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真實地呈現了語言研究的重要方式:互動,并從最簡單的概念開始研究。
NO.524
《降臨》 80分
觀影地點:百老彙影城國瑞城店
觀影人數:20人
早在登陸全國院線前,《降臨》就狂攬各大國際電影獎項,一共獲得超過160次提名,近30個獎項,爛番茄新鮮度94%,Metacritic得分81。驚人的數字讓此片成為毋庸置疑的“沖奧”種子選手,被不少外媒評價為近年最值得一看的科幻片。
《降臨》根據美國當代華裔科幻作家特德·姜的短篇小說《你一生的故事》改編。原作曾摘下國際科幻小說界雙獎——星雲獎與斯特金獎。《降臨》的主線故事依舊着眼于人類與外星生物的“第三類接觸”,但與其他科幻作品不同的是,它以語言學家為主角,着力于講述雙方語言方面的交流。
撰文/周慧曉婉、C塵
用語言學講科幻,不常見!
無論放在科幻電影乃至電影的語境下,《降臨》的語言學視角本身就足夠新鮮。影片甚至給外星生物創造了一套全新的語言系統——盡管不完整,團隊也聲明這隻是“藝術”,而非真正的“語言”。劇組專門尋求到拍攝地加拿大的麥吉爾大學語音學教授摩根·桑德瑞格協助,研發出鲸魚的歌聲混合老虎的吼聲,再加上其他雜音的“新語言”。但這種聲音類似于低頻率的動物鳴叫,很難辨出其所以然,因此主人公路易斯與外星生物的交流由“語言”轉向更視覺化的“文字”。
片中外星生物使用的“水墨畫圓環”文字,在原作小說中并沒有具體描繪,這可以說是電影團隊的創舉。文字由設計師帕特裡斯夫婦畫出基本外形,再由編碼專家史蒂芬·沃夫曼與他的兒子制定出具體的傳達方法。劇組特意為外星語言編撰了一本“簡符全書”,其中包含超過一百種可用的簡寫符号,而影片呈現了其中的七十一種。從電影設定上來看,環狀的文字設計非常符合外星人“時間是非線性的”認知。擔任影片語言顧問的傑西卡教授表示,“電影中語言學家拆解外星文的方法與現實中分析人類語言的方法相似,大家都是根據模型分析,電影最貼切真實的地方在于它強調語言學習必須透過互動,并且是從最簡單的概念開始研究。”
東方元素的神秘,堪比外星人?
片中兩個關鍵外星人的設計融合了章魚、鲸魚、大象以及蜘蛛等靈感,導演維倫紐瓦表示,“我希望外星人接近人噩夢中的形象,但我後來又想外星人的形象能夠給人帶來死神的暗示。”從外星人在片中面目模糊的巨型多爪生物的形象來看,觀衆可以輕而易舉地作出判斷:導演口中的“噩夢感”最終落在了西方世界的恐懼之源——虛構的遠古邪神“克蘇魯”體系之上。
盡管“克蘇魯神話”的恐懼、神秘意味對于身處其他文化圈的觀衆——比如我們,并不能完全感同身受,但片中的東方元素卻也比比皆是:充滿禅意和水墨畫筆觸的“環形文字”,強調文字中“留白”的重要性,中方通過麻将牌與外星生物交流的方式,乃至“第三類接觸”過程中幽玄、空靈的音響設計等等。我們甚至可以把這些浪漫化的處理方式追溯到原作者的華裔身份——在漢字和英文字母的沖擊下,作為工具的“語言”本身的存在感會大大提高。語言的焦慮,即是自我認知的焦慮。
【花絮】
★對漫威電影不滿
雖然2012年就有拍片意向,但2015年6月《降臨》才開始拍攝。男主扮演者,漫威電影中的“鷹眼”傑瑞米·雷納,那時剛剛完成《美國隊長3:内戰》的鏡頭。作為本片制片人的知名導演薛恩·李維曾在訪談中提及與超級英雄明星合作的辛苦過程:“現在有一整個世代的演員都圍繞着漫威電影轉,這也是他們一整年的生活重心,過去我曾經導演和監制過的作品,隻要碰上漫威明星,基本都變成我們去配合他們的時間表,你可能無法想象影響力有多大,但困擾确實無所不在。”
★海報引起争議
去年8月,《降臨》首支預告片在網站上釋出,派拉蒙影業發布了一系列UFO登陸各國各地的海報,其中一張是UFO登陸香港,但圖中卻将上海的東方明珠塔植入,這種錯誤引起香港網友的不滿,後來派拉蒙發聲明表示錯誤源于設計商的疏失。之後,電影制作商再次發布中國版的電影官方海報,背景不再是維多利亞港,而将UFO的降落地徹底換成了上海的陸家嘴。
★女兒名字有深意
片中路易斯特别解釋了為什麼給女兒起名Hannah,并将此名字多次複述,因為這是“回文字”,正序讀和反向念都一樣,也特别映射了影片的主題。在非線性的時間線中,頭即是尾,尾即是頭,人能活在當下,也能預測未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