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第一章建設工程質量管理制度和責任體系,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建設工程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第一章建設工程質量管理制度和責任體系
⑴已經辦理該建築工程用地批準手續⑵依法應當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已經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⑶需要拆遷的,其拆遷進度符合施工要求⑷已經确定施工企業⑸有滿足施工需要的資金安排,施工圖紙及技術資料⑹有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具體措施。
⑴完成建設工程設計和合同約定的各項内容⑵有完整的技術檔案和施工管理資料⑶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的進場試驗報告⑷有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理等單位分别簽署的質量合格文件⑸有施工單位簽署的工程保修書。
⑴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⑵工程竣工驗收報告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有規劃,環保等部門出具的認可文件或者準許使用文件⑷法律規定應當有消防部門出具的對大型的人員密集場所和其他特殊建設工程驗收合格的證明文件⑸施工單位簽署的工程保修書。
⑴國家重點建設工程⑵大中型公用事業工程⑶成片開發建設的住宅小區工程⑷利用外國政府或者國際組織貸款,援助資金的工程。
⑴應當在施工前就審查合格的施工圖設計文件,組織設計人員向施工及監理單位做出詳細說明⑵組織設計人員解決施工中出現的設計問題。不得在違反強制性标準或不滿足設計要求的變更文件上簽字⑶應當組織設計人員參加建築工程竣工驗收,驗收合格後在相關驗收文件上簽字⑷應當參與建設工程質量事故分析,并對因設計造成的質量事故,提出相應的技術處理方案。
第二章ISO質量管理體系及卓越績效模式
⑸改性基本内容:①需求的變化要求組織不斷改進②組織的目标應是實現持續,以求與顧客需求相适應③持續改進的核心是提高有效性和效率,實現質量目标
⑴策劃與準備主要工作包括:①貫标決策,統一思想②教育培訓,統一認識③成立班子,明确任務④編制工作計劃,環境與風險評價。
最高管理者要統一各管理層的思想認識,确定質量方針和質量管理目标。
監理單位的決策層,管理層和執行層分别進行培訓。
⑵質量管理體系總體設計主要工作包括:①确定質量方針,目标②過程适用性評價和體系覆蓋範圍确定③組織結構調整方案。
質量方針是由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正式發布的該組織總的質量宗旨和方向,質量目标是指組織在質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質量方針的建立為組織确定了未來發展的藍圖,也為質量目标的建立和評審提供了框架。
⑴質量手冊是監理單位内部質量管理的綱領性和行動準則,闡明監理單位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标。
⑵程序文件是質量手冊的支持性文件,在質量手冊和作業文件間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⑶作業文件是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是對具體的作業活動給出的指示性文件。
質量管理體系運行與改進階段需完成的主要任務有:①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宣貫②運行,建立記錄③糾正措施④内部審核⑤管理評審
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概括為:全面貫徹,行為到位,适時管理,适中控制,有效識别,不斷完善。
行為到位含義包括:文件規定到位,過程控制到位,方針目标管理到位和持續改進到位。
管理評審的目的:①對現行的質量管理體系能不适應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标做出正式的評價②質量管理體系與組織的環境變化的适宜性做出評價③調整質量管理體系結構,修改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使質量管理體系更加完整有效,持續改進。
