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問孩子:世界上最細小的東西是什麼呢?孩子可能會回答一粒沙子、一個細胞、一個細菌病毒……都有可能。
如果你問實驗室裡的科學家,他們可能會羅列很多概念出來,從厘米到微米到納米到……
病毒網圖
停,什麼是納米?我隻知道大米小米黑米……
關于納米,科學家可講的東西太多了。但要把納米講解給不太懂物理化學的孩子或成人(比如我),這時候就需要一本能看得懂的納米科普。《納米世界:放大1億倍之後》是我為娃篩選的一本優秀童書。如果你想提高孩子的科學素養,激發孩子對新知識的渴望,這本書一定能滿足你。
自拍封面
讓我們先來看看究竟什麼是納米:
科學家用納米來度量“一丁點兒大”的東西。
納米是長度度量單位,它等于1米的10億分之一,比一個細菌的長度還要小。把你一根的頭發豎着剖開,分成5萬份,每一份的厚度大概就是1納米。
這本繪本給我的深刻印象是:
1.通俗易懂作者講納米,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将科技的力量深入淺出地表達出來。
作者在書中先是啟發我們先觀察家中的物品由不同的“東西”組成,有不同的特點,把材料這一概念引申出來,接着從材料的不同屬性入手,帶我們觀察材料的内部結構,于是進入一個神奇的納米世界。于是我們得知了原子、分子、元素、碳元素,再到石墨、石墨烯,從而理解了納米材料是怎麼一回事,了解石墨烯在生活中的創新應用,如它使飛機更環保更省燃料。
與生活密切相關
2.彌補空白前段時間看到一個全世界範圍内的閱讀調查:發展中國家的非虛構兒童讀物比例驚人的低,在亞洲和非洲地區,兒童書籍中僅有20%是非虛構讀物。而針對1~3年級兒童的讀物中,竟然隻有7%是非虛構讀物。
而且我去多個電商平台搜索,适合3-12歲小朋友的納米主題科普書,真的是鳳毛麟角,不禁慨歎能遇到這本《納米世界》真的很幸運。因為閱讀這類非虛構書籍,從大的方面說:能夠幫助孩子踏上當代科學發展的前沿,滿足孩子們汲取新知識的熱情,而且有助于形成創新思維和科學精神;從小的方面說:能夠幫助孩子理解科普文章中的詞語和短語的意思。
清晰對比
3.兩位創作者背景強大讀這本繪本時,我被整本書的插圖深深地吸引,真的是太好看了,我從未體驗過科普書的插圖也可以手繪得如此精美。帶着好奇和崇敬的心情,特意去看插圖作者是誰,請大家記住這個名字:梅利莎·卡斯特裡隆。她來自英國,擅長用大膽的顔色繪制圖案。
繪本插圖中從頭到尾,有一個自在悠閑的小女孩,她的形象有點像班級中同學扮演的“小老師”給人一種親切可愛的感覺。但我心裡一直忍不住好奇:為什麼是個女孩,為什麼不是男孩呢?
直到我看見作者的介紹,終于恍然大悟了:作者傑絲·韋德,女,帝國理工學院高分子物理學家。
作者業餘時間在網絡上宣傳常被人們忽略的科學家以及他們的重要研究成果,推進科學界的公平。當她得知維基百科詞條編輯者90%為男性後,她創建了數百條維基百科的詞條,以提高女性科學家的代表作,這令我對作者肅然起敬。
(這令我好奇插圖中的小女孩會不會是作者的化身?極有可能吧!)
創作者緻謝
寫在最後:
作者愛書中提到此書獻給南漢普斯德高級中學的兩個人,說到:沒有你們的幫助,我不可能成為一名科學家。
我想說:感謝作者的啟迪與示範,你的作品也一定會影響更多的孩子喜歡上科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