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事關開學消息?教育部辦公廳、國家疾控局綜合司最新發布通知,印發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第六版),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最新事關開學消息?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教育部辦公廳、國家疾控局綜合司最新發布通知,印發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第六版)。
教育部辦公廳 國家疾控局綜合司關于印發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第六版)的通知
教體藝廳函〔2022〕36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疾控主管部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教育局、疾控主管部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為進一步指導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壓實校園防控各方主體責任,有序落實常态化防控與應急處置措施,根據第九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和當前疫情形勢需要,在前期技術方案基礎上,教育部、國家疾控局組織制定了《高等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第六版)》《中小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第六版)》和《托幼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第六版)》。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教育部辦公廳 國家疾控局綜合司
2022年8月24日
《高等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
(第六版)》
高等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
(第六版)
為全面落實黨中央确定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針政策,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内防反彈,堅持動态清零,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在前五版高等學校疫情防控技術方案基礎上,結合高等學校疫情防控實際和應急處置經驗,指導高等學校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制定本方案。
一、開學前
(一)學校的準備
1.重視開學準備。學校根據國内外疫情形勢和所在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加強學校疫情監測綜合分析和風險研判,做好新冠肺炎和學校常見傳染病預防工作,科學制定開學工作方案、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切實保障師生員工和學校公共衛生安全,周密安排師生返校,安全有序推進開學工作。
2.落實“四方責任”。配合當地嚴格落實屬地責任、行業部門主管責任、學校主體責任和師生員工自我管理責任。高等學校黨委書記和校長是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學校疫情防控的組織領導和責任落實,分管校領導和相關校領導是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責任人,協助學校黨委書記和校長提前有序做好開學前學校疫情防控各項準備。多校址辦學的學校,各校區分别明确疫情防控責任人和工作職責,全面檢查落實情況,确保疫情防控和常規工作有序推進。
3.完善聯防聯控機制。教育行政部門與衛生健康、疾控部門加強指導,推動學校、疾控機構、定點醫療機構溝通協調,将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納入屬地統一安排,争取屬地政府與轄區内高校建立“包聯制”,将家屬區納入所在社區常态化防控管理,配合屬地積極開展聯防聯控。衛生健康部門、疾控部門和機構提供專業指導和人員培訓,形成教育、衛生健康、疾控和學校、社區、家庭、醫療機構“點對點”協作機制、監測預警機制與快速反應機制,做到業務指導、培訓、巡查全覆蓋。教育行政部門聯合衛生健康和疾控部門安排專人定期檢查評估,排查風險,确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4.細化防控方案。學校防控人員應充分掌握當地防控要求、防控方案和醫療服務預案,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和師生來源特點,動态調整和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方案,細化各項防控措施,尤其要做好學生返校和新生入學方案,任務明确、責任到人。校醫院(醫務室)等應發揮與醫療機構、疾控機構的紐帶作用。
5.完善應急預案。與屬地社區、醫療機構、疾控機構和公安機關等聯動對接,健全學校疫情處置機制,周密部署并制定應急預案,完善應急保障措施,做到“點對點”“人對人”。有針對性地開展疫情防控多場景、實操性培訓和應急演練,确保一旦發生疫情,應急預案各環節能快速響應,應急措施到位,以最快速度落實隔離防護、現場消殺、轉運、流調、封控、治療、疫情報告、健康監測、信息發布、輿情監測、人文關懷、服務保障和線上教學等。
