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國學趣談欄目又跟大家見面啦!
在中國書畫史上,被世人封為“聖”的屈指可數:晉代王羲之,精通楷、行、草、隸,被稱為“書聖”;唐代張旭擅長潇灑磊落、驚世駭俗的草書,被後人尊稱為“草聖”。這兩位都是書法界的“大腕兒”。
而在美術史上,被尊為“畫聖”的隻有一人。
他擅畫道釋人物、神鬼、山水、鳥獸、草木、樓閣等,又長于壁畫創作,是唐玄宗的禦用畫師。
本期我們就來說說一代傳奇畫聖吳道子。
/吳道玄兮吳道子如果通讀關于吳道子的古籍記載大家也許會心生疑惑,不同時期吳道子的稱謂不盡相同。
吳道玄和吳道子二者輪番出現。
但吳道子并非正統道士出身,相反落魄之時,曾在寺廟中學藝數年,而道玄也不是這位畫聖的字,那麼這兩個名字是從何而來,又有什麼故事在其中?
其實,吳道子名字中的“道”,并不是來源于道教的“道”,而是與他的出生地有關。
據說吳道子的母親懷胎十月,有一天走在路上,突然間腹痛難忍,便在路邊生下了他,于是取名為“道子”,即在道路中得子之意。
不過在唐代的典籍裡,吳道子還是被稱作“吳道玄”。
原來“道玄”二字是信奉黃老之術的唐玄宗賜給他的名字。皇帝一言九鼎,賜名是天大的恩寵,所以“吳道子”就成了“吳道玄”。
有趣的是,幾百年後,宋代皇帝也笃信道教,宋真宗時還把趙氏的先祖趙玄朗尊封為道教的主神。
為了表示敬意,宋代所有的人名、書名和文章中都要避諱“玄”“朗”二字。
故而在修撰唐史時,又把“吳道玄”改成了“吳道子”。由此看來,在封建社會,皇權的力量是多麼可怕!連名字叫什麼或者不叫什麼,都由不得自己。
/不浪漫成就的畫家無論是流傳千年的民間傳說,還是卷帙浩繁的曆代典籍,對吳道子都評價頗高。
唐張彥遠《曆代名畫記》載:“唯觀吳道玄之迹,可謂六法俱全,萬象必盡,神人假手,窮極造化也。”
蘇轼在《書吳道子畫後》中也說:“道子畫人物……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謂遊刃餘地、運斤成風,蓋古今一人而已。”
但大家也許不知道,吳道子并非一開始就是學畫的。
而國家統一、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的物質基礎也給文藝發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因此,唐代的詩歌、書法、繪畫、音樂、舞蹈等藝術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于是也就有了盛唐三絕:張旭的草書,李白的詩歌以及裴旻的劍舞。
隻是,大環境好不代表吳道子生活優渥,哪個年代都有出身貧寒的底層人士。吳道子便是一位從小失去雙親,生活無依,曆經磨難的孤兒,以至于新、舊《唐書》對他的出身竟然難著一字。
從記事起,吳道子就隻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奮鬥。不過幸運的是,他遇到了兩位好老師——張旭和賀知章。
張旭為人灑脫不羁,豁達大度。他常喝得大醉,然後落筆成書,有時甚至以頭發蘸墨書寫,故又有“張癫”的雅稱。
而賀知章擅草隸,是唐代著名的大詩人、大書法家。其為人曠達不羁,好喝酒,名列“飲中八仙”中,有“清談風流”之譽。
二者都是潇灑之人,均以擅長縱放奇宕、飄逸浪漫、豪放疏朗的草書而著稱。
窦臮《述書賦》載:“與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到。”
換句話說,張旭和賀知章一向是生活優渥慣了,才能不去思考身外之物,從而達到放蕩不羁的浪漫境界。
這就相當為難吳道子了。
