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文章:文章|設計師的三大基本功
來自公衆号:品牌設計研究院
任何一個設計師在做設計的時候,都要跟造型、版式和配色打交道。在執行過程中,設計師都在不斷地設計和調整畫面效果,讓自己的設計不斷朝向設計前的構想感受以及更好的視覺效果邁進。帶着想法,帶着用戶需求和傳達目的不斷調整,加強畫面中各元素之間的邏輯關系,完善畫面中的視覺流程和審美效果。
造 形
造形,創造某個或某組圖形,一般會想到是标志設計時常用的,通過圖形的創意設計,融合品牌或企業的某種精神、理念、願景等。其實有時候造型不僅僅是圖形,它也可以是文字,單個的或是許多文字所形成的某種造型,亦或是一些圖案的組合。無論是單一圖形還是某些組合形,我們都可以理解為造型,就是跟“形”有關。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日本國旗,要是讓你來描述日本國旗的樣子,你會怎麼說,我個人覺得,日本國旗的設計非常簡潔,從語言描述來看就能發現:白色長方形中心一個紅色的圓。一句話就能說清楚它的樣子,這樣可以用最簡潔的話語就能表達清楚的設計,一般都是好設計,這樣的設計所容納的設計規則較少,容易被人識别和傳播。因此,也能無形中減少傳播的成本。類似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蘋果标志、奧運五環、耐克的鈎兒等。
我們在做設計的時候,無論是手繪的圖案,還是在軟件中設計的圖案,造型一般指圖案本身。而造形能力,說的是我們通過各種手段,包括運用各種畫筆、工具、道具以及各種軟件,表達出想要的視覺圖形效果的一種能力。
這種能力,在我高中的時候,美術老師就會反複強調,要想更快更好地提高造形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畫速寫,畫大量的速寫,每天多畫,無論什麼都可以畫,它們是什麼都并不重要,主要是鍛煉你的觀察能力和畫筆的表達能力,從而鍛煉你的造形能力。
素描雖然也可以鍛煉造形能力,隻是每幅素描需要的時間較長,而且可能更多的時候是在加強你的形體塑造能力,是對空間、形體、結構和質感的理解和表達。而速寫才是最有效的快速提高造形能力的方法。
事實上,我們在設計上要想提高造形能力,也可以繼續延用速寫的方法,每天抽時間練習;也可以通過各種繪畫方式練習,比如用各種筆以插畫的方式練習都可以;也可以在實際或虛拟項目中,在電腦上練習,通過用手寫闆或軟件中的一些如鋼筆等工具進行練習。通過反複得比較和觀察,在各種找不同和對比遊戲中,發現它們誰的效果更好,哪裡還不夠舒服,并不斷調整。
造形能力的提高,是要讓自己的設計造形更好,好的标準是平衡功能和美之間的某種視覺效果。日本國旗用大面積的白色來襯托紅色的圓,就是用最簡潔的形式達到最佳的視覺效果,突出了太陽旗的主題。
不要為了形式而設計。要想強調某個圖形或标題,往往通過大小、字體粗細、位置等就能解決,沒有必要做那些裝飾、描邊、投影等藝術效果,多餘的效果可能不會讓你的畫面清晰幹淨,反而影響了視覺流程的表達。
版 式
造形主要強調的是一些設計元素的“形狀”,它們可能是排版設計前的一些準備工作 ,它們也可能是模塊兒化的,比如為某個畫面設計的一些圖标、圖形、色塊、表格或文字段落等,它們都在你的畫面之外,做完了充分的準備之後,就要把它們組織到畫面之中了。
需要對畫面元素的布置、構圖、排列等做出設計,就是版式設計。版式設計所強調的是設計元素之間的關系,通過對各設計元素進行大小、方向、位置等規劃和安排,将它們以某種形式統籌在畫面之中,協調好它們之間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以充分表達出畫面的視覺流程。
比如第一眼看到的往往不是真正想要傳達的内容,而是用來吸引眼球的,它的面積可能很大,但它也許是漂亮的充滿神秘感的圖形或畫面,用以吸引你的注意,然後,讓你不得不在它周邊的文字中尋找答案,而第二眼看到的文字,又是十分概括或抽象的,不足以讓你明白畫面到底在說什麼,這樣,好奇心的驅使,讓你繼續找答案,最後,在小字部分終于了解了詳情。通過版式設計中視覺流程的主次關系,一個廣告畫面就這樣成功地完成了它們的使命。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畫面都是按照這樣的邏輯進行設計,直接了當的廣告也很多,比如車站廣告牌上,鹿晗騎着小黃車,旁邊廣告語:騎時可以更輕松,就是直接傳達。
