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咖啡拉花能做成什麼樣?我被這家早餐店的咖啡驚到了
我們之前曾提到都柏林的愛爾蘭國教會(聖公會)有兩個大教堂,一個是來這頭一天參觀的基督新教大教堂,另一個便是這最後一天要參觀的聖帕特裡克大教堂。從聖斯蒂芬綠地一路向西,在一片很大的空地前望見的帶尖塔鐘樓的建築就是這座全愛爾蘭最高最大的教堂。
那片空地是聖帕特裡克公園,其中有個愛爾蘭文學名人牆,是1988年為紀念都柏林建城1000周年而建的。牆上鑲着愛爾蘭著名文學家的紀念銅牌,每一位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文壇巨擘,他們竟然無一例外都出生在都柏林。
比如以《格列佛遊記》為中國人所熟悉的喬納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他是諷刺作家和散文家,頭像右邊列出了他的代表作《一隻澡盆的故事》等。
唯美主義文學奇才奧斯卡·王爾德,代表作包括《道林·格雷的畫像》和《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等。
1925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被認為是愛爾蘭最傑出的現實主義劇作家,代表作《英國佬的另一個島》、《賣花女》和《聖女貞德》等。
192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威廉·巴特勒·葉芝,愛爾蘭最偉大的詩人,代表作《胡裡痕的凱瑟琳》、《庫利的野天鵝》和《塔樓》等。
意識流文學大師詹姆斯·喬伊斯,他的代表作《都柏林人》被認為是20世紀整個西方最著名的短篇小說集之一,《尤利西斯》則是他最具代表性的意識流小說。
196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薩缪爾·貝克特,他是荒誕派戲劇的重要代表,著有長篇小說《莫洛伊》和戲劇《等待戈多》等。
很吃驚嗎?一座城市誕生了這麼多文學大師,其中一位還在這座教堂做過主持牧師,我們現在就進教堂看看。與基督新教大教堂一樣,進門要買7歐元的門票。
這座教堂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2世紀,1181年約翰·科明(John Comyn,1150-1212)被英王亨利二世派到都柏林做大主教,他于1191年創建此教堂。現在的建築建于1220-1270年,為英國早期哥特式。西北角的邁諾特塔高43米,是大主教邁諾特(Thomas Minot,?-1375)于1362年主持重建的。亨利八世進行宗教改革後,這裡也由天主教堂改為新教教堂。1560年在尖塔上安裝了都柏林第一個公共鐘表。護國公時期,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1599-1658)的部隊曾對教堂造成一定破壞,克倫威爾命人将自己的馬拴在教堂中殿,通過把這裡當成他的馬廄以示對新教的不敬,因為他本人信奉的是羅馬天主教。1660年查理二世複辟後,這裡才得以修複,西窗被改建成現在看到的垂直哥特式。
在靠近西門的位置躺着一塊刻着凱爾特十字的石碑,它是1901年6月在邁諾特塔西北角正北91英尺的地方挖出來的,據研究是标識聖帕特裡克古井方位的。傳說聖帕特裡克就是用那口古井的水為當地人洗禮而使他們皈依天主教的,後人曾在那個神聖的地方建起一座小教堂,并尊那口古水井為聖井(Holy well)。相信約翰·科明也是因此而選址這裡建造的聖帕特裡克大教堂。
教堂北廊裡立着很多愛爾蘭名人的雕像,這座教堂也是愛爾蘭國家教堂,是舉辦國家活動的重要場所,每年的榮軍紀念日等活動儀式都在此舉行。