6.做好防疫儲備。提前做好口罩、消毒劑、洗手液、手套、防護服(隔離衣)、非接觸式測溫設備等防疫物資儲備,在學校内或周圍設立位置相對獨立、數量充足、符合隔離條件、管理規範的臨時留觀室,專人負責。
7.徹底整治環境。全面整治校園衛生環境,對教室、實驗室、會議室、食堂、宿舍、圖書館、體育場館和公共衛生間等場所進行徹底衛生清潔消毒、通風換氣、垃圾清理,并按要求做好登記。定期對校園内使用的空調通風系統和公共區域物體表面進行清潔和預防性消毒。加強冷鍊食品外包裝、郵件包裹的預防性消毒,合理設置快遞收發點。
8.加強健康教育。通過多種途徑,全方位開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宣傳教育,引導師生員工牢固樹立“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意識。加強對高校黨政領導幹部、師生員工,尤其是重點部門工作人員疫情防控政策、公共衛生專業知識、應急處置流程等培訓。
9.做好信息摸查。建立覆蓋全體師生員工的健康監測制度,借助信息化技術,全面摸查、動态掌握在校師生員工及其同住人員的連續7天内行程信息和健康狀況。
10.加強監督檢查。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會同衛生健康、疾控等部門加強對高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督導檢查,認真排查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立行立改,及時跟蹤整改到位。
(二)師生員工的準備
11.報備健康狀況。開學前,做好連續7天健康監測,将健康碼和核酸檢測報告如實上報學校,配合學校做好健康查驗。動态掌握本地和學校所在地疫情形勢、防控規定。
12.實施分類管理。跨省區返校的低風險區高校師生員工開學前需持48小時内(以出具報告時間為準)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核酸檢測結果全國互認,并按照屬地要求,做好到達後的核酸檢測。師生員工返校後出發地被認定為中高風險區的,應及時向學校及所在社區報備,根據師生員工出發地疫情等級及學校所在地防控要求開展核酸檢測。不得對來自低風險區的師生員工采取集中隔離等“層層加碼”措施。
二、返校途中防護
(一)返校途中要随身攜帶足量的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品,全程佩戴好口罩,注意衛生,做好防護。行程盡量做到家庭和學校兩點一線。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盡量減少與其他人員的接觸與交流,與同乘者盡量保持距離,避免聚集。做好手衛生,盡量避免直接觸摸門把手、電梯按鈕等公共設施,接觸後及時清潔處理。
(三)返校途中身體出現疑似症狀,應主動報告,及時就近就醫。在機場、火車站以及乘坐飛機、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時,應主動配合健康監測和防疫管理。
三、開學後
(一)學校管理要求
1.落實主體責任。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處置方案,壓實學校傳染病防控主體責任,嚴格落實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重點落實學校因病缺課(勤)追蹤登記制度、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複課證明查驗制度,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2.做好監測預警。加強新冠肺炎和流感等季節性常見傳染病的監測、分析、預警、處置。依托學校、院(系、部、處等)、年級三級公共衛生工作網絡,做好師生員工健康監測工作。掌握師生員工動态,做好缺勤、早退、請假記錄,對因病缺勤缺課師生員工,堅持密切追蹤診斷結果和病情進展。
3.加強校門管理。全面把控校園進出通道,做到區域合理、專人負責、登記排查、記錄齊全。加強學校通勤車輛管理,所有人員入校時需嚴格核驗身份、測量體溫、查看健康碼,健康碼和體溫正常并佩戴口罩者方可進入。加強對外賣配送和快遞人員核查、登記與管理。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實施便捷的進出校門管理機制。全面排查出入校漏洞,重點檢查圍欄損壞處、綠植圍擋處、矮牆等人員可通過且無人看管的區域,及時修繕、堵上漏洞。
4.加強公共場所管理。落實校園内公共區域衛生管理制度和消毒制度。校園垃圾日産日清,做好垃圾盛裝容器的清潔消毒。使用空調時應當保證空調系統供風安全。增加通風,保持空氣流通,盡量減少無自然通風的室内密閉空間的使用。學校處于中高風險區或全面封控期間,應增加對公共區域開關面闆、水龍頭、門把手、樓梯扶手、健身器材等高頻接觸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頻次。校内大型建設施工現場實行閉環管理,避免校外施工人員與校内師生交叉,施工人員進出校園參照本校師生員工進行管理。
5.加強食堂衛生管理。落實《教育部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加強學校食堂衛生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體藝廳函〔2021〕38号)要求,食堂餐桌安裝隔闆,錯峰就餐,排隊等候時保證間隔一米的安全距離。建立就餐、清潔消毒等食堂衛生管理台賬。嚴格執行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原料從正規渠道采購,保證來源可追可查。做好就餐區域桌椅、地面、餐(飲)具和炊具的清潔消毒,及時收集和處理餐餘垃圾。學校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應急餐食保供機制,确保校園一旦發生疫情,能夠及時保障在校師生員工用餐需求。開學前,食堂所有員工進行一次健康體檢,持證上崗。