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總監理工程師簽發開工令:①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已完成②施工組織設計已由總監理工程師簽認③施工單位現場質量,安全生産管理體系已建立,管理及施工人員已到位,施工機械具備使用條件,主要工程材料已落實④進場道路及水,電,通信等已滿足開工要求。
材料進場必須有出廠合格證,生産許可證,質量保證書和使用說明書。
總監理工程師應組織專業監理工程師對工程變更費用及工期影響做出評估并組織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等共同協商确定工程變更費用及工期變化,會簽工程變更單。
卓越績效評價準則的結構模式:①領導作用②戰略③過程管理④測量,分析與改進⑤資源⑥以顧客和市場為中心⑦結果
系統中将這七個方面分為三個層次,即基本要求,總體要求和多項要求。
不同點:⑴導向不同⑵驅動力不同⑶評價方式不同⑷關注點不同⑸目标不同⑹責任人不同⑺對組織的要求不同。
第三章建設工程質量的統計分析和試驗檢測方法
⑴描述數據集中趨勢的特征值:①算術平均數②樣本中位數
⑵描述數據離散趨勢的特征值:①極差②标準偏差③變異系數
②計數型抽樣檢驗:⒈一次抽樣檢驗(N,n,C)⒉二次抽樣檢驗(N,n1,n2,C1,C2)⒊多次抽樣檢驗
⒈一次抽樣檢驗:當d≤C時,則判定該批産品合格;當d>C時,則判定該批産品不合格。
⒉二次抽樣檢驗:⑴若d1≤C1時,判定該批産品合格;⑵若d1>C2時,判定該批産品不合格;⑶若C1<d1≤C2,不能判斷是否合格,若d1+d2≤C2,判定該批産品合格;d1+d2>C2,判定該批産品不合格。
⑴調查表法:利用專門設計的統計表對質量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粗略分析質量狀态的一種方法。
⑵分層法:将調查收集的原始數據,根據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質進行分組,整理的分析方法。可以更深入地發現和認識質量問題的原因。(最基本的一種方法)
采用的分層标志有:①按操作班組或操作者分層②按使用機械設備型号分層③按操作方法分層④按原材料供應單位,供應時間或等級分層⑤按施工時間分層⑥按檢查手段,工作環境等分層。
⑶排列圖法:利用排列圖尋找影響質量主次因素的一種有效方法,又叫帕累托圖或主次因素分析圖(A類主要因素0%~80%,B類次要因素80%~90%,C類一般因素90%~100%)
排列圖的應用:①按不合格點的内容分類,可以分析處造成質量問題的薄弱環節②按生産作業分類,可以找出生産不合格品最多的關鍵過程③按生産班組或單位分類,可以分析比較各單位技術水平和質量管理水平④将采取提高質量措施前後的排列圖對比,可以分析措施是否有效⑤此外還可以用于成本費用分析,安全問題分析等。
⑷因果分析圖:利用因果分析圖來系統整理分析某個質量問題與其産生原因之間關系的有效工具,稱為特性要因圖,樹枝圖或魚刺圖
繪制和使用因果分析圖時注意的問題:⑴集思廣益⑵制定對策
⑸直方圖法:将收集到的質量數據進行分組整理,繪制成頻數分布直方圖。
直方圖的觀察與分析:⑴絕壁型:數據收集不正常,可能有意識地去掉下限以下的數據,或是在檢測過程中存在某種人為因素影響所造成。⑵雙峰型:兩種不同方法或兩台設備或兩組工人進行生産,然後把兩方面數據混在一起整理産生⑶孤島型;原材料發生變化,或者臨時他人頂班作業造成的⑷左右緩坡型:由于操作中對上限或下限控制太嚴造成的⑸折齒型:由分組組數不當或者組距确定不當出現的直方圖。
⑹控制圖法:描述生産過程中産品質量波動狀态的圖形。
控制圖的用途:①過程分析②過程控制
(排列圖,直方圖是靜态分析法;控制圖是動态分析圖)
控制圖按用途分類:①分析用控制圖②管理(或控制)用控制圖(一般都是把分析用控制圖的控制界限延長作為管理用控制圖的控制界限,并按一定的時間間隔取樣,計算,打點,根據質量點分布情況,判斷生産過程是否有異常原因影響)
控制圖數據特點分類:①計量值控制圖②計數值控制圖
當控制圖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質量點幾乎全部落在控制界限之内;二是控制界限内的質量點排列沒有缺陷。如果質量點的分布不滿足其中任何一條,都判斷生産過程為異常
質量點幾乎全部落在控制界限之内,是指應符合三個要求:①連續25點以上處于控制界限内②連續35點中僅有1點超出控制界限③連續100點中不多于2點超出控制界限。
質量點排列沒有缺陷:①鍊,出現五點鍊,應注意生産過程發展狀況。出現六點鍊,應開始調查原因。出現七點鍊,應判定工序異常,需要采取處理措施。
②多次同側。下列情況說明生産過程已出現異常:在連續11點中有10點在同側;在連續14點中有12點在同側;在連續17點中有14點在同側;在連續20點中有16點在同側。③趨勢或傾向。連續7點或7點以上上升或下降排列,判定生産過程有異常因素影響,要立即采取措施。④周期性變動。⑤接近控制界限。判定異常:連續3點至少有2點接近控制界限;連續7點至少有3點接近控制界限;連續10點至少有4點接近控制界限。(分析用控制圖是靜态的,而管理用控制圖是動态的。)
