高效、人文見長、特色顯著”的發展目标。城陽區實驗小學2022年将重點推進減負提質,積極打造“臻美課堂”,提煉各學科教學範式,開展六小課程研究,評選精品課程,全面提升辦學品質。青島市城陽區禮德小學也将堅持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打造德育、科技、海洋教育三大特色,努力辦成百姓家門口的優質學校。
城陽區第二實驗中學準備開展“五精準教研”,打造“四學兩測”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實施“123作業改革工程”,深化落實“雙減”。青島為明學校将探索“雙減”背景下的教學創新路徑,打造為明高效課堂,精準評價、精緻管理,精細落實,“用心培養好每一個孩子”。青島海山學校也将加快學校内涵發展和質量提升,打造海山這一學生喜愛、家長滿意、政府放心、社會認可的民辦教育品牌。
“強初中”亮出新思路
初中強校提質行動是2022年青島教育的重點工作之一。新學期開啟,初中學校也開始行動起來。青島六十三中校長範明星介紹,本學期學校将堅持實幹實績導向,系統推進新一輪五年發展規劃實施,在實施精緻管理、強化德育實效、打造優質師資、開展“三課”研究、深化内部治理等方面下功夫,在推進分層教學、實施作業改革、提升托管品質、強化心理教育、密切家校合作等方面出實招,内強教育作風,外樹優質品牌,為辦好老百姓滿意學校、供給優質教育資源做出新的貢獻。
青島市崂山區實驗初級中學建校僅2年半,已交出不俗成績單。建校之初,學校依托華東師範大學學術力量及資源,引進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副教授劉名卓擔任校長,與本地校長和骨幹教師搭成育人班底,保證了學校的高起點辦學。新學期,劉名卓表示,學校将深化智慧教育賦能,實現學校高質量發展。
超銀學校校長潘曉莉表示,學校将繼續發揮集團化辦學的優勢,在滿足市民對優質教育需求方面貢獻自己的力量。作為第四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獲獎單位,超銀願意把獲獎的核心競争力——“點亮人生”“和衡”素質教育質量管理模式與更多的教育同行共享,為青島教育的育人工作做出自己的貢獻。
原本隻在高中階段開展的“強基計劃”2022年将延伸到初中階段。高中13所強基基地校向下對接初中學校,線上線下共用教練、課程等培育初中段有學科特長的學生。曾向高校少年班輸送多位學生的青島三十九中初中部遇到了極佳發展機遇。校長尹遜朋透露,今年學校将在此方面進行積極探索。
職教發展再迎“東風”
今年是省部共建職教高地的收官之年。2022年,青島将籌備召開全市職業教育大會,推出一批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成果;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支持創建山東省高水平中職學校、特色專業和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縣。
青島高新職業學校學生參與化學社團活動。
上個月,省教育廳公布了第一批山東省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立項建設名單,全省70所學校入選,其中青島7所學校榜上有名。作為這7所學校之一的高新職業學校,承擔了12項創建任務,涉及學校辦學的方方面面。雖然創建任務非常艱巨,校長孫洪傳卻說學校“底氣十足”。孫洪傳介紹,這個“高水平”指的就是高質量,同時“高水平”的特征也十分明顯:要求辦學方向要準确,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要契合,學校的專業特色要鮮明,産教結合要緊密,社會服務能力要強,綜合辦學水平要領先。
“學校發展的号角已經吹響了!”孫洪傳介紹,面對新形勢,學校将進一步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等方面的創新發展,力争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
同在山東省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名單的城陽職教中心學校也把創新發展項目清單和高水平建設任務列為新學期工作的主要目标。校長安華介紹,學校還将深化教學改革,積極應對、認真研究職教高考新變化,把課程思政、優秀教法、信息技術的綜合應用作為課堂教學改革的主要内容,加強課程建設,推進“崗課賽證”教學模式改革和大賽成果轉化,舉辦全員參與的校園技能大賽,舉辦教育教學成果研讨會。
青島城市管理職業學校準備在産教融合方面持續發力。學校将組織教師深入行業企業調研,根據行業企業發展新需求、新變化進一步修訂完善學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引進企業師資和企業教材,實現學校教學内容與行業職業标準對接、學校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産過程對接,培養适合行業企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為學生的實習、就業、升學深造以及職業生涯的持續發展服務。
青報教育在線 王敏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