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用情感的天平,以及自已的标準來衡量周邊的一切人事物,我們總是很難包容原諒身邊親人的過失,但面對其他人對自己造成的同樣傷害,卻往往表現出十分的容忍與原諒!
當面對别人的成功幸運時,我們不會吝啬贊美與祝福,但同樣的事一旦發生在自己親人身邊時,我們呈現出的卻往往隻有嫉妒與索取,為什麼我們總是會去苛刻要求血脈相承的親人,認為一切索求都是一種理所當然呢?而對沒有血緣關系的外人又總表現出大度與慈悲呢?
老上海一處城隍廟裡,刻有一副醒世對聯,包含了儒家的人倫與佛家的因果之理,其說道:兒女本是債主,讨債還債無債不來;夫妻本是冤家,善緣惡緣無緣不合。
這是告訴衆生,在這個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怨恨或感激,這一生中與我們發生交集的人與事,都不會是偶然的發生,無論善惡都是必然的宿業償還,特别是我們身邊最近的親人,其往往就是我們生命輪回中最大的債主或債權人。
所謂的冤親債主就是離我們最近、最親近的人,不是冤家不進一家門,就算你想逃避也沒法,其就是要天天出現在面前煩惱你折磨你,這其中的因果交錯與循環,不是一般凡夫所能能勘破和深信的,欠下的債終歸是要還上,否則這個債務就像欠了銀行的錢,除了本金還要加上利息天天滾動增加,看看世間有哪一個來讨債的人不會變本加厲呢!
我們該如何正确面對呢?一句話:随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我們應随順當下的機緣條件反省忏悔,告訴自己之所以會遭受當下的委屈不公,甚至刁難苛刻都是因過去生中我們也如其一般的對待過對方,現在應該坦然接受化解怨恨的時機,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與恨,貧與富,度過此劫方能前途一片光明。
不要成天都用戒律去審視檢查别人,眼裡心中裝的全是他人的過失,身邊的父母妻兒難道就不是衆生了嗎?既然發心要修菩薩忍辱行,那又為何總要與家人争辯不休耿耿于懷呢?如果自己家裡都搞得上下不和諧,彼此怨氣連天,那麼學佛修道還有啥功德利益可言呢?善惡就在你自己的一念之間,忏悔業障,随順衆生是一門終身奉持的人生功課。
記着别人對你的恩惠,忘記自己對别人的仇恨,才能讓自己少一份障礙,多一份成功幸福的機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