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泡水喝有哪些禁忌?在我國漫長的中醫藥曆史上,黃芪是一味倍受中醫信賴而且地位頗高的中藥,它的功效稱得上是“戰功赫赫”,通常被中醫稱為是“補氣之王”,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黃芪泡水喝有哪些禁忌?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在我國漫長的中醫藥曆史上,黃芪是一味倍受中醫信賴而且地位頗高的中藥,它的功效稱得上是“戰功赫赫”,通常被中醫稱為是“補氣之王”。
在生活中有不少人都會用黃芪泡水來喝,這麼做有哪些好處呢?是否人人都适合呢?
常喝黃芪水的人,4個好處顯而易見補氣
黃芪性溫,味甘,在中醫裡黃芪素有“補氣之王”的美譽,是用來補氣的重要中藥之一。中醫認為,氣虛的人推動血液的動力不足,容易導緻身體的抵抗力下降,比如腎氣虛、肺氣虛、脾氣虛等會導緻乏力、頭暈、沒精神等症狀。
氣虛體質的人用黃芪泡水喝可以補充氣血,讓全身的精力變得更加旺盛,尤其适合氣血虛的女性服用,可以補氣養血。
改善心髒疲勞衰竭
心髒功能會随着年齡的增長而減弱,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容易導緻心髒受損,比如冠心病、風濕性心髒病等都會引起心髒功能衰竭。
在中醫看來,心衰的原因是勞累過度、憂思内傷、病後失調等,導緻心力耗竭,中醫将心衰分為3類:心肺氣虛型、氣陰兩虛型以及陰陽俱虛型,治療均以補氣回陽為主,在治療這些症狀時都少不了黃芪。
增強體質
現在亞健康的人群越來越多,經常感冒,動不動就氣喘籲籲,感覺渾身沒勁,長期如此容易導緻身體免疫力下降。而适當喝黃芪水可以增強抵抗力,補肺氣,預防氣虛,提高整體的身體素質。
改善睡眠
很多人被失眠多夢的問題困擾,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健康生活,對各個器官的排毒和修複也造成了影響,喝黃芪泡水可以幫助降火解毒,減輕身體的負擔,有利于放松身心,改善睡眠困擾。
一般來說,氣血兩虧、表虛自汗、容易疲勞以及體質虛弱的人群是适合吃黃芪的,黃芪泡水喝雖然好處多多,但是能長期服用嗎?是否會有副作用呢?
黃芪泡水可以長期服用嗎?中藥黃芪本身是沒有毒性的,所以通常情況下不會有毒副作用,不過,中醫講究辨證治療,如果沒有氣虛症狀的人長期喝黃芪泡水,容易引起上火等症狀。
在用黃芪泡水喝的時候,要注意夏天不要喝,因為夏天喝容易上火,導緻出現流鼻血等問題,最好在天氣比較冷的時候喝,比如在秋冬季節喝的效果就更好。
此外,在睡前不要喝,因為黃芪含有促進血液循環和擴張血管的成分,睡前喝會影響睡眠質量,并且加上黃芪的利尿作用,容易導緻夜尿增多而影響睡眠。
在用黃芪泡水時,如果懂得和其他食(藥)材巧搭配,那麼養生效果更佳黃芪 茯苓
茯苓的營養成分很豐富,将黃芪和茯苓一起搭配是天生一對,能夠起到健脾祛濕的效果,可以調理脾胃功能,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
黃芪 當歸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的功效,是補血調經的常用藥物,在治療血虛眩暈、月經不調、面色萎黃、痛經、經閉以及風濕麻痹、虛寒腹痛、跌打損傷、腸道便秘方面具有較好的療效。黃芪和當歸在臨床上經常會一起配伍使用,這樣可以讓補氣、養血的作用非常好。
黃芪 玉米須
玉米須具有利尿消腫和養肝排毒的功效,用黃芪和玉米須一起搭配可以起到養肝護肝的作用,幫助降低體内的肝火,提高肝髒功能。
黃芪 枸杞
枸杞具有養肝明目、美容養顔的功效,用枸杞和黃芪一起搭配還可以幫助補腎氣,提高腎髒的功能,起到養腎護腎的功效。
黃芪 紅棗
紅棗可以補氣養血,而且還可以美容養顔,将黃芪和紅棗一起搭配可以幫助促進體内的氣血運行,延緩衰老。
在服用時還要注意黃芪的配伍禁忌,黃芪不宜和烏龜甲、白鮮皮、杏仁、玄參一起服用,在服用黃芪時,要注意避免食用胡蘿蔔、白蘿蔔等具有瀉氣作用的食物。
黃芪泡水雖好,但有4種人不宜喝上火的人不要喝
黃芪具有溫補的效果,對于喉嚨痛、聲音嘶啞的人來說,明顯有上火的情況,這時候就不能喝黃芪泡水了,否則會雪上加霜,加重上火的症狀。
血壓高的人不要喝
科學研究發現,黃芪對血壓具有雙向調節的作用,也就是說輕用(15克以下)可以升高血壓,重用(30克以上)可以降低血壓,但是長期用黃芪泡水代茶飲劑量的黃芪就會有升壓的作用,如果喝了反而會加重病情。
孕婦和經期女性不要喝
黃芪雖然可以益氣固表,但是畢竟也屬于中藥材,女性在懷孕後服用藥材要非常注意,長期喝黃芪泡水容易刺激胎兒的發育,增加滑胎的風險。
此外,經期的女性喝黃芪泡水容易導緻月經紊亂、月經量增加,所以也不宜服用。
總之,黃芪雖好,但是也有禁忌,适宜的人群也需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服用,才能看到真正的療效。#謠零零計劃#
參考資料:
[1]張林婧.(2014).黃芪泡水喝的好處.《農業知識:百姓新生活》,42-43.
[2]《黃芪不隻補氣,還修心》.生命時報.2021-01-25
[3]《四種情況不宜喝黃芪》.生命時報.2020-10-1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