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結合自己的三個故事,來說明寫好一封郵件,給我帶來了什麼。
一
去鳳凰周刊實習,是因為一封郵件。
大四的某一天,其他寝室的一位好朋友拿了本雜志給我看,說上面登了一個招聘啟事。下面留了一句話,大意是也歡迎實習生,如果有意可以發個郵件過去。
就是這麼簡短的一個信息。
那個時候,我經常看鳳凰周刊。也喜歡看鳳凰衛視。于是,發了封郵件過去。
我是在到了北京之後,坐在一個網吧裡,發出的郵件。我當時住在叔叔家,沒有網。所以,隔了一段時間,我又去了網吧,打開郵箱,看到了回複。
回複鼓勵了我,說“後生可畏”,同時留了一個聯系方式。我就打電話過去,見了面,編輯老師很客氣,向辦公室許多人介紹我。就這樣,我開始了在鳳凰周刊的實習經曆。
所以,除了一個郵箱地址,我其實誰也不認識。今天,我内心同樣非常感謝那位點開郵件,讀完郵件,還回複我郵件的編輯老師。
二
現在已經難以回想我當時具體寫了什麼。
不過有幾個要點我可以在此回溯——
三
關于第一點,我确實看過了時任主編師永剛撰寫的《解密鳳凰》,并且用筆做出筆記;我确實很關注鳳凰衛視的直播節目,并且寫過有關鳳凰衛視直播的分析文章,發布在我的博客上(現在看起來真的不值一提)。我确實非常頻繁的閱讀《鳳凰周刊》,并對雜志傳遞出的氣質所吸引。
多年之後,我看到一句話,“你是怎麼樣的生活方法,你的品牌自然會顯示出來”。這是前百度COO,奇績創壇創始人陸奇的總結。
關于第二點,在發出這封郵件之前,我已經完成了——
如果自我審視,我的畢業學校未必最好。同時,我的實習經曆和作品可以作為比較重要的參考。
這就像是一個滾雪球的過程。在堆出雪人之前,已經滾出了一條雪道。
關于第三點,很重要。
從郵件接收者的角度來說(事實上後來我也收到過不少應聘、實習的郵件&信息),我看重的是對事情的思考方式、深度,還有投入程度。這些是能被感受到的。至于理解的準确與否,可以花時間去培養。
所以,提前規劃好,我可以做什麼,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積極的态度。
關于第四點,個人信息的展示,恰當就好。
在郵件的附件當中附上簡曆(可以PDF和WORD格式各一份),或者在簡曆的末尾,附上簡要的個人文字介紹,都是不錯的方式。
我的經驗是,與其花時間在如何“精通WORD、POWERPOINT”這樣的細節上做文字修飾,不如把你的個人特點描述清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