⑺相關圖法:用來顯示兩種質量數據之間關系的一種圖形。質量數據之間關系多屬相關關系,一般有三種類型:①質量特征和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②質量特性和質量特性之間的關系③影響因素和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
檢驗内容:産品出廠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進場複驗報告。
主要力學試驗包括:拉力試驗(屈服強度,抗拉強度,伸長率);彎曲性能(冷彎試驗,反複彎曲試驗)。
物理及力學性能:①屈服強度②抗拉強度③伸長率④彎曲性能⑤重量偏差檢驗。
抗震鋼筋伸長率:①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少于1.25②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标準值的比值不應大于1.30③最大力下總伸長率不應小于9%。
同一廠家,同一類型的成型鋼筋,不超過30t為一批,每批随機抽取3個成型鋼筋。
①坍落度:試驗範圍,适用骨料最大公稱粒徑不大于40mm,坍落度不少于10mm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測定。
第四章建設工程勘察設計階段質量管理
⑴可行性研究勘察目的:通過搜集,分析已有資料,進行現場踏勘。
⑵工業,交通,能源,農林,市政等專業建設項目分:①初步設計②施工圖設計
6.工程初步設計質量管理服務的主要工作内容:⑴設計單位選擇⑵起草設計任務書⑶起草設計合同⑷質量管理組織⑸設計成果審查
⑷質量管理組織:①協助建設單位組織對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工程應用的專項技術論證與調研。②協助建設單位組織專家對設計成果進行評審③協助建設單位向政府有關部門報審有關工程設計文件,并應根據審批意見督促設計單位完善設計成果。
⑸設計成果包括:①設計方案②初步設計③評估報告
①設計方案:⒈總體方案評審⒉專業設計方案評審⒊設計方案審核
②初步設計:⒈審核設計項目的完整性,項目是否齊全,有無遺漏項⒉設計基礎資料可靠性以及設計标準,裝備标準是否符合預定要求⒊重點審查總平面布置,工藝流程,施工進度能否實現⒋總平面布置是否充分考慮方向,風向,采光,通風等要素⒌設計方案是否全面,經濟評價是否合理。
③評估報告:⒈設計工作概況⒉設計深度,與設計标準的符合情況⒊設計任務書的完成情況⒋有關部門審查意見的落實情況⒌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第五章建設工程施工質量控制和安全生産管理
⑴工程項目施工質量驗收标準
⑵有關工程材料,半成品和構配件質量控制方面的專門技術法規性依據
⑶控制施工作業活動質量的技術規程:凡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工程,事先應進行試驗,并應有權威性技術部門的技術鑒定書及有關的質量數據,指标;如果拟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不符合現行強制性标準規定的,應當有拟采用單位提請建設單位組織專題技術論證,報批準标準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審定。
總監理工程師應在開工日期7天前向施工單位發出工程開工令。總監理工程師組織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施工單位報送的開工報審表及相關資料,并對開工應具備的條件進行逐項審查,全部符合要求時簽署審查意見,報建設單位得到批準。
18.巡視:項目監理機構應安排監理人員對工程施工質量進行巡視。巡視包括的内容⑴施工單位是否按工程設計文件,工程建設标準和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施工。⑵使用的工程材料,構配件和設備是否合格⑶施工現場管理人員,特别是施工質量管理人員是否到位⑷特種作業人員是否持證上崗(①建築架子工②建築電工③建築起重信号司索工④建築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⑤高處作業吊籃安裝拆卸工⑥建築起重機械司機⑦焊接切割操作工)
19.施工項目技術負責人應負責項目施工樣闆引路,組織項目相關人員編制引路方案,并經項目監理審批,報項目監理機構批準後實施。工程樣闆包括:①材料樣闆②加工樣闆③工序樣闆④裝修樣闆
