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類的大學生應該如何創業?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肖芮冬,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經濟類的大學生應該如何創業?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肖芮冬
2022年,中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首次超千萬。雖然多種途徑就業已成趨勢,但記者發現,自主創業近年來也呈現機會變少、難度增大的态勢,學生想要通過創業途徑實現就業并非易事。
學生創業面臨哪些困難?投資機構青睐的年輕創客應該具備哪些條件?準備創業的你應該最先了解這些!
根據教育部統計,今年畢業生規模再創新高,作為多種途徑就業的重要補充,自主創業再次成為社會熱議的焦點話題。
早在今年2月,浙江省就放出“10萬包賠”大招,雖然在審核流程上有所要求,但足矣看出地方政府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力度。在此之後,全國多地均向應屆生群體釋放誠意,鼓勵其入籍、支持其在政策地創業深造。
一個顯著的特征在于,财政鼓勵越來越大,而能給出誠意的絕不僅僅是耳熟能詳的幾個大城市,甚至省會城市和二三線城市都有相關政策出台。
5月25日,南粵經濟研究院專家周甸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以目前财政支持大學生創業的途徑,并不局限在補貼政策,也在一些創業大賽方面。“有些項目的經濟效益不一定很高,但有很強的社會價值。”
去年,華南農業大學的“趣鄉村”項目獲評“赢在廣州”創業大賽一等獎,其主要為農産品謀銷路,幫助縣域農務人員開展直播培訓,對幫助當地農村帶貨、推廣農産品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這種社會效益突出的項目獲得财政補貼的同時,也有機會參與市場化融資,而政府搭建相關平台也為其路演公關提供了展示的空間。”周甸斌說道。
事實上,同“趣鄉村”一樣,很多校内創業項目的孵化多在校内創業輔導中心或校内孵化基地完成,國内高校中也普遍加大了對相關單位的師資投入,這也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先發機遇。周甸斌指出,可以訓練團隊的商業思維,有助于大學生創客在創業時少走彎路。
“學生的社會資源是有限的,資金也是有限的,學校設立創投輔導中心可以幫助他們對接資源,包括在校内提供場地、辦公中心等支持,以及在路演推廣方面,給予大學生更多展示的機會,特别是能夠邀請各大創投機構參與各種大賽,組織雙方進行資源對接,商務淺談等。”周甸斌說道。
可見,學校已經在為學生創業未雨綢缪地做軟硬件準備,雖然各高校間的師資力量不同,資源導入的數量和質量有差異,但總的來說,學校已經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助跑緩沖帶”,助其早期爬坡一臂之力。
但不得不說的是,鼓勵和支持大學生創業,光有政策紅利還不夠,尤其對于科技賽道創業者來說,技術研發的終極目标是要落地産品并形成服務體系,最終在行業裡形成産業化應用。這中間需要的資金投入巨大,專業投資機構理應發揮其風投功能。
不過,從記者了解的情況來看,即便是投早期的VC機構,亦或是有管理天使投資基金的綜合型基金公司,對于大學生創業項目依然十分謹慎。即便要投,多數機構表示也要關注有一定工作或者産業相關經驗的創始人才會考慮。
5月25日,廣東财經大學2018級金融學院梁怡豪在同記者微信交流時表示,機構與創客之間的需求差異十分明顯,導緻大學生創業群體在争取機構融資的時候并沒有太大話語權和選擇權。
梁怡豪正在探索跨境電商的創業項目,得益于家人精耕行業多年,他自己希望借助短視頻流量風口繼續做大做強。他了解自己的模式并不算新穎,但優勢在于貨源及渠道相對穩定,更有信心在創業初期創造利潤。但他同時表示,投資機構對他們的寬容度不算高,始終覺得學生創業沒什麼經驗、成功率不高。
