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實踐育人的實施方案

實踐育人的實施方案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5 13:33:39

實踐育人的實施方案?■專家解讀新版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标準,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實踐育人的實施方案?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實踐育人的實施方案(以學科實踐為抓手)1

實踐育人的實施方案

■專家解讀新版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标準

傳統育人方式以聽講、記憶、理解、練習、考試為主要的活動形态,這種育人方式在掌握知識和技能上有其優勢,但不利于創造性人才的培養。如何找到一個支點,重建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育人方式?這個問題一直伴随着課标的修訂(研制)過程。

課标修訂(研制)不僅要為課程内容确立标準,也要為學業質量确立标準,同時還要為教學活動确立标準。為教學活動确立标準本質上就是解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各科課标修訂(研制)組在對這個問題進行持續交流研讨的基礎上取得重要共識,那就是必須強化“實踐意識”,确立實踐在各學科培養人中的重要乃至核心地位。學科實踐因此成為各學科課程實施和教學活動的關鍵詞。為此,各科課标在教學建議和教學提示中增加了大量實踐活動的要求,如觀察、考察、實驗、調研、操作、設計、策劃、制作、觀賞、閱讀、創作、創造等。從這個角度說,落實課标就是要把這些實踐性活動真正落在實處。可以說,實踐性就是新課标為教學活動确立的“剛性”标準,新課标所要求的新教學不是簡單地在原有的育人方式框架中增加點兒“實踐”“活動”的成分,進行修修補補,隻把實踐活動作為手段、點綴,而是要以學科實踐為支點,撬動傳統育人體系,構建以實踐為中心的新型育人方式。

強化實踐、确立實踐在教學中的關鍵和核心地位,說到底是由核心素養的本性所決定的。核心素養的形成本質上是一種實踐的過程,沒有行動、創造、體驗、感悟,隻有記憶、背誦、理解、思維,根本無法形成核心素養。隻有通過實踐才能把書本的知識與學生的身心有機融為一體,外在的知識才能變成學生内在的能力和品格。

當然,我們強調實踐絕不是要否認認識的作用,而是要把兩者有機地融合起來,讓認識在基于實踐、通過實踐、為了實踐的過程中得到落實、得到糾正、得到批判、得到提高、得到深化、得到建構、得到創新,這樣的認識才能更好地引領實踐、指導實踐、推進實踐,從而使兩者共生共長。

教學過程中的實踐活動是以學科的形式進行的,這是學科實踐的由來。學科實踐與上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的“綜合實踐活動”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實踐就其本義而言是相通的,它是一種物質的、客觀的、感性的活動,從教育的角度說,它是一種以“身體參與和親身經曆”為表現形式、以“體驗和感悟”為内在特征的學習活動。學科實踐是基于學科、通過學科、為了學科的實踐,沒有學科的實踐必然導緻實踐的泛化、淺化,沒有實踐的學科(教育)必然導緻學科(教育)的固化、僵化。學科實踐的宗旨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實現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比如,數學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表現為“數學的眼光、數學的思維、數學的語言”,數學學科實踐活動就是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用數學的思維分析現實世界、用數學的語言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可以說,學科育人價值是核心素養形成的載體,學科實踐是核心素養形成的路徑,學科實踐和學科育人價值是改造和提升學科教育的兩翼,是學科層面落實和培養核心素養的兩大創舉。總之,學科實踐本質上就是要求用學科獨特的方式來學習學科,用語文的方式學習語文,用數學的方式學習數學,用科學的方式學習科學,用體育的方式學習體育,設想一下,語文課要是沒有閱讀、數學課要是沒有思維、科學課要是沒有實驗、體育課要是沒有鍛煉,那麼各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就會喪失。尊重并彰顯學科的獨特性、體現學科的精氣神,是學科實踐的核心要義。

(作者系福建師範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教育報》2022年05月13日第10版

作者:餘文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