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才是曹植的七步詩?七步詩(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哪個才是曹植的七步詩?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七步詩(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是一個著名的文學家,受到古代很多文人推崇。“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鬥。”說的就是曹植。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曹植又是可悲的。曹植想要出仕,走上政治舞台,但曹丕上位之後,對其他曹魏宗室進行壓制,堤防;後來即位的曹叡繼續壓制曹植。曹植一直沒有實現自己的夢想,是一個很“可憐”的人物。而且曹植還有一件“七步成詩”的轶事:在受到曹丕壓迫的情況下,利用敏銳的文才七步成詩,逃過一劫。這首《七步詩》也被廣泛流傳,為人熟知。不過也有很多人對《七步詩》是否為曹植所作提出了質疑。那麼《七步詩》究竟是不是曹植的作品呢?
曹丕、曹植之争與《七步詩》大家都知道,曹丕和曹植之間曾經對魏世子的位置有過一番争奪。事實上曹昂和曹沖去世,曹彰一心投入到軍事上,最有力的競争者确實是曹丕和曹植。而曹操又不是一個循規蹈矩,非要履行嫡長子繼承者的人物,這就給曹植帶來很大機會。曹植以楊修、丁儀、丁廙、楊俊等人為羽翼,與曹丕競争,還一度威脅到曹丕的地位。
但是曹丕的黨羽更加強大一些,曹丕本身也是嫡長子(曹昂去世,卞夫人成為正室),更具有法理。況且曹植本身存在很大的問題,放浪形骸,他更适合當一個詩人,而非一個政治家。所以曹操最後還是确定曹丕為世子,曹丕上位後,也對曹植的黨羽進行了清算。這種曆史背景為《七步詩》的産生創造條件,其中曹植作為失敗者,同時也是一個大文學家,往往更受到文人的同情。
雖然《七步詩》的故事已經家喻戶曉,但小編還是簡單說一說故事大概。其實《七步詩》的故事有兩種版本。一種是曹丕命令曹植七步成詩,做不出來就要殺害,曹植随口作出《七步詩》,曹丕于是放過曹植;另外一種說法,曹丕和曹植出遊,路上見到兩頭牛打架,一頭牛被頂到井中而死。曹丕便命令曹植百步之間做四十字詩,不能有“牛”、“井”、“鬥”、“死”四個字。曹植先作出《死牛詩》,一百步沒有到,于是又作《七步詩》。當然了,按照這個說法的話,《七步詩》的名字就不恰當了。
《七步詩》是否為曹植所為《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
《太平廣記·俊辯一·曹植》:“魏文帝嘗與陳思王植同辇出遊……诏令賦死牛詩……賦成,步猶未竟。重作三十言自愍詩。”
很多人将《七步詩》收錄在曹植的作品中,也有很多人認為《七步詩》是托名僞作。小編認為,《七步詩》有很大可能并非曹植的手筆。原因有下面幾點:
一、《七步詩》不見于正史,也不見于早期的曹植文集
《七步詩》最原始的來源,就是出自《世說新語》。《世說新語》本身并非正史,而是一本志人小說。而且《世說新語》明顯帶有黑化曹丕的傾向,摻雜很多主觀色彩。不能說《世說新語》沒有史料價值,但顯然不如正史。
另外很多古籍中都記載《七步詩》一事,比如上面所說的《太平廣記·俊辯一·曹植》、《初學記·帝戚·王·事對》、《昭明文選·行狀·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太平禦覽·文部十六·思疾》(當然也有可能有别的典籍,但小編隻能找到這幾部),其中除《太平禦覽·文部十六·思疾》沒有明确說明出自《世說新語》,其餘典籍中都标注來源,就是《世說新語》。而早期的唐宋時期的曹植文集中并沒有收錄《七步詩》。所以從史料最原始的來源上來看,《七步詩》是否為曹植所作,是很值得質疑和商榷的事情的。
二、《世說新語》中的錯誤之處
既然《世說新語》是最原始的史料,我們分析《世說新語》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判斷《七步詩》的真僞。而《世說新語》中有一個說法是錯誤的。
《世說新語》中是這樣說的:“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文帝就是魏文帝曹丕,東阿王就是曹植。我們來看看《三國志·任城陳蕭王傳》中記載的曹植封王的經曆。
黃初三年(即公元222年),曹植封鄄城王。
黃初四年(公元223年),曹植徙封雍丘王。
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曹植徙封浚儀王。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曹植徙封雍丘王。
太和三年(公元229年),曹植徙封東阿王。
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曹植徙封陳王。
其中黃初是曹丕的年号,太和是曹叡的年号。《世說新語》中稱呼曹植為“東阿王”,顯然是不正确的。因為曹植被封東阿王至少是太和三年之後,曹丕早就去世了。另外《世說新語·尤悔》中記載曹丕毒殺曹彰一事中,也出現了相同的錯誤。可見曹丕毒殺曹彰的事情可信度也比較低。
《世說新語·尤悔》:“文帝以毒置諸棗蒂中……須臾,遂卒。複欲害東阿。”
三、《七步詩》不符合曹植文風以及不合邏輯
相對于前兩個理由而言,這個理由就有點帶有主觀傾向了。小編也不保證完全正确,僅供參考而已。首先是《世說新語》中記錄的《七步詩》的内容。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可以看到《七步詩》感情真摯,比喻巧妙,但文風上樸實無華,沒有過多修飾。這與曹植其他作品有一定區别。曹植的文風是“詞彩華茂”、形骨兼備。為了在主觀中尋求更多客觀性,小編采取兩篇曹植作品的一部分,一篇是早期優遊時期創作的《銅雀台賦》;一篇是後期抑郁、悲憤時期的《贈白馬王彪》,應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曹植的行文風格。而無論早期還是後期的作品,都與《七步詩》有一定區别。
《銅雀台賦》:“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
《贈白馬王彪》:“大谷何寥廓,山樹郁蒼蒼。霖雨泥我塗,流潦浩從橫。”
另外從邏輯上也不恰當。曹丕、曹叡兩朝實行壓制、控制藩國的政策,已經将曹植牢牢控制起來,曹植不會對曹丕造成一點威脅;曹丕即使攜帶私怨,也不會用這樣“幼稚”的手段,從而打擊自己的名望。何況曹植寫《銅雀台賦》時“援筆立成”,顯示出非常高超且敏銳的文才,當時曹丕也在場,深知這一點。如果曹丕真想殺死曹植,怎麼會用這種用文學刁難曹植的方法呢?
小結綜合以上幾點,小編認為《七步詩》有很大可能不是曹植所寫,而是後人托名僞作。由于《世說新語》的收錄,以及《三國演義》的推波助瀾,讓《七步詩》成為家喻戶曉的文學作品。加上曹丕和曹植的舊怨以及曹丕對曹植黨羽的清洗,讓《七步詩》更加深入人心,容易被人們所接受。後來《七步詩》被收錄到曹植文集中,大概就是這個原因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世說新語》、《太平廣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