6.加強宿舍管理。學生宿舍嚴禁外來人員入内,安排專人負責宿舍衛生管理和檢查,引導學生在宿舍區不聚集、少串門。宿舍要勤通風、勤打掃,保持廁所和公共區域清潔衛生,洗手設施運行良好,做好垃圾清理和日常公共區域清潔消毒。
7.開展應急演練。高校在開學後應定期組織開展應對校園突發新冠肺炎疫情的應急演練,提高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實用性、可操作性和即時反應能力,檢驗師生員工等對應急預案的熟悉程度,及時整改發現的問題和薄弱環節。
(二)師生員工管理要求
8.遵守校門管理。師生員工應遵守學校校門管理規定,教師應盡量做到家校兩點一線出行,學生做到學習、生活空間相對固定。常态化防控期間加強師生出入校門管理,應急處置期間堅持非必要不外出,因就醫、求職、實習等原因确需進出校門的,須履行相應程序。
9.加強健康監測。加強師生員工健康監測,一旦出現疑似症狀應及時上報,并按照相關規定就醫,不帶病上課、工作。在當地應對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的支持和保障下,組織師生員工開展核酸抽檢,對校(樓)門值守、保潔、食堂等工作人員加強健康管理和健康監測、合理增加核酸檢測頻次,可增加抗原檢測作為疫情監測的補充手段。
10.加強個人防護。師生員工非必要不前往出現本土病例的縣(市、區、旗)和境外。師生員工應在公共區域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注意與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學校所在區(縣)沒有中高風險區,師生上課時可不佩戴口罩。校(樓)門值守、保潔和食堂等工作人員工作期間全程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級别口罩,佩戴一次性手套,食堂工作人員還應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并保持清潔、定期洗滌與消毒。有條件的學校可使用中藥加強預防,減少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
11.落實健康教育。鼓勵學校配備健康教育教師,開設健康教育課程,将新冠肺炎和校園常見傳染病防控知識與技能等納入健康教育内容和“開學第一課”,組織師生員工學習《公民防疫基本行為準則》,新生入學教育中至少開展一次疫情防控培訓。定期對師生員工開展傳染病防控知識技能培訓,對師生進行抗原檢測操作培訓,提高師生員工防病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積極倡導多種形式的健身活動,形成鍛煉習慣,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2.關注心理健康。學校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面向師生員工提供心理支持服務。加強心理健康知識普及,關注師生員工心理狀況,合理安排心理服務專業人員、社會工作者或志願者,提供心理健康咨詢服務,及時疏導師生員工負面情緒。強化危機識别與幹預意識,健全心理幹預機制。
13.推進疫苗接種。堅持知情、同意、自願原則,符合條件的18歲以上的師生員工盡早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基礎免疫接種,還可進行1劑次同源加強免疫或序貫加強免疫接種。
四、疫情監測
(一)關注疫情變化
及時關注學校所在地、全國其他地區疫情形勢變化。一旦學校所在地發生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或疫情風險等級提高,應嚴格執行學校所在地疫情防控要求,立即激活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體系,果斷采取應急處置措施。根據學校所在地疫情防控需要,可暫時停止線下教學。待疫情得到控制後,在師生員工和校園公共衛生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根據學校所在地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的意見,應及時恢複線下教學。
(二)強化監測預警
學校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基礎上,嚴格實施師生員工健康監測、體溫檢測、晨午晚檢和因病缺課(勤)追蹤與登記等措施。師生員工如出現疑似症狀,學生應當及時報告輔導員,教職員工應及時報告所在單位,并立即報校醫院(醫務室),按要求進行處置。
五、應急處置
出現健康碼異常,師生員工應及時向現居住地所在社區報備,按社區工作人員要求完成流調、檢測等轉碼相應程序,将情況及時報告學校。如師生員工中有新冠肺炎确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觸者,學校應當立即啟動應急處置機制,2小時内向所在地疾控機構報告,在屬地衛生健康、疾控部門指導下,采取封閉管理、全員核酸檢測、加強校内活動與場所管控等處置措施,及時安排線上教學。
出現1例及以上校園感染者後,應分别在第1、2、3、7天進行全員核酸檢測。有條件的高校,可及時指導全校師生員工進行抗原檢測,若出現抗原檢測陽性者,需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關人員轉運工作指南的要求,由急救中心轉運至有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配合做好校内傳染源控制和管理,配合疾控機構開展快速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疫情分析研判、科學精準劃定風險區域與風險人員。學校積極配合疾控機構等做好劃定區域和風險場所的先管控、再摸排,有序組織落實風險人員的轉運、隔離管控、核酸檢測、健康監測等措施,根據受污染的狀況和風險程度采取相應的環境和物體表面的預防性消毒、随時消毒和終末消毒,做好校園内垃圾、糞便、污水的收集和無害化處理。