20.下列項目必須設立樣闆:⑴材料,設備的型号,訂貨必須驗收樣闆,并經建設單位和項目監理機構确認⑵現場成品,半成品加工前,必須先做樣闆,根據樣闆質量的标準進行後續大批量的加工和驗收⑶結構施工時每道工序的第一闆塊,應作為樣闆,并經過項目監理機構和設計代表和施工項目部的三方驗收後,方可大面積施工⑷在裝修工程開始前,要先做出樣闆間,樣闆間應達到竣工驗收的标準,并經建設單位,項目監理機構,設計代表和施工項目部四方驗收合格後,方可正式施工。
21.旁站人員的主要職責:⑴檢查施工單位現場質檢人員到崗,特殊工種人員持證上崗及施工機械,建築材料準備情況⑵在現場監督關鍵部位,關鍵工序的施工執行施工方案以及工程建設強制性标準情況⑶核查進場建築材料,構配件,設備和商品混凝土的質量檢驗報告等,并可在現場監督施工單位進行檢驗或者委托具有資格的第三方進行複驗⑷做好旁站,保存旁站原始資料。
22.完成取樣後,施工單位取樣人員應在試樣或其包裝上做出标識,封志。标識,封志應标明:①工程名稱②取樣部位③取樣日期④樣品名稱⑤樣品數量等信息,并由見證取樣的監理人員和施工單位取樣人員簽字。
23.實施見證取樣的要求:⑴實驗室要具有相應的資質并進行備案,認可⑵負責見證取樣的監理人員要具有材料,試驗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并經培訓考核合格,且要取得見證人員培訓合格證書⑶施工單位從事取樣的人員一般應由實驗室人員或專職質檢人員擔任⑷實驗室出具的報告一式兩份,分别由施工單位和項目監理機構保存,并作為歸檔材料,是工序産品質量評定的重要依據⑸見證取樣的頻率,國家或地方主管部門有規定的,執行相關規定;施工承包合同中如有明确規定的,執行施工承包合同的規定⑹見證取樣和送檢資料必須真實,完整,符合相關規定。
24.公路工程檢驗試驗分為:①驗證試驗②标準試驗③工藝試驗④抽樣試驗⑤驗收試驗
25.項目監理中心實驗室進行平行檢驗試驗的是①驗證試驗②标準試驗③抽樣試驗
26.預留鋼筋的中心位置允許偏差為5mm内
27.箍筋的末端應按設計要求做彎鈎;對一般結構構件,箍筋彎鈎的彎折角度不應小于90度;對有抗震設防專門要求的結構構件,箍筋鈎的彎折角度不應小于135度;拉筋的末端應按設計要求做彎鈎;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合格點率應達到90%及以上;現澆結構模闆安裝的表面平整度偏差為5mm,預制構件模闆安裝的表面平整度偏差為3mm;柱,牆混凝土設計強度高于梁,闆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時,應在交界區域采取分隔措施,分隔位置應在低強度等級的構件中,且距高強度構件邊緣不應小于500mm;一級探傷比例為100%,二級探傷比例為20%。
28.粗糙面的面積不宜小于結合面的80%,預制闆的粗糙面凹凸深度不應小于4mm;預制梁端,預制牆端的粗糙面凹凸深度不應小于6mm;鍵槽應均勻布置,鍵槽深度一般在30mm左右;防水層平均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設計厚度的85%;浴室牆面的防水層不得低于1800mm.
29.水泥進場時,必須附有水泥生産廠的質量證明書;水泥的強度,安定性,凝結時間和細度,應分别按相應标準規定進行檢驗;鋼筋混凝土結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嚴禁使用含有氯化物的水泥;為能及時得知水泥強度,可按現行行業标準預測水泥28d強度
審查方法:檢查水泥①産品合格證,水泥廠②出廠合格證和制備廠進行③複驗報告
★項目監理機構簽發暫停令的情形之一:⑴建設單位要求暫停施工且工程需要暫停施工的⑵施工單位未經批準擅自施工或拒絕項目監理機構管理的⑶施工單位未按審查通過的工程設計文件施工的⑷施工單位違反工程建設強制性标準的⑸施工存在重大質量,安全事故隐患或發生質量,安全事故的。
總監理工程師在簽發工程暫停令時,可根據停工原因的影響範圍和影響程度,确定停工範圍
對于建設單位要求停工且工程需要暫停施工的,應重點記錄施工單位人工,設備在現場的數量和狀态;對于因施工單位原因暫停施工的,應記錄直接導緻停工發生的原因。
簽發工程複工令:項目監理機構收到施工單位報送的工程複工報審表及有關材料後,應對施工單位的整改過程,結果進行檢查,驗收,符合要求的,總監理工程師應及時簽署審批意見,并報建設單位批準後簽發工程複工令,施工單位接到工程複工令後組織複工。
⑴總監理工程師組織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施工單位提出的工程變更申請,提出審查意見。對涉及工程設計變更,應由建設單位轉交原設計單位修改工程設計文件。必要時,項目監理機構應建議建設單位組織設計,施工等單位召開論證工程設計文件修改方案的專題會議。
⑵總監理工程師組織專業監理工程師對工程變更費用及工期影響做出評估。
⑶總監理工程師組織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等共同協商确定工程變更費用及工期變化,會簽工程變更單