“創業前期成本太高,地方扶持力度有限,并且短期内不見收益還會降低積極性,效率越來越低。”這是他對機構介懷的理解,但他也坦言,如果大學生在技術、經驗、資金等方面都從容應對,也就不太算是創業了。
在梁怡豪看來,投資機構擔心投資創業項目導緻虧損,而大學生創業要想啟動市場化運營,勢必也需要專業機構扶上馬,僅依靠參賽獎勵或财政補貼并不長久。但眼下這确實是機構與其存在的矛盾。
梁怡豪的創業項目及思路比較常見,亦是很多大學生創業群體入門及複制的範式,但缺乏必要的投資機緣,類似創業初期或隻能依靠自己白手起家。但記者發現,即便從事技術攻關的項目,也少有機構願意為之埋單。甚至對于在數學、物理乃至化學等基礎學科領域的投資,機構投資意願也不甚強烈。
其實,對于大學生創業這件事,機構之所以謹慎,還在于有更好的選擇。即便是名校出身的創始人,在很多專業投資人眼中,依然有更多提升的空間。相比之下,一些資曆較淺、商業能力不夠強大的團隊就難以獲得垂青。
此外,機構慎對大學生創業項目,也是在規避單純的商業模式創新,即便美元基金聚焦海外名校畢業生在中國做海外商業複制曾紅極一時,但類似投資案例現如今已屈指可數,體現出機構對大學生創業提出更高的要求。
尤其對于有技術攻關型的項目團隊,即便是教授或導師帶隊,也未必能夠将技術轉化為産品最終實現産業化應用,而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本科生、研究生亦或是博士生,更多還是一個輔助角色,沒有真正變成一個重要的參與者或發起者。
5月24日,松禾資本董事總經理闫陽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就表示,大學生如果想創業,非常建議其再深造一段,然後找到自己的學長、校友或是老師聯合組隊,而不是僅僅依靠名校光環或者所謂的技術理論申請機構投資。
闫陽告訴記者,之所以尋找強大的合作夥伴,是因為想要在科技領域有所建樹,需要在實驗、市場、管理及政府關系方面有綜合的協作能力,而很多專業人士恰恰就在商務、銷售以及國企間有深厚的資源和經驗積累,協作創業的成功率才會更大。
雖然有很多大學生創業做的不錯,但總體來說,機會變少了,難度變大了。即便是非技術攻關型的創業,投資人也會針對創始人的綜合素養做出判斷,比如對行業的認知或者行業的整合資源能力,因此打磨出一個好的團隊班底是非常有必要的。
松禾資本長期關注科技類投資,闫陽坦言,也會積極對被投企業進行投後管理,特别對于早期投資項目來說,尤其強調投後的一些交互,包括幫助被投企業對接更好的人才,引薦政府資源,提供上下遊可能的合作客戶等。
當然,對于已經同投資機構有過深度接觸的創業者,投資機構也建議需理性對待估值博弈這件事,提高融資效率是關鍵。
一級市場投資有兩個經典環節:TS與SPA,TS是投資意向書,一般意味着機構内部已經達成一緻,是對項目投資意向的承諾;SPA是交易文件,基本是機構已經做完決策了、基本确定要投的,隻是需要确認交易細節。走完SPA流程之後即可打款、交割。
但是當下的市場環境正在發生變化,真正的投資決策特别後置,後置到了甚至是SPA階段、打款的時候,投資機構才會最終确定要不要投,在此之前的環節都不足夠作為參考依據,随之而來的就是一級市場融資的高度不确定性。
在一個變化如此劇烈的時間點進行融資,注定是件複雜的、不容易的事情。5月23日,同創偉業在微信回複記者采訪時表示,建議創業者一定要理性評估自己所處賽道如今的階段,以及理性評估投資人是怎麼看待這個賽道的。“當你的語言體系和資本市場能夠相應地有一個匹配之後,整個融資效率也會有更好的結果。”
同創偉業表示,創業者最重要的品質是堅持,創業是披荊斬棘的過程,一定要做好艱苦奮鬥的心理準備,一個成功的創業者需要将不可能變成可能,需要帶領團隊在最困難的時候走出至暗時刻,需要堅持的韌勁。
面對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創業者要考慮到自身的平台技術或者産品的差異化,以及公司的發展計劃,這關系到投入哪些資源以及如何匹配到最合适的資金。此外,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将自身所處階段與資金屬性進行匹配,比如很多硬科技公司都處在比較早期的階段,走出來可能需要5年、甚至是10年的時間。如此一來,追求短期退出回報的資金就不匹配,此時需要找到能否陪伴其走過更長時間的資金。
每日經濟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