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7時,100條日本錦鯉經空運抵達哈爾濱,安家在松北區鑫泓養鯉場。這是時隔13年中國解禁日本錦鯉進口貿易後,東北地區首次進口日本錦鯉,也是迄今為止國内引進日本錦鯉數量最多的一次。
為這100條錦鯉
可是費老勁兒了
昨天清晨,這批錦鯉從日本新潟機場空運至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随後經過錦鯉專業運輸車運至鑫泓錦鯉檢疫隔離場。本次進口的日本錦鯉共100條,均為當歲幼鯉,體長約20厘米,花色分别為黃金、白金、淺黃。
黑龍江鑫泓養鯉場總經理張鵬介紹,這批錦鯉主要用來培育觀賞魚并銷售。如果能用三四年時間選出一條長到70厘米左右的“上品”,市場售價起碼5萬元。
為了保證這些出身不凡的“魚中貴族”能夠安全運到國内,兩國政府及對口漁場下足了功夫,從包裝、運輸到轉水、隔離,均是嚴格按照操作手冊執行。
檢驗檢疫人員先核對了錦鯉的包裝名稱、産地、養殖場批準編号等信息,然後仔細查看它們遊動是否異常,體表有無潰瘍、出血、囊腫及寄生蟲感染,體色是否異常,魚類腹部有無腫脹、肛門有無紅腫等情況,初步判斷包裝内每條魚的健康狀況。
随後,工作人員開啟膠袋,将錦鯉從中撈出并迅速放入放了鹽的水池,之後還要撈出放入投入少量高錳酸鉀的水池,幫助它們消毒殺菌,之後才能真正進入“新家”。未來一個月,檢驗檢疫人員還要密切監管這批錦鯉的飲食起居,包括餌料、健康狀況等,之後就可以正常觀賞和銷售了。
此外,這100條錦鯉中有20條是用來監測生長環境和疫情疫病的“哨兵魚”,它們的命運就比較悲慘了,将被帶回檢疫部門解剖,對腮、肉、骨骼等組織進一步檢驗,以确定這一整批魚是否有病菌。
日本錦鯉挺難養
進口曾經斷了溜兒
本世紀初,日本爆發錦鯉疱疹病毒(KHV)。2003年,國家質檢總局發布警示通報并暫停日本錦鯉進入中國。随着近年來日本國内錦鯉疫情的良好控制,經過風險評估後,2016年我國重新恢複了日本錦鯉的進口。
今年3月,黑龍江鑫泓養鯉場通過國家質檢總局審核并取得東北地區首個“允許進境日本錦鯉的國内隔離場”資質,成為目前國内僅有的3家進境日本錦鯉隔離場之一,也是中國北方地區唯一一家具有進出口權限的标準化檢疫隔離場。
鍊接
日本錦鯉不僅體态優美、壽命長,且随着年齡和環境水溫的變化,身上的花紋色澤和形态也會不斷變化,就像手繪的特殊水墨畫一樣,因此有“觀賞魚之王”、“水中活寶石”美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