⑷項目監理機構根據批準的工程變更文件監督施工單位實施工程變更。
⑴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專項施工方案應當由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核簽字,加蓋單位公章,并由總監理工程師審查簽字,加蓋執業印章後方可實施。危大工程實行分包并由分包單位編制專項施工方案的,專項施工方案應當由總承包單位技術負責人及分包單位技術負責人共同審核簽字并加蓋單位公章
⑵專項施工方案的論證審查:專家論證前專項施工方案應當通過施工單位審核和總監理工程師審查;專家應當從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建立的專家庫中選取,符合專業要求且人數不得少于5名;專項施工方案經論證需修改後通過的,施工單位應當根據論證報告修改完善後,重新履行審查的程序;專項施工方案經論證不通過的,施工單位修改後應當規定重新組織專家論證。
⑴專項施工方案實施前,編制人員或者項目技術負責人應當向施工現場管理人員進行方案交底;施工現場管理人員應當向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由雙方和項目專職安全生産管理人員共同簽字确認。
⑵應當嚴格按照專項施工方案組織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專項施工方案
⑶應當對危大工程施工作業人員進行登記,項目負責人應當在施工現場履職;項目專職安全生産管理人員應當對專項施工方案實施情況進行現場監督,對未按照專項施工方案施工的,應當要求立即整改,并及時報告項目負責人,項目負責人應當及時組織限期整改。
應當按照規定對危大工程進行施工監測和安全巡視,發現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應當立即組織作業人員撤離危險區域。
⑷應當将專項施工方案及審核,專家論證,交底,現場檢查,驗收及整改等相關資料納入檔案管理。
⑸應當在施工現場顯著位置公告危大工程名稱,施工時間和具體責任人員,并在危險區域設置安全警示标志。
⑴應當結合危大工程專項施工方案編制監理實施細則。并對危大工程施工實施專項巡視檢查
⑵發現施工單位未按照專項施工方案施工的,應當要求其進行整改;情節嚴重的,應當要求其暫停施工,并及時報告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應當及時報告建設單位和工程所在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
⑶應當将監理實施細則,專項施工方案審查,專項巡視檢查,驗收及整改等相關資料納入檔案管理
對于按照規定需要驗收的危大工程,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應當組織相關人員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的,經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及總監理工程師簽字确認後,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
危大工程驗收合格後,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現場明顯位置設置驗收标識牌,公示驗收時間及責任人員
第六章建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和保修
⑴單位工程:具備獨立施工條件并能形成獨立使用功能的建築物或構築物。劃分原則:
①具備獨立施工條件并能形成獨立使用功能的建築物或構築物為一個單位工程。如:一棟教學樓,辦公樓,傳達室,某城市的廣播電視搭等
②對于規模較大的單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獨立使用功能的部分劃分為一個子單位工程
⑵分部工程的劃分
①可按專業性質,工程部位确定
②當分部工程較大或較複雜時,可按材料種類,施工特點,施工程序。專業系統及類别将分部工程劃分為若幹子分部工程
⑶分項工程的劃分:分項工程可按主要工種,材料,施工工藝,設備類别進行劃分
⑷檢驗批的劃分
指按相同的生産條件或按規定的方式彙總起來供抽樣檢驗用,由一定數量樣本組成的檢驗體。按工程量,樓層,施工段,變形縫進行劃分
②相關專業驗收規範未涵蓋的分項工程和檢驗批,可由建設單位組織監理,施工等單位協商确定。
⑴同一項目中由相同施工單位施工的多個單位工程,使用同一生産廠家的同品種,同規格,同批次的材料,構配件,設備⑵同一施工單位在現場加工的成品,半成品,構配件用于同一項目中的多個單位工程⑶在同一項目中,針對同一抽樣對象已有檢驗成果可以重複利用