加強應急處置保障,妥善解決師生員工學習、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及時回應合理訴求和關切。
六、病愈返校
師生員工病愈或按期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并按規定完成居家健康監測、核酸檢測結果陰性後方可返校。返校時,學校查驗由具備資質的醫療機構開具的相關證明。
《中小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
(第六版)》
中小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
(第六版)
為全面落實黨中央确定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針政策,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内防反彈,堅持動态清零,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在前五版中小學校疫情防控技術方案基礎上,結合中小學校疫情防控實際和應急處置經驗,指導中小學校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調整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制定本方案。
一、開學準備
(一)組織要求
1.提前籌劃,做好開學準備。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增強疫情防控風險意識,依據當地疫情防控形勢确定開學時間,科學制定開學工作方案、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确保疫情防控措施部署到位、應急預案到位、責任明确到位、人員組織到位、設施完善到位、物資儲備到位、制度落實到位、風險排查到位、檢查督促到位。開學前,連續7天監測師生員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員的健康狀況、中高風險區旅居史及其他異常情況,做好日報告和零報告,周密安排師生員工有序返校。開學前對教職員工進行疫情防控方案和預案專題培訓。
2.恪盡職守,确保工作落實。嚴格落實屬地責任、部門責任、單位責任、家庭和個人責任,學校黨組織書記和校長是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學校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多校址辦學的學校,各校區分别明确疫情防控責任人和聯絡人,明确工作職責,仔細檢查落實情況,确保疫情防控和常規工作有序推進。
3.強化機制,保障防控效果。按照當地疫情形勢和防控規定,在當地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的指導下,動态優化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一地一策”“一校一策”精準防控,落實新冠肺炎等傳染病防控各項措施,完善教育行政部門、衛生健康部門、疾控部門、學校、醫療衛生機構、疾控機構“點對點”協作機制。
4.完善預案,加強應急演練。開學前,學校與公安機關、醫療衛生機構和疾控機構等做好對接,根據疫情形勢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針對性開展疫情防控多場景、實操性應急演練,及時完善工作機制,确保一旦發生疫情,迅速激活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體系,啟動應急處置機制,各環節快速響應和應急措施到位,及時有效應對突發情況。
5.明确要求,保障順利開學。師生員工應按照當地要求配合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本土疫情處置中的核酸檢測要求。開學前,學校保安、保潔、食堂等工作人員要進行核酸檢測,有發熱、幹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症狀時,及時主動前往醫療衛生機構就診。科學研判疫情風險,實施錯峰開學。嚴格落實屬地對從中高風險區及中高風險區所在縣(市、區、旗)的低風險區返校或其他特殊情況師生員工的健康管理要求,返校前須提供48小時内(以出具報告時間為準)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6.加強引導,提升防控能力。學校通過多種形式向師生員工、學生家長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引導師生員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員履行個人防護責任,做好個人防護,堅持科學佩戴口罩,養成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保持社交距離、文明用餐等良好衛生習慣,規律生活,保證充足睡眠、清淡飲食、均衡營養、适量運動。有中高風險區旅居史的師生員工及共同生活居住人員應主動向學校和社區報備,積極配合做好風險排查、核酸檢測等防控措施,落實健康管理規定。
(二)保障要求
