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恐龍化石如何研究

恐龍化石如何研究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1 03:05:26

化石是古時生活的生物,被保存在地層中的遺留物,或者他們的印記。

生物被漂流的沙石,河流的泥漿或者火山灰包裹,然後有機體通常迅速地腐爛。但是,比較堅硬的骨骼、牙齒或者殼、以及植物的樹幹等等,都很容易形成化石。

恐龍化石如何研究(恐龍化石是怎麼形成的)1

恐龍化石

化石形成取決于能否形成取決于土壤的性質。在潮濕的土壤中,骨骼容易溶解,不易形成化石。在泥炭當中,土壤不含氧氣,石灰質和氧化鐵會沉積到骨骼中,所以會置換出原來的物質,最終形成化石。

另外,我們常見的化石和一些動物的足迹,有可能也會被礦物所取代,最終成為印迹化石。

恐龍化石如何研究(恐龍化石是怎麼形成的)2

魚化石

關于化石,怎麼鑒定化石的時間?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

年代測定

14C

40K

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都會自動并以不變的速率,逐漸衰變為非放射性的子體同位素,同時釋放出能量。

恐龍化石如何研究(恐龍化石是怎麼形成的)3

化石

我們平常可以通過放射性同位素的方法來進行測定,其中放射性同位數C14。C14以恒定的速率衰變成C12的基礎上。

特點的是恒定的速率進行衰變,而在衰變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生物體代死後,C14的比例會由于衰變逐漸下降,通過測定樣品當中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含量就可以檢測而出樣本的年代。

恐龍化石如何研究(恐龍化石是怎麼形成的)4

魚群化石

C14半衰期是5730年左右。所以碳14檢測的化石的年份一般在7萬年左右。

如果要檢測更早期的化石,我們需要選擇半衰期更長的放射性同位素,比如說K40,可以檢測的半衰期為13億年。

化石是研究進化的直接的證據,并且是比較重要的。我們可以得到比較早期生物的科學的解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