錯判概率α是指合格批被判為不合格批的概率,即合格批被拒收的概率
漏判概率β是指不合格批被判為合格批的概率,即不合格批被誤收的概率
檢驗批應由專業監理工程師組織①施工單位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②專業工長等進行驗收。檢驗批驗收包括①資料檢查②主控項目③一般項目
檢驗批質量驗收合格符合下列規定:⑴主控項目的質量經抽樣檢驗均應合格⑵一般項目的質量經抽樣檢驗合格。當采用計數抽樣時,合格點率應符合有關專業驗收規範的規定,且不得存在嚴重缺陷⑶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據,質量驗收記錄
檢驗批質量驗收合格規定,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内容:
⑴主控項目的質量經抽樣檢驗均應合格。主控項目是指建築工程中對安全,節能,環境保護和主要使用功能起決定性作業的檢驗項目
⑵一般項目的質量經抽樣檢驗合格。當采用計數抽樣時,合格點率應符合有關專業驗收規範的規定,且不得存在嚴重缺陷。
如有關專業驗收規範無明确規定時,可采用一次抽樣方案,也可由建設單位,設計,監理,施工等單位根據檢驗對象的特征協商采用二次抽樣方案。
⑶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據,質量驗收記錄
⑴預驗收:總監理工程師應組織各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施工單位報送的相關竣工資料,并對工程質量進行竣工預驗收;項目監理機構應編寫工程質量評估報告,并應經總監理工程師和監理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核簽字後報建設單位;竣工預驗收合格後,由施工單位向建設單位提交工程竣工報告和完整的質量控制資料,申請建設單位組織工程竣工驗收;工程竣工預驗收由總監理工程師組織,各專業監理工程師參加,施工單位項目監理,項目技術負責人等參加,其他各單位人員可不參加;建設單位組織單位工程質量驗收時,分包單位負責人應參加驗收
⑵驗收:建設單位收到工程竣工報告後,應由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組織監理,施工,設計,勘察等單位項目負責人進行單位工程驗收;工程質量符合要求的,總監理工程師應在工程竣工報告中簽署驗收意見
⑴所含分部工程的質量均應驗收合格⑵質量控制資料應完整⑶所含分部工程中有關安全,節能,環境保護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檢驗資料應完整⑷主要使用功能的抽查結果應符合相關專業質量驗收規範的規定⑸觀感質量應符合要求
單位工程質量竣工驗收記錄由施工單位填寫,驗收結論由監理單位填寫;綜合驗收結論經參加驗收各方共同商定,由建設單位填寫,應對工程質量是否符合設計文件和相關标準的規定要求及總體質量水平做出評價。
項目檢查點中有1處或多于1處“差”可評價為“差”,有60%及以上的檢查點“好”可評價為“好”,其餘情況可評價為“一般”
⑴經返工或返修的檢驗批,應重新進行驗收。其中,對于嚴重的質量缺陷應重新施工;一般的質量缺陷可通過返修,更換予以解決,允許施工單位在采取相應的措施後重新驗收。
⑵經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檢測鑒定能夠達到設計要求的檢驗批,應予以驗收。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某檢驗批的材料試塊強度不滿足設計要求時
⑶經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檢測鑒定達不到設計要求,但經原設計單位核算認可能夠滿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檢驗批,可予以驗收
⑷經返修或加固處理的分項分部工程,滿足安全及使用功能要求時,可按技術處理方案和協商文件的要求予以驗收
⑸經返修或加固處理仍不滿足安全或重要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及單位工程,嚴禁驗收
⑹工程質量控制資料應齊全完整。當部分資料缺失時,應委托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按有關标準進行相應的實體檢驗或抽樣試驗
第七章建設工程質量缺陷及事故處理
1.質量缺陷分為:⑴施工過程中質量缺陷⑵永久質量缺陷
⑴施工過程中質量缺陷:①可整改質量缺陷②不可整改質量缺陷
⑴違背基本建設程序:如未搞清地質情況就倉促開工;邊設計,邊施工;無圖施工;不經竣工驗收就交付使用等
⑵違背法律法規:無證設計,無證施工;越級施工;轉包,挂靠;工程招标投标中的不公平競争;超常的低價中标;非法分包,擅自修改設計等