北耳堂裡挂着一扇特别破舊的木門,它是以前教堂議事堂的大門,因一個著名事件而成為“和解之門”。1492年愛爾蘭财政大臣詹姆斯·奧蒙德(James Ormond,?-1497)被英王亨利七世指派取代基爾代爾伯爵傑拉爾德•菲茨傑拉德(Gerald FitzGerald,1456-1513)主管愛爾蘭事務,兩人關系一度劍拔弩張。直到1493年的一天,奧蒙德在議事堂大門上鑿了個洞,主動向另一邊的基爾代爾伯爵伸手尋求和解,對方也過來握手以示接受,雙方這才一“握”泯恩仇。英語中有個俚語chance your arm(冒險一試)據說就源于這個典故。
其實這個洞蠻大的,不光能看到手,因此不會遭到被剁手的暗算。“來,握個手吧。”
牆上懸挂的破舊旗幟為以前的英國陸軍愛爾蘭軍團旗,他們的口号是“Soldiers do not die,they simply fade away”(戰士不會死,隻會悄然隐去),人們将這些舊旗懸挂于此以緬懷那些曾在軍旗下浴血奮戰的軍團将士們。
軍旗下有棵紀念樹,是2014年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一百周年而立的。光秃秃的樹幹寓意戰争摧毀一切,樹下是遊客寄語戰争受害者和期盼和平的留言。
北耳堂裡擺着一架1901年的老式風琴台,旁邊的螺旋樓梯通向上方的管風琴。據說當年亨德爾作曲的《彌賽亞》首演就是由聖帕特裡克大教堂和基督教會座堂的唱詩班聯合演出的。
十字翼中心點東側是唱詩班席位區,懸挂着聖帕特裡克騎士團成員的旗幟。這個騎士團為英王喬治三世于1783年創立,一開始都是在這裡開會的,1871年才遷至都柏林城堡中的聖帕特裡克大廳,但此處仍舊保留了他們的旗幟與徽章。
唱詩班席位區北側有個制作精美的石質講道壇,上面雕刻的人物表情專注、栩栩如生。
最東頭是2013年修複的聖母堂,看上去顯得比較新,其實1270年就建成了。
南耳堂被教堂開辟成學習區。小朋友通過搭積木的方式了解這座教堂的建築構造,通過拼圖遊戲欣賞教堂的彩色花窗。還是頭一次看到這樣的推廣方式,真是太用心了。
南耳堂西牆上有尊不同尋常的聖帕特裡克雕像,它由三個不同時期的雕刻拼裝而成,其中身體部分是13世紀的,頭部為17世紀完成,基座則是19世紀制作。它們原本是三個獨立的部分,在19世紀的修複期間才被整合到一起。
這座教堂裡埋葬了不少名人,其中名氣最大的莫過于前面提到過的喬納森·斯威夫特了。他于1713-1745年曾任此教堂的主持牧師,死後安葬于此。教堂南廊裡有他的胸像,旁邊的小門上方是他為自己寫的墓志銘:“這裡躺着喬納森·斯威夫特,神學博士,此大教堂的主持牧師,在這裡他強烈的憤懑不再能撕裂他的心。前行吧路人,如果能就效仿他,一個熱情專注的自由捍衛者。”
門右側與斯威夫特胸像對稱的位置是他最好的朋友(亦被認為是他未公開的妻子)艾斯特·約翰遜(Esther Johnson,1681-1728)的紀念牌,這個名字聽起來多少有點兒像位男士,事實上大家通常叫她斯特拉(Stella)。她也葬在此處,地上可以看到他倆的銘牌。
教堂保存了很多關于斯威夫特的物品,包括他曾用過的講道壇、他的面部和顱骨模型,以及他的布道文章《在教堂入睡之後》等。
這就是倫敦早年出版的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一隻澡盆的故事》。
教堂西南角有個很大的紀念碑,是科克伯爵理查德·波義耳(Richard Boyle,1566-1643)于1632年為紀念他的第二任妻子凱瑟琳而建的。科克伯爵請人把他和亡妻都雕刻在這座紀念碑上,周圍簇擁着他的孩子們。其中有一個孩子特别值得一提,就是他們的小兒子羅伯特·波義耳(Robert Boyle,1627-1691),他通過一本著作《懷疑派化學家》(The Skeptical Chemist)和一個定律波義耳定律将化學确立為一門科學,也使自己成為“現代化學之父”。
作為國家教堂,有兩位愛爾蘭總統曾在此舉行國葬,但他們并未葬在此教堂中,隻留下頭像供人悼念。
最後欣賞一下這裡的彩色花窗吧,幾乎每一扇都令人印象深刻。即使不關心宗教,也不妨視為藝術品鑒。
往期精彩:
都柏林這座教堂怎麼了,竟被兩大教派同時作為自己最高等級大教堂
刻在門上的恩怨與心機|教你如何看懂聖彼得大教堂(一)
2019我讀過且想推薦給您的15本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