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分核心:
1、學習方法(技巧)
2、時間管理(效率)
1、睡眠黃金時間是多長?睡前15分鐘記憶黃金期!
2、高中生:如何戰勝拖延症?——時間管理
① 番茄工作法 ② 罐頭工作法 ③ 習慣養成4步法
3、簡單、行之有效的學習技巧有哪些?——學習方法
① 間隔學習法 ② 刻意練習法 ③ 思維導圖法
一、睡眠黃金時間是多長?
90分鐘是一個睡眠周期,5個睡眠周期是一個黃金睡眠時間,為7.5個小時。例如:衡水中學的熄燈時間為22:10,起床時間為5:30,睡眠可以保證7.5個小時。
附:衡中作息時間表(來自:知乎)
為什麼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睡眠對知識記憶的鞏固起到決定性作用,長期熬夜學習會适得其反,我們常聽到一些學霸說高中從沒有晚于10點睡覺,其實是有道理的(參照衡中作息時間表)。
合理睡眠時間平均應該在6~8小時,如果說每天學習到12點,第二天聽課的狀态也非常好,則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适當調整。
二、睡前15分鐘是記憶黃金期
睡前15分鐘是記憶黃金期,建議可以背誦:語文、英語、文綜等相關内容,不建議做複雜的理科題目。
雖然我們處于睡眠狀态,但大腦仍然會對睡前學習的内容進行整合分析、加深理解和記憶。
例如:睡前學習的知識停留在無序、混亂的狀态,但經過一夜的“信息整合”,第二天對該部分内容會有更好的吸收度。
三、如何戰勝拖延症?
① 番茄工作法:
适用于所有人,将大段的時間進行“分塊”管理,核心是加強短期内的學習專注度,目的是提高學習效率
- 25分鐘
(高中生建議改為45分鐘為一個“番茄鐘”周期)
- 沒有幹擾(隔絕手機、ipad等幹擾)
- 專心學習
② 罐頭工作法:代表人物村上春樹
适用于周末/寒暑假在家自學的時候,狀态好可以持續
- 時間長度根據狀态進行把控
(例如:狀态好的時候可以從早8點學到下午2點,中間會忘記吃午飯,這種狀況下建議家長不要多做打擾,孩子學累了自己會有需求)
- 隔絕外界幹擾(電子産品 家長),好比把自己關在罐頭瓶裡
③ 習慣養成4步法:
适用于所有人,即從“負反饋循環”到“正反饋循環”的轉變
- 導火索:引起我畏難情緒或注意力分散的事件(隔絕)
- 習慣動作:對同一件事情産生的習慣動作(無意識的)
- 獎勵:目标激勵、自我獎勵
- 信念:毅力、堅持、信心
四、簡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① 間隔學習法
一晚上重複20遍,不如每天重複幾遍,搭配睡前15分鐘記憶黃金期
② 刻意練習法 10000小時定律
刻意練習:切忌滿篇劃重點,而是針對自己還沒把握的難點、重點進行标注,進行反複地練習。強調不要把時間過多的花在已經掌握熟練的知識上進行反複練習,而是應該放在能讓自己産生“畏難情緒、逃避心理”的難點、重點知識上面。
10000小時定律:當我們已經有了刻意練習的目标性,再結合格拉德威爾的10000小時定律進行時間上的積累和反複(在任何領域取得成功的關鍵跟天分無關,隻是練習的問題,一萬小時平均下來就是每天3小時)。
③ 思維導圖法
理科:注重方法總結,舉一反三,錯題本 刻意練習法
文科:注重知識點的串聯,比如說,曆史的時間、因果、事件,比如說,事件發展的前後、因果關系
木子老師Tips:
1、最難的事情、最先做:“難”指的是最容易拖延的、攻克的
2、定一個deadline(結束時間):比如,周末上午12點前,精神、情緒狀态比較好的時候,做我認為最難的科目,下午3點前容易疲乏的狀态做容易的科目
3、遇到困難、先試試:試試指的是下手去做,你會發現結果比預想的順利許多
4、切忌:因一次中斷或失敗就否定之前的努力
5、把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思維導圖
6、關于學習的體會,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專注度
7、不建議制定過于細緻的計劃周期表,一個是執行有困難、一個是壓力比較大,容易形成負面心理反饋,參照番茄工作法就可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