7.合理安排,儲備防疫物資。學校根據師生員工數量,結合應急方案做好口罩、消毒用品、洗手液、一次性乳膠手套、非接觸式測溫設備等常用防疫物資儲備,安排專人管理,确保存放安全,注意物品的有效期,科學規範使用。做好消毒劑使用培訓與記錄。在校門口就近設置臨時等候區和隔離觀察室,為入校時出現疑似症狀的人員提供臨時處置場所。
8.應接盡接,推動疫苗接種。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積極配合當地衛生健康、疾控部門,做好符合接種條件适齡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堅持知情、同意、自願原則,鼓勵适齡無接種禁忌人群應接盡接,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基礎免疫接種,對于符合接種條件的18歲以上目标人群進行1劑次同源加強免疫或序貫加強免疫接種。
9.整治環境,保障校園安全。堅持人、物、環境同防,開學前對校園室内外環境實施全面衛生整治,做好垃圾清理,提前做好教室、實驗室、食堂、宿舍、體育運動場所、圖書館、衛生室(保健室)、衛生間等重點場所徹底清潔和通風換氣,對校園内使用的空調通風系統和公共區域物體表面進行清潔和預防性消毒。衛生間應配備足夠的洗手液,保證水龍頭等供水設施正常使用。加強冷鍊食品外包裝、郵件包裹的預防性消毒,合理設置快遞收發點。
10.全面檢查,保障食品安全。落實《教育部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加強學校食堂衛生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體藝廳函〔2021〕38号)要求,開學前對學校食堂及學校飲水設備設施進行檢查、清潔消毒。飲水設備設施應取得行業檢驗、監測合格資質,确保飲用水安全。及時更換已經損壞或陳舊的設備,檢查學校食堂食品原材料的安全性,開學前對食堂員工進行健康體檢,持證上崗。
11.配足人員,确保防疫到位。學校根據有關規定按學生人數足額配備校醫或保健教師,定期對校醫或保健教師及疫情防控相關人員進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公共衛生知識和應急處置流程等培訓,确保開學後學校防疫工作正常開展。
(三)檢查要求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會同衛生健康、疾控等部門加強對校園疫情防控工作的督導檢查,認真排查轄區内學校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立行立改,及時跟蹤整改到位。
二、開學後
(一)重點環節防控
1.入校排查登記。動态精準掌握師生員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員開學前連續7天的健康狀況、旅居史等。對于出現疑似症狀的人員,應當督促其及時就醫、按規定流程處置,不帶病上班、上學。
2.校園出入管理。全面把控所有進出校園通道,實行校園相對封閉管理,做到專人負責、人員登記排查記錄齊全。師生員工進校門需佩戴口罩、核驗身份并檢測體溫。來訪人員還需核驗健康碼,并進行登記,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入校時若出現疑似症狀,應當由專人帶至臨時等候區,按規定流程處置并實施隔離區環境和設備消殺。加強對物品配送人員核查、登記與管理。
(二)入校後防控
3.落實主體責任。按照傳染病防控制度和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壓實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責任,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4.加強健康管理。堅持落實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晨午晚檢制度、因病缺勤缺課追蹤登記制度等,運用信息化手段,嚴格落實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做到傳染病疫情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完善學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員健康狀況和風險接觸信息檔案,充分發揮家校協同作用,築牢家校同防安全防線。做好流感、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水痘、腮腺炎等校園常見傳染病的監測、分析、預警、處置工作。對因病缺勤缺課的師生員工,要密切追蹤診斷結果和病情進展。嚴格執行複課證明查驗制度,做好登記台賬。
5.巡檢重點區域。開展門衛、教室、實驗室、辦公室、食堂、宿舍、體育運動場所、圖書館、衛生室(保健室)、衛生間等重點區域、重點崗位巡查,排查風險,加強整改。做好衛生清潔和消毒消殺工作,定期通風換氣,合理增加高頻接觸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頻次。校園垃圾“日産日清”,分類投放,做好垃圾盛裝容器的清潔消毒和清運登記。
6.保持手衛生。在體育運動場所、食堂、宿舍、衛生間等場所配備足夠的洗手設施并确保運行正常,配備洗手用品。引導師生員工注意個人衛生,做好手衛生,采用正确方法洗手。
7.保障食品安全。加強對食材尤其是冷鍊食品的采購、存儲、加工等環節的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管理,食品等原料從正規渠道采購,保證來源可追溯。規範就餐流程,盡量集中分餐、送餐到班,或錯時、錯峰食堂就餐。做好食堂地面、桌椅和餐(飲)具、炊具清潔消毒和餐餘垃圾無害化處理。采用校外供餐的學校,嚴格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學校校外供餐管理工作的通知》(教體藝廳函〔2022〕27号)要求,校外供餐單位送餐人員進校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健康碼和體溫正常方可進校,送餐時全程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8.加強寄宿管理。寄宿制學生,正常教學期間原則上不得出校。如必須出校,須嚴格履行請假程序,規劃出行路線和出行方式,并告知學生家長。加強宿舍出入管理,憑證出入并測量體溫,嚴禁外來人員入内。加強宿舍清潔消毒和通風換氣,保持衛生間清潔。
