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演員朱旭簡曆?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記者白瀛)今年88歲“米壽”的北京人藝表演藝術家朱旭,因演出《嘩變》《屠夫》等話劇和《洗澡》《末代皇帝》等電影深受觀衆喜愛,更因《變臉》獲封東京國際電影節“影帝”很多人稱贊朱旭台詞功夫深,但鮮為人知的是,朱旭曾經有口吃的毛病,語言障礙曾一度使他很苦惱,甚至動搖過他做演員的信心,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北京演員朱旭簡曆?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記者白瀛)今年88歲“米壽”的北京人藝表演藝術家朱旭,因演出《嘩變》《屠夫》等話劇和《洗澡》《末代皇帝》等電影深受觀衆喜愛,更因《變臉》獲封東京國際電影節“影帝”。很多人稱贊朱旭台詞功夫深,但鮮為人知的是,朱旭曾經有口吃的毛病,語言障礙曾一度使他很苦惱,甚至動搖過他做演員的信心。
6日在京首發的《老爺子朱旭》一書中,朱旭已故的夫人、北京人藝演員和編劇宋鳳儀詳細記錄了朱旭克服口吃、并由此找到藝術創作方法的曆程;而新書首發式上,朱旭自己以及藍天野等北京人藝表演藝術家也一起回憶了這段經曆。
解放初期,朱旭在中央戲劇學院話劇團做演員,一次在卡車上偶遇失散多年的中學同學,想告知自己的工作單位,但中央戲劇學院的“中”字怎麼也說不出來,眼看卡車和同學越拉越遠,好容易才說出“上——中央戲劇——”幾個字時,卡車已拐彎,同學已不見人影,導緻再次和同學失聯的遺憾。
“朱旭很清楚自己首先要克服的是結巴。特别是話劇,在台詞方面要求很嚴格,口齒清楚、流利是最起碼的要求,除了所創造的人物是口吃者可以結巴地說台詞外,舞台上不允許出現結巴,我們管這叫‘吃栗子’,算作事故,演員要做自我檢讨的。”宋鳳儀在書中寫道。
那時,朱旭在劇組對台詞時常出現結巴,心裡又着急又難為情,很傷自尊,認為自己不适合做演員,但在導演和同事的鼓勵下,他下決心改掉口吃的毛病。
朱旭回憶道,一次,同為北京人藝演員的趙韫如對他說:“朱旭,你剛才說了那麼多話,一點沒結巴,你想想是怎麼回事。”
“我想了想,因為我沒打底稿,就直接說,想說什麼說什麼,就不結巴了,一打底稿、按照底稿一念就結巴。”朱旭說,有次去買光明牌鋼筆,就怕結巴,在進商店之前一直念叨“光明光明”,但一到櫃台前就“光”不出來了。
戲劇舞台上,演員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挖掘人物的潛台詞,即台詞背後真正的意思。朱旭說,掌握了潛台詞,就算忘了或者說錯了劇本裡的台詞,隻要按照潛台詞的意思編出來,意思也是對的。“這樣就做到心中有底,精神就不會緊張,自然而然地就能松弛下來,結巴的問題在舞台上也就消失了。”
為了鞏固成果,朱旭又琢磨:為什麼唱歌唱戲就不結巴?因為唱的時候把自己掉進唱詞唱腔裡,自然産生出唱詞裡所要表達出來的意思和感情。
“他試着把這種感覺帶到排戲當中去,盡自己的努力去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拉近自己和角色的距離……因此,台詞變成了自己想要說的話,就可以直接從嘴裡蹦出來,而不是背出來。當他摸索着并掌握住這些要領後,他在舞台上台詞說得順暢而漂亮。”宋鳳儀寫道。
克服了口吃的毛病,朱旭不但突破了表演上的最大困難,而且幫助自己找到了一條正确的藝術創作方法。
90高齡的北京人藝表演藝術家藍天野認為,朱旭的表演特色來自他的松弛。“為什麼松弛呢?因為他原來結巴,不松弛下來他就說話老說不清楚。但我後來發現,他的松弛是有一個美學方面的取向——什麼樣才好,這才是年輕演員應該學習的。”
宋鳳儀寫道,在克服口吃的過程中,朱旭發現了台詞節奏的重要性,節奏應随着人物思想感情和戲劇體裁而變化;朱旭借鑒了說唱藝術唱中融進道白的特點,即誇大音韻的四聲來說話,并在話劇表演中加以改造。
“朱旭着重在吐字練氣息,糾正口吃,這些勤學苦練基本功的精神一直延續很多年。”宋鳳儀寫道。
北京人藝表演藝術家田沖曾寫過一首打油詩發表在院刊上:“台上口若懸河,台下結巴磕,訣竅究何在?明智善藏拙。”
用朱旭自己的話說:“若不是為了改掉這個結巴,我還興許成不了什麼表演藝術家呢!”(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