版式的樣式很多,比如對稱、對角、“之”字形、均衡、錯落、分割、發散、斜線等。在日本國旗中,一眼就可以看到,它的版式就是中心對稱。版式設計中的每個元素,都離不開三個要素,就是:大小、方向和位置。是不是感覺有點熟悉?沒錯,初中時我們在物理力學部分就接觸到了它們,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力的三要素可以直接用在版式設計中,比如日本國旗,因為視覺主體是圓形,所以沒有方向,即使做任何角度的旋轉,也沒任何變化。可以說除了圓形,任何設計元素都有不同方向,比如一支筆或一段字等,可以是橫平豎直的,也可以是有角度的。而紅圓的大小應該是最佳的效果了,再小不夠飽滿,再大過于膨脹,作用點就是設計元素的位置。
版式設計往往受到畫面内容的影響,比如風格樣式,是柔和的還是硬朗的,要考慮是弧線多還是直線多,它們的比例如何;比如文字多少,以及文字内容間的關系如何,從屬層級多少,并列關系多少,我們在設計時,就要通過大小、位置以及形式變化,強調從屬或并列等關系。
由于畫面的版式并不是單一的,比如一本畫冊,系列包裝,或者系列海報,網頁設計,以及一些活動中用到的各種物料設計,要考慮到它們在各種比例中都能更好的延展,在設計時,要站在全局的角度,規劃好整體風格和變化規律,用一些設計規則比如圓形、60度角斜線、條紋、大數字、重疊等,統籌安排好所有需要設計的頁面、畫面等。
在版式設計中,各設計元素不是像玩兒俄羅斯方塊一樣,盡可能整齊地排列在某一空間中,而是還要将它們通過大小、虛實、強弱以及位置變化等,表現出畫面設計的主次關系和留白空間,以達到設計的主旨。
版式設計能力,除了在工作和虛拟聯系中不斷提高,再就是要多看好的版式設計作品,通過一些設計網站平台或設計書籍,帶着想法去看,多看那些大神大師們的經典作品,他們的作品中,版式效果往往清晰可見,更容易看出他們的設計意圖和手法,知道什麼樣的版式和構圖,能夠表達出怎樣的設計理念。
配 色
在我們的平面設計中,不能沒有顔色,試想一下沒有顔色的設計是什麼樣子的,我想應該是不存在的吧,即便是沒有彩色,至少也要有黑白灰吧,哪怕就是一張白紙,也不能稱其為無色。
配色
配色,就是畫面中各種設計元素及背景的顔色搭配。它們都是什麼顔色的,需要設計師根據需求進行設計。
配色之前,我們要先知道色彩三要素:色相(色調)、純度(飽和度)、明度。人眼看到的任何色彩都是這三種特性的綜合結果。其中,色相與光波的波長有關,純度和明度與光波的幅度有關。
色相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是什麼顔色的,比如紅色、黃色、綠色、藍色、紫色等;純度就是某色彩的灰度或鮮豔程度,純度越高越豔麗,反之越灰;明度就是平時說的顔色深淺。
設計師都知道,它們在Ps裡可以通過色彩飽和度來調節這三個方面,在Ai中用顔色工具來調節。
色彩還分冷色和暖色。越靠近藍綠色一邊,顔色讓人産生如藍天,冰雪,夜色等聯想,給人以涼爽、甯靜的感覺,這是冷色。
暖色,就像陽光、火焰一樣,讓人看了有溫暖的感覺,色彩更靠近黃紅色系一邊。
在做設計的時候,由于項目特點、行業特征、季節、情感、節慶等方面的影響,往往在沒有設計之前就已經鎖定了,更适合用暖色還是冷色系,比如夏天為某飲料設計海報,更适合以藍綠色系為主;而逢年過節、開業慶典、獻愛心公益活動、慈善活動等,大多以暖色為主,烘托節慶、喜慶氛圍,以及溫暖人心的感覺。
配色方面,可以通過關鍵詞的方法,先對該設計的色彩基調列舉足夠多的關鍵詞,比如濃烈、炙熱、沉穩、厚重、鮮豔、明快、鮮亮、淡雅、暗淡、典雅、經典、清新、陽光、年輕、萌動、溫暖、時尚、多彩、素樸、久遠、金貴、高貴、高端、精美、柔美、浪漫、冰爽、甯靜、悠遠、恐懼、詭異、神秘、深邃等等,再從中篩選出最合适的幾個,在此基礎上進行設計。
色彩搭配,除了搶眼和烘托氛圍以外,主要起到迎合觀者某種心理或生理需求的作用,或品牌定位、或情感訴求、或生理需求、或生活需求等,通過色彩的設計,暗示或刺激消費者沖破心理防線,做出某種行動。
色彩在設計中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占有主導地位。舉個例子,我們站在十層樓的窗前往樓下看,我會指着樓下的一個朋友對你說,看,那個穿藍色衣服的就是我朋友,而不會說,看,那個衣服上有獅子圖案的是我朋友。因為距離太遠了,一般隻能看到顔色的區别,上面的圖案根本看不清。
這就是為什麼好多連鎖店的門頭招牌都用一個色塊兒做底色,因為這種大面積的色塊兒,可以遠遠地就能抓住人的眼球,并知道這個紅色的店是必勝客還是華夏銀行,桔紅色的店是吉野家還是呷哺呷哺,綠色的店是鍊家、新疆餐廳還是郵政。在很遠的地方,你就可以通過識别這些店的主色,将你要找的店鎖定在很小的範圍裡。
在一個設計中,好的色彩搭配可以加強畫面的主次關系,還可以通過配色讓畫面中各個部分清新區分,邏輯鮮明,讓觀者一目了然。
配色能力,除了工作中的練習,也可以通過虛拟練習不斷提高。比如我們可以在軟件中,用一些小方格排列成方陣,再給出一個主題比如秋天、麻辣、涼爽、憤怒、星夜等,再根據自己對其主題的理解對方陣進行配色。每個主題可以多做幾套方案,然後對比一下,也可以讓小夥伴們幫自己看一看,哪個更貼合主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