9.強化健康教育。學校應按要求配備健康教育教師,開設健康教育課程,将新冠肺炎和校園常見傳染病防控知識與技能等納入健康教育内容,教育學生學習遵守《公民防疫基本行為準則》,掌握傳染病防控基本知識和技能。
10.提供心理支持。學校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面向師生員工提供心理支持服務。健全心理幹預機制,制定受疫情影響人群的心理幹預方案,強化危機識别與幹預意識。加強對師生員工情緒及行為異常的關心關注,對出現心理問題的個體及時幹預。
11.加強近視防控。引導學生養成科學用眼習慣,保持正确讀寫姿勢。教師授課應當合理減少使用電子産品,減少線上教學及作業時間。學校要保證學生體育鍛煉時間,每天不少于1小時體育活動。線上學習時,盡量使用屏幕較大、分辨率較高的電子産品,注意視屏距離,嚴格控制視屏時間。合理安排作息,引導學生科學運動,平衡營養膳食,确保睡眠充足。鼓勵低風險區學生開展足夠時間的戶外活動。
12.做好人員防護。在當地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的支持和保障下,定期組織師生員工開展核酸抽檢,對安保、保潔、食堂等校園工作人員加強健康管理、增加核酸檢測頻次。校(樓)門值守人員、保潔人員和食堂工作人員等工作期間,應當全程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級别口罩,戴一次性手套,食堂工作人員還應當戴帽子和穿工作服并保持清潔,定期洗滌、消毒。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如出現疑似症狀應及時上報和就診。學校所在縣(市、區、旗)範圍内沒有本土疫情的地區,師生上課時可不佩戴口罩。
三、疫情監測
(一)關注疫情變化
及時關注學校所在地、全國其他地區疫情形勢變化。一旦學校所在地發生本土疫情或新冠肺炎疫情風險等級提高,應嚴格執行當地疫情防控要求,立即激活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體系,果斷采取應急處置措施。根據當地疫情防控需要,可暫時停止線下教學。待疫情得到控制後,師生員工和校園公共衛生安全得到切實保障的前提下,根據當地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的意見,應及時恢複線下教學。
(二)強化監測預警
學校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基礎上,嚴格實施師生員工健康監測、體溫檢測、晨午晚檢和因病缺課(勤)追蹤與登記等措施。師生員工如在家期間出現疑似症狀,應當及時到醫院就醫,不得隐瞞病情,學生家長應及時報告班主任,教職員工應及時告知學校,學校做好就醫結果追蹤登記工作。
四、應急處置
一旦學校所在縣(市、區、旗)發生疫情,在當地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保障下,及時組織完成一次全員核酸檢測,後續可根據疫情擴散風險按照屬地檢測要求開展核酸檢測。疫情期間學校食堂工作人員、保潔人員、校(樓)門值守人員等工作人員每周開展核酸檢測,可增加抗原檢測。若出現抗原檢測陽性者,需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關人員轉運工作指南要求做好處置。
規範應急處置,如師生員工中有新冠肺炎确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觸者,學校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2小時内向轄區疾控機構報告,在屬地衛生健康部門、疾控部門和機構指導下,采取封閉管理、全員核酸檢測等處置措施,及時安排線上教學。
校園出現疫情後,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配合疾控部門和機構做好校内傳染源控制和管理、開展快速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疫情分析研判、科學精準劃定風險區域與風險人員。配合疾控部門和機構等做好劃定區域和風險場所的管控、摸排,有序組織落實風險人員的轉運、隔離管控、核酸檢測、健康監測等措施,根據受污染的狀況和風險程度采取相應的環境和物體表面的預防性消毒、随時消毒和終末消毒,做好校園内垃圾、糞便、污水的收集和無害化處理。
學校加強應急處置保障,妥善解決師生員工學習、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及時回應合理訴求和關切。
五、病愈返校
師生員工病愈或按期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并按規定完成居家健康監測與核酸檢測結果陰性後方可返校。返校時,學校要查驗由具備資質的醫療機構開具的相關證明。
《托幼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
(第六版)》
托幼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
(第六版)
