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東 師範生 2019-06-29
師範君
對于教師而言,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是上出一節好課的重要因素。
本文就與各位老師共同分享10條上出好課的關鍵策略。
1.滿足三個條件
好課要滿足哪些條件?
“雙主互動、多維聯系”。課堂教學要讓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材、學生與多媒體等輔助資源互動聯系,從而使教與學達到高度和諧,實現課堂活動的快樂、高效、優質。
适應現實。教師要關注知識目标的學習與生成,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應變能力和考試能力。
為學生的未來生存發展提供幫助。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更要培養學生思維、交流、表達、組織等方面的綜合能力。
2.四個改變
從傳統課堂到新課堂,應該出現以下改變:
改變教師觀念。教師的思想決定課堂教學方式,因此,改變教師思想是課堂教學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
改變課堂教學結構。教師應該讓學生進行科學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自主學習的前提是學生的充分自學,合作學習需要通過小組内部的充分交流來實現,探究學習的重點是知識學習和應用練習,應該以思維訓練為主線。
改變教學工具。課堂教學應以“三案”(學案、題案、師案)為抓手,讓學生有法可依、有題可練。學案指的是學生學習的指導方案,重在目标解讀、方法指導、習慣培養;師案指的是教師教學的指導方案,重在教學過程的預設和生成;題案指的是學生知識達标的訓練方案,重在知識點訓練、問題設計目的說明、解題思路指導。
改變學習内容。知識學習要立足于教材,将知識學實、學準;教師要引導學生拓展課本知識,将課内知識與拓展知識有機銜接;學生要落實知識學習點、線、面、體的整體聯系,構建知識樹和知識體系;課堂教學要重視學生對學習方法、思想方法的總結提煉。
3.建構體驗模式
學習即體驗,沒有體驗的學習不是真正的學習。為幫助學生進行體驗式學習,教師可以構建體驗式“6411”課堂教學模式。“6411”指的是“六步”“四查”“一為本”“一中心”。
六步:導學、自學、互學、展示、檢測、拓展;四查:課堂教學的四次學情調查;一為本:以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本;一中心:以學生的全面自主發展為中心。
4.彰顯不同風格
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學科特點,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教學風格,不同的學習内容有不同的學習方法,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能力和接收能力。
鑒于此,在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科特點,自主探索新授課、閱讀課、作文課、複習課、試卷講評課等不同課型的流程和模式,形成自己的課堂風格。
5.精彩的導學
課堂教學的導入環節,如同拉開的大幕,要讓學生一眼就看到精美的景色;猶如樂章的序曲,要讓學生一開始就受到強烈的震撼。
課堂導入環節要注意以下幾點:确定學習内容和學習目标;告知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給學生一些指導性學習建議;告知學生學習時需要準備的學習用具;告知學生對學習時間的要求;簡單解讀學案要點,讓學生根據自身能力解決學案中的問題。
6.安靜獨立的自學
在自主學習環節,學生應該獨立學習教材及相關文本資料,要以學案為抓手,以問題為主線,運用雙色筆、糾錯本等工具,對自學過程中的問題進行标注,為互學讨論環節打好基礎。
隻有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得到激發和提高,才會有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教師要高度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态,要求學生高效獨立地進行自主學習,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7.有互動
互動指的是學生的相互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具體來說,就是學生之間進行學習幫扶,構建若幹相對穩定的學習共同體。
學生合作、探究的過程,既是解決自學中存在問題的過程,也是發現新問題、探究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過程。
互動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創造力。
合作學習需要科學合理、巧妙安排。
合作學習最好不超過6個人,否則效果就會打折扣;在學生安排上,可以是水平基本相當的學生為一組,也可以是水平不同的學生為一組;在組織形式上,需要小組長進行周密組織、有序安排;在學習方法上,可以安排學生“小教師”講解學習共同體内共性的疑難問題,通過學生教學生的方式,有選擇、有針對地解決問題;互學後期,小組長要明确通過自學、互學仍未解決的疑難問題,安排小組成員整理大展示的備展内容(成果、疑問、展示方法等),為展示做好充分準備。
互動的目的要明确、重點要突出:互動重在檢測自學效果,重在解決自學中存在的疑難問題,要根據具體的學習情況,合理設計、安排需要進行班級大展示的内容。
8.形式多樣的展示
展示是呈現自學、互學成果的環節,分為小組展示和班級展示。展示環節能夠吸引學生參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教師應有創造性地設計各種展示活動,打造活躍、愉悅的課堂氣氛。
小組展示是由小組長組織的組内展示,一般在互動環節後期進行,目的是展示自學的成果和問題。組内展示的形式包括交流答案、提出疑問等,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互教互學、解決問題。
班級展示是全班範圍内的展示,主要由教師組織。班級展示的形式需要多樣化,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将班級展示設計成演講、辯論、朗誦、競賽等形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各小組互學階段的成果和問題。
展示不是記流水賬,一定要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一般應關注以下幾個環節:
答疑。“小教師”解答展示中出現的疑難問題,回答其他學生的質疑。
提問。“小教師”設計問題,讓似懂非懂的同學加深印象。
點評。教師要對展示的學生進行評價,點評的學生也要有自己的觀點。教師點評時要注意歸納要點、總結規律,還要指導學生的點評方法,比如抓疑問、抓規律、抓本質等。
辯論。學生點評後,如果出現不同觀點,教師要抓住時機,讓學生進行辯論。通過辯論,學生之間會反複問答,從而進行思維碰撞,不斷加深理解、糾正錯誤。
精講。教師進行講授、講解、提煉、歸納。精講可以在學生展示的同時進行,也可以在學生全部展示完成之後進行。
教師精講環節要注意4個方面:
一是增強針對性,針對學生的疑問和需要講,這就要求教師調查學情、研究學情、掌握學情;
二是及時迅速,當學生表達不清楚、對問題理解不透徹或者存在争議時,教師要及時講解,澄清或解決學生的問題,不要将問題積攢到一起;
三是控制時間,教師講的時間多了,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時間就少了,教師要盡可能放手,将時間留給學生;
四是精彩有趣,教師要進行充分預設,對教學内容、教學語言做到心中有數。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結合課堂實際把握随機生成,讓生成成為重要的教學資源。
9.精煉準确的檢測
檢測環節是為檢驗學習目标、驗收學習效果而設計的,是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
課堂檢測的形式靈活多樣,可以是組内結對互查,也可以是小組長檢查或抽查部分學生,還可以是小組之間相互檢查。檢測環節的問題設計,可以是題案中預設的課内練習題、達标檢測題,也可以是臨時生成的問題。在檢測時間的安排上,可以集中檢測,也可以穿插在教學環節之間進行。
10.知識的拓展
拓展環節是為了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和延伸。
教師與學生要先對學習内容進行總結,通過課堂小結這一環節,讓學生明确課堂學習究竟要落實哪些重要問題、核心問題以及應該掌握哪些學習方法。
課堂小結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突出難點、歸納要點。此外,教師還要布置課外閱讀,讓學生結合學習内容,進行延伸閱讀、拓展知識。
作者:姜曉東(作者單位系廣東省海豐縣德成中英文學校)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中國教師報,原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