⑶設計差錯:如盲目套用圖紙,采用不正确的結構方案,計算簡圖與實際受力情況不符,荷載取值過小,内力分析有誤。
⑸施工與管理不到位:不按圖施工或未經設計單位同意擅自修改設計
⑵有關合同及合同文件:工程承包合同;勘察合同;設計合同;設備與器材購銷合同;監理合同;基坑檢測合同
⑶質量事故的實況資料:要搞清質量事故的原因和确定處理對策,首先要掌握質量事故的實際情況。有關質量事故實況資料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①施工單位的質量事故調查報告②項目監理機構所掌握的質量事故相關資料
⑵項目監理機構要求施工單位進行質量事故調查,分析質量事故産生的原因,并提交質量事故調查報告
⑶根據施工單位質量調查報告或質量事故調查組提出的處理意見,項目監理機構要求相關單位完成技術處理方案。質量事故技術處理方案一般由施工單位提出,經原設計單位同意簽認,并建設單位批準。對于涉及結構安全和加固處理等的重大技術處理方案,一般由原設計單位提出,必要時,應要求相關單位組織專家論證,以确保處理方案可靠,可行,保證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
⑷技術處理方案經相關各方簽認後,項目監理機構應要求施工單位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項目監理機構對處理過程進行跟蹤檢查,對處理結果進行驗收。必要時應組織有關單位對處理結果進行鑒定
⑸質量事故處理完畢後,具備工程複工條件時,施工單位提出複工申請,項目監理機構應審查施工單位報送的工程複工報審表及有關資料,符合要求後,總監理工程師簽署審核意見,報建設單位批準後,簽發工程複工令。
⑹項目監理機構應及時向建設單位提交質量事故書面報告,并應将完整的質量事故處理記錄整理歸檔。
工程質量事故處理的基本方法包括工程質量事故處理方案的确定及工程質量事故處理後的鑒定驗收。
其一般處理原則是:正确确定事故性質,是表面性還是實質性,是結構性還是一般性,是迫切性還是可緩性;正确确定範圍
處理基本要求是: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滿足建築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技術可行,經濟合理
工程質量事故處理方案的确定,要以分析事故調查報告中事故原因為基礎,結合實地勘察成果,并盡量滿足建設單位的要求
⑶不做處理:①不影響結構安全和正常使用②有些質量缺陷,經過後續工序可以彌補③經法定檢測單位鑒定合格④出現的質量缺陷,經檢測鑒定達不到設計要求,但經原設計單位核算,仍能滿足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
⑴檢查驗收⑵必要的鑒定⑶驗收結論
第八章設備采購和監造質量控制
設備招标采購一般用于大型,複雜,關鍵設備和成套設備及生産線設備的采購
對設備訂貨合同中技術标準,質量标準等内容進行審查把關,具體内容包括:
⑴掌握設計對設備提出的要求⑵參加對設備供貨制造廠商或投标單位的考察,提出建議,與建設單位和相關單位一起做出考察結論⑶協助建設單位進行綜合比較,對設備的制造質量,使用壽命和成本,維修的難易及設備的供應,安裝調試組織,以及投标單位的生産管理,技術管理和企業的信譽等做出評價⑷協助建設單位進行設備采購合同談判,并應協助簽訂設備采購合同⑸協助建設單位向中标單位或設備供貨廠商移交必要的技術文件
⑴駐廠監造:對于特别重要的設備,監理單位可以采取駐廠方式進行監造。駐廠監造人員應及時了解設備制造質量的真實情況,負責審批設備制造工藝方案,實施過程控制,進行質量檢查與控制,同時對出廠設備簽署相應的質量證明文件。
⑵巡回監控:對某些設備(制造周期長的設備),可采用巡回監控方式。質量控制的主要任務是督促制造廠商不斷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審查設備制造生産計劃和工藝方案,監督檢查主要材料進廠使用的質量控制,複核專職質檢人員質量檢驗的準确性,可靠性。
⑶定點監控:通過對影響設備制造質量的諸多因素設置質量控制點,以做好預控及技術複核,從而實現設備制造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⑷對設計變更的處理:在設備制造過程中,如因設備訂貨方,原設計單位,監造單位或設備制造單位需要對設備的設計提出修改時,應由原設計單位出具書面設計變更通知或變更圖,并由總監理工程師組織項目監理機構審查設計變更及協調因變更引起的費用增減和制造工期的變化。設計變更應得到建設單位的同意,各方會簽後方可實施,設計變更不得降低設備質量
⑴設備制造單位質量管理檢查資料⑵設備制造依據及工藝資料⑶零部件加工檢查驗收資料 ⑷設備制造材料的質量記錄
①⑴,②⑵,③⑶,④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