為全面落實黨中央确定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針政策,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内防反彈,堅持動态清零,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在前五版托幼機構疫情防控技術方案基礎上,結合托幼機構疫情防控實際和應急處置經驗,指導托幼機構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制定本方案。
一、開園準備
(一)托幼機構的準備
1.重視開園準備。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衛生健康部門和托幼機構增強疫情防控風險意識,根據疫情形勢和所在地疫情防控相關政策要求,做好新冠肺炎和常見傳染病預防工作,做到準備充分、妥善有序開園。
2.落實多方責任。嚴格落實屬地責任、部門責任、單位責任、家庭和個人責任。托幼機構負責人是本單位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開園前須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明确工作職責,細化各項防控措施,對全體教職員工開展防控知識與技能培訓,做好日常症狀監測,及時告知家長入園疫情防控要求,家園共同做好開園準備,仔細檢查落實。
3.堅持聯防聯控。在衛生健康、疾控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指導下,托幼機構應加強與疾控機構、就近定點醫療機構、婦幼保健機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溝通協調,完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教育、衛生健康、疾控、托幼機構和家庭“點對點”協作機制、監測預警與快速反應機制,确保開園前托幼機構疫情防控業務指導、巡查、培訓和聯防聯控全覆蓋。
4.加強應急演練。開園前,托幼機構與屬地醫療機構、疾控機構、公安機關等做好對接,根據疫情形勢,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健全防範和處理機制。針對性開展疫情防控多場景、實操性應急培訓和演練,一旦發生疫情,迅速激活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體系,各環節快速響應和應急措施到位,及時有效應對突發情況。
5.做好物資儲備。做好兒童和成人口罩、洗手液、消毒劑、非接觸式溫度計等防疫物資儲備,專人管理,定期檢查和校對,确保物品在有效期内且存放安全。設置足夠數量的盥洗設施,配備足量的洗手用品。按照标準設立觀察室或臨時隔離室以及應急備用教室,安排專人負責,并針對工作人員做好防控管理。
6.加強環境消毒。落實環境衛生和清潔消毒管理制度,專人負責園内全面清潔消毒工作。開園前,應對園内重點場所、公共用具和空調通風系統進行徹底清潔消毒,做好垃圾清理,對戶外大型玩具、門把手、扶梯扶手等高頻接觸物體表面進行預防性消毒,落實活動室、睡眠室、盥洗室、洗手間等各類生活、保育室内場所及公共場所通風換氣。
7.保障飲食飲水安全。落實《教育部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加強學校食堂衛生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體藝廳函〔2021〕38号)要求,開園前對托幼機構食堂及飲用水設備設施進行徹底檢查和清潔消毒,所有飲用水設備設施均應取得行業監測、檢測合格資質,及時檢查、監測、消毒設備,确保飲用水安全。嚴格規範食材進貨渠道,檢查食品原材料有無過期變質,發現有問題的食品原料要立即銷毀。開園前,對食堂所有員工進行一次健康體檢,持證上崗。
(二)教職員工、家長和幼兒的準備
8.報備健康狀況。按照屬地疫情防控要求,所有教職員工和幼兒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員,提前連續7天開展健康監測和旅居史報告,如實上報園方,配合園方做好開園返園的健康監測。對有疑似症狀的,應當及時就醫,暫緩返園。
9.主動減少聚集。開園前7天,家長做好幼兒看護和防疫物資準備,教職員工和幼兒家庭減少聚集性活動,如需前往公共場所應遵守防控要求,佩戴口罩,勤洗手,做好個人防護。
10.接種新冠疫苗。加大疫苗接種宣傳引導力度,加強托幼機構工作人員疫苗接種。堅持知情、同意、自願原則,倡導3歲以上适齡無接種禁忌幼兒及共同居住人員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11.落實返園要求。低風險區教職員工和幼兒經園方審核健康狀況符合屬地疫情防控要求即可返園。從中高風險區返回,要嚴格落實屬地防控政策,符合條件,方可返園。
(三)加強監督檢查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會同衛生健康、疾控等部門加強對托幼機構疫情防控工作的督導檢查,認真排查轄區托幼機構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立行立改,及時跟蹤整改到位。
二、開園後
(一)托幼機構管理要求
1.重視入園排查。托幼機構實行園内相對封閉管理,嚴格身份核驗,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園。動态精準掌握教職員工和幼兒健康狀況,做好健康監測。入園時,教職員工和幼兒須測體溫,無發熱、幹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疑似症狀方可入園,出現疑似症狀者,須及時就醫,不帶病上班、入園,同時托幼機構要做好健康跟蹤随訪。安排家長錯峰接送幼兒,在園門口設置“1米線”,配備工作人員疏導人流,防止園門口人群聚集。家長接送幼兒不入園,全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2.做好監測預警。按要求配合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本土疫情處置中的核酸檢測,對安保、保潔、食堂等工作人員加強健康管理,合理增加核酸檢測頻次。嚴格落實幼兒晨午晚檢制度。做好缺勤、早退、病假記錄,發現因病缺勤的教職員工和幼兒需及時追訪、登記和上報。
