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媽媽都會擔心在哺乳期,自己身體的營養會跟不上,讓乳汁營養不夠,影響孩子正常的發育和健康成長。所以在哺乳期是拼命地補各種營養。但實際上,并不是所有的營養補得越多就越好,也不是都需要通過補劑來補嗎,所以要掌握科學合理的補充方法。
鐵
鐵是嬰兒生長和神經發育的關鍵物質,也是人們貧血的最常見原因。産後沒有貧血的哺乳媽媽不需要常規補鐵,食補即可。
平常吃一些深綠色蔬菜、瘦肉、魚,還有一些谷物,都是攝入鐵元素不錯的方式。另外常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比如刺梨、石榴、猕猴桃、山楂和橘子等,能促進鐵吸收。但要注意補鐵時最好不要喝茶,喝茶會降低鐵的吸收率。
鈣
懷孕以及哺乳都會導緻媽媽骨量暫時減少,鈣能夠有助于增強骨骼健康,因此哺乳期補鈣非常重要。
哺乳期媽媽每天身體所需的鈣高達1000mg,比平時增加了200mg,這是一天裡媽媽通過各種方式攝入鈣的總量。
比如一位媽媽均衡飲食,能夠從非乳制品食物,比如深綠色蔬菜、魚類、豆制品中獲得250mg的鈣,喝純牛奶250ml大概能吸收300mg的鈣,那麼還需要額外從營養素中補充450mg的鈣,比如吃鈣片。
如果這位媽媽每天喝300-500ml的牛奶,或吃比較多的酸奶、奶酪等奶制品,加上深綠色蔬菜、魚類、蛋類、豆制品等,總量達到1000mg,就不必再額外吃鈣片了。
維生素D
維生素D能夠幫助鈣的吸收,還能協助孩子骨骼形成和免疫功能發育。
食物中的維生素D含量很低,因此通過食補很難滿足人體對維生素D的需求。所以建議乳期媽媽可以通過維生素D補充劑來增加攝入量,每天大概需要10ug,在兩餐之間服用能更快吸收。
另外除了哺乳期媽媽,孩子也需要服用補充維生素D,并可以終身服用哦!
維生素A
維生素A能夠維持眼睛和皮膚健康,對夜盲症有改善作用,還能改善皮膚粗糙等情況,缺乏時可導緻視覺功能損傷,生殖系統發育異常,但也需要注意補充時不要超量。
哺乳期維生素A的需求要比平時多600ugRAE,推薦攝入量大概在770mcg,在補充營養素片時要注意裡面的維生素A是否超量。
另外動物肝髒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隻需要吃極少的肝髒就可以達到推薦量。但不建議長期過量食用,因為過量的維生素A會累積在人體肝髒中,可能引發中毒,對兒童骨骼發育也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葉酸
葉酸是B族維生素的一種,葉酸不足容易導緻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出現頭暈、全身乏力等症狀。
特别是孕期媽媽,需要高度重視葉酸補充,如果懷孕時缺乏葉酸,會增加胎兒神經管畸形發病率,使胎兒出現唇腭裂,甚至導緻自發性流産。
不僅是孕期媽媽,葉酸對于哺乳期媽媽同樣重要,每天至少需要400ug,才能保證孩子的正常發育。
日常飲食中的綠色蔬菜、柑橘類水果、肉類、家禽肝髒、還有豆類中都含有葉酸,如果攝入量不足,也可以通過葉酸補充劑來補充,同樣注意不要補超量。
DHA
DHA是脂肪酸家族中一員,能夠促進嬰兒視覺功能和早期神經發育,同時對改善産後抑郁有積極的作用,可以提升孩子的免疫力,有助于孩子認知發育的提高。
一般來說,每天推薦攝入量在200-250mg。日常飲食中魚類含DHA很豐富,如果每周能食用2次左右的魚,每次分量大概成人巴掌大小,每天吃1個雞蛋,就能夠滿足人體所需。
不過因地域等因素,有些媽媽飲食上無法滿足所需DHA的推薦量,可以适量吃DHA補充劑,但不推薦魚肝油作為DHA補充劑,因為裡面同時富含維生素A,容易造成維生素A超量。
很多媽媽會認為,既然哺乳期需要增加補充這麼多營養,那就直接買複合營養保健品,一勞永逸,方便省事。
其實這種做法并不推薦,因為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同,直接服用複合營養品,可能造成某些營養素攝入超标。比如長時間攝入維生素A超标很可能導緻中毒,維生素C過量會誘發泌尿系結石。
最好的補充營養方式是均衡飲食,如果真的從食物中攝入不足時,可以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相應的營養補充劑,以保障自己和孩子的身體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