從小曆盡艱辛,遍嘗人間疾苦世态炎涼的吳道子深知生活三昧,看透現實的他完全浪漫不起來,所以即便是有名師指點,也始終難以在書法上有所建樹,隻得其形而不得其神。
無奈之下,吳道子隻好知難而退,改學畫畫了。
至于他拜誰為師學的繪畫,史書上并沒有明确的記載,隻說他不到20歲時就已“窮丹青之妙”。
看來,人生還是要努力對方向才能有所成就。
吳道子,也許不是書法上的天才,但在繪畫上,他卻是上天所鐘的聖靈。
/唐玄宗的禦用畫師吳道子在剛出道時浪迹洛陽,以畫寺廟壁畫為生。
據說,他在東、西兩京寺觀作壁畫有三百餘堵,而且人物造型各異,“人相詭狀,無一同者”,圍觀的人群“喧呼之聲,驚動坊邑,或謂之神”。
如此高超的畫技和精彩絕倫的表演驚動了兩京的達官貴人,吳道子很快得到了上流社會的賞識,得以侍從王公貴族左右。
李隆基特别賞識吳道子,繼位之後就把吳道子召入宮中,賜名、封“内教博士”,并命令他“非有诏不得畫”。
從此,吳道子便成了皇帝的禦用職業畫師。
而吳道子也無愧于繪畫全才的稱謂,他不僅能畫各種接地氣的宗教畫,山水、花鳥、橋梁、房舍等方面也是無一不精。
相傳天寶年間,唐玄宗忽然想起蜀中嘉陵江山清水秀,妙趣橫生,遂命吳道子乘驿傳赴嘉陵江去寫生。
到了嘉陵江,吳道子漫遊江上,縱目遠眺,此地好山好水,一幕一景地掠過,當時的體會與感受,便深深銘記在心上,并沒有繪制一張草圖。
當吳道子遊覽了嘉陵江的山山水水之後回到長安,玄宗問他繪畫的情況時,他回答說:“臣無粉本,并記在心。”
玄宗于是命他在大同殿壁上繪畫。
吳道子當即把這一帶的山川壯麗優美與自然特色作了高度的概括,凝神揮筆一日而成,嘉陵江三百裡的旖旎風光躍然紙上,玄宗看了啧啧稱贊。
在此之前,大畫家李将軍(思訓)擅長山水畫,也曾在大同殿壁上畫嘉陵江山水,雖然畫得也十分奇妙,但卻“數月方畢”,不如吳道玄畫得又快又好。
因此,玄宗頗為感慨地說:“李思訓數月之功,吳道玄一日之迹,皆極其妙也。”
/祖師爺的派頭幾千年的中國繪畫史上可以說是群星閃耀,說到技藝高低,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哪怕吳道子的确臻至巅峰,總還是有可比拟的人物。
那麼,為什麼隻有吳道子被後世尊為畫聖,難道僅僅因為蘇東坡的一番評價麼?
其實,究其原因,便在于吳道子站得高、想得遠,他開課授業,弘揚繪畫藝術,讓“吳家樣”能流傳後世,影響深遠。
唐朱景玄《唐朝名畫録》:“景玄每觀吳生畫,不以裝背為妙,但施筆絶蹤,皆磊落逸勢,又數處圖壁,隻以墨蹤為之,近代莫能加其彩繪。”
這就是說吳道子有數處壁畫,都是“白描”的。
據《圖繪寶鑒》和《曆代名畫記》記載,吳道子的弟子很多,其中比較知名的有盧稜伽、李生、張藏、韓虬、朱繇、翟琰等。
一代傳一代,吳道子的繪畫藝術對後世的許多畫家都有深刻影響,如唐朝的敦煌、元代永樂宮的壁畫都有吳道子風格。
宋代畫家李公麟樸素淡雅的“白描”也脫胎于吳道子的白畫。
另外吳道子還創造了支配民間畫壇一千多年的民間傳統畫派,時至今日民間畫師仍尊他是祖師爺。
同他一樣涉獵廣的畫家沒他畫技高超,像他一樣畫技高超的又沒他會創新,像他一樣會創新的又不及他桃李滿天下,這樣的人不是“百代畫聖”還有誰是呢?
不過,無論是畫聖吳道子,抑或是閻立本,顧恺之,仇英等頂尖名家,他們高超的技藝都是通過日複一日的練習,君不見現在的藝術生們背着沉重的畫架,一整天泡在畫室中臨摹練習,所為的不也是一個大師的夢想麼?
鮮花之前,是一片荊棘,畫聖之路的辛酸,想必也隻有吳道子自己能懂,隻是在選擇走向荊棘之前,我們也務必要考量一件事:那便是我們到底适不适?如果畫聖一生都死磕在書法上,那曆史想必也不會記起這位平庸的吳道子了。
以上就是本期内容,如斯精舍,你的文化手冊,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