3.加強場所管理。加強活動室、睡眠室、盥洗室、食堂、辦公室、醫務室、衛生間等室内重點場所及公共活動區的管理和消毒,每天至少三次定時通風換氣。定期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消毒,增加水龍頭、門把手、樓梯扶手、床圍欄、玩具、娛樂設施、兒童個人用品等高頻接觸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頻次。在食堂、衛生間和醫務室等場所配備足夠的洗手用品。加強垃圾分類收集、及時清運,做好垃圾盛裝容器的清潔消毒和登記工作。加強對物品配送人員核查、登記與管理,加強冷鍊食品外包裝、郵件快遞預防性消毒。
4.确保膳食營養衛生。加強飲食飲水衛生管理,嚴格執行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嚴控進貨渠道,食品等原料從正規渠道采購,保證來源可追溯。依據幼兒生長發育特點,合理安排膳食,每日提供充足的新鮮果蔬和奶制品,适量的魚、禽、蛋、瘦肉,保證食物種類多樣。
5.強化健康教育。通過多種形式面向教職員工、家長和幼兒開展新冠肺炎和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肺結核、流感、麻疹、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細菌性痢疾等傳染病預防知識的宣傳教育。教會幼兒正确的洗手方法,勤洗手,培養幼兒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6.查驗補種疫苗。配合相關部門逐一查驗幼兒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情況,發現漏種,及時告知家長帶幼兒補種。
7.關注情緒變化。提醒家長關注幼兒作息飲食規律及情緒行為變化。鼓勵配備專業幼兒心理健康教師,通過繪本閱讀、遊戲等方式讓幼兒了解病毒。
(二)教職員工、家長和幼兒管理要求
8.落實個人防護。托幼機構教職工、安保人員、保潔人員和食堂工作人員等在工作期間,應當全程佩戴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級别口罩,采用正确方法洗手,加強手衛生。保潔人員、食堂工作人員在工作期間還應當戴一次性手套,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并保持清潔、定期洗滌與消毒。幼兒在園期間不佩戴口罩。幼兒離園,家長做好幼兒看護,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場所,在園外公共場所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
9.加強近視防控。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安排内容和形式适宜的體格鍛煉,每日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3歲以上幼兒至少1小時的體育活動。引導幼兒養成科學用眼習慣,嚴格控制視屏時間。平衡營養膳食,合理安排作息,确保充足睡眠時間,提高免疫力。
三、疫情監測
(一)關注疫情變化
及時關注托幼機構所在地、全國其他地區疫情形勢變化。一旦所在地區發生本土疫情或新冠肺炎疫情風險等級提高,應嚴格執行當地疫情防控有關要求,立即激活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體系,果斷采取應急處置措施。
(二)強化監測預警
托幼機構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基礎上,嚴格實施教職員工和幼兒健康監測、體溫檢測、晨午晚檢和因病缺勤追蹤與登記等措施。入園前,教職員工、幼兒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員如出現疑似症狀,應當立即報告,采取居家觀察、就醫排查或隔離措施。在園期間,教職員工和幼兒如出現疑似症狀,嚴格按照“點對點”協作機制有關規定,及時到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托幼機構做好就醫結果追蹤登記工作。
四、應急處置
一旦托幼機構所在縣(市、區、旗)出現1例及以上本土感染者,在當地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支持和保障下,及時完成一次全員核酸檢測,後續可根據檢測結果及疫情擴散風險,按照屬地要求開展核酸檢測。
規範應急處置,如教職員工和幼兒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員有新冠肺炎确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觸者,托幼機構應當立即啟動應急處置機制,2小時内向疾控機構報告。托幼機構出現疫情後,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在屬地衛生健康部門、疾控部門和機構指導下,采取封閉管理、全員核酸檢測和暫緩返園等處置措施,配合疾控機構做好傳染源控制和管理、流行病學調查,落實防控措施。
五、病愈返園
教職員工和幼兒病愈或按期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并按規定完成居家健康監測、核酸檢測結果陰性後方可返園。返園時,幼兒園查驗由具備資質的醫療機構開具的相關證明。
來源:呼和浩特廣播電視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