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在我國南北方地區都有種植,種植當中,經常會遇到化瓜、裂瓜的現象,嚴重影響了産量和品質,還有經濟效益。為了避免經濟損失,首先我們要知道出現化瓜、裂瓜的原因是什麼?以及防治措施。
苦瓜化瓜通常症狀:苦瓜在開花時候,有些雌花開花結瓜後,幼瓜不發育膨大,反而慢慢變黃、萎縮而掉落,直接影響了産量。
苦瓜化瓜誘發原因:
1,光照不足:光照不足造成葉片不能正常光合作用,而造成化瓜現象。
2,授粉異常:在早熟栽培中常出現新開雌花,後開雄花,而且花粉少。加上氣溫比較低,棚内空氣流動小,昆蟲少,傳粉困難。
3,根瓜采摘過遲:根瓜采摘的時候比較遲,使植株上端的小瓜無法正常發育,可造成化瓜。
4,留果太多。沒有疏留果太多導緻營養競争,營養缺乏。
5,苦瓜缺磷症。植株生長缺磷時:根系發育差,植株瘦弱,葉片皺縮變褐色幹枯,花芽分化受到影響,開花遲容易落花和化瓜。誘發因素:基肥施用量小,或磷肥用量少,容易發生缺磷症。地溫低植株對磷的吸收少,保護地冬春栽培或早春栽培容易發生缺磷。
6,缺鉀症:植株缺鉀生長緩慢,葉面皺曲、老葉邊緣發黃變褐色枯死,坐果率降低,己坐的瓜個頭小,果實彎曲、有些發黃掉落。誘發因素:施用基肥等有機肥料和鉀肥少,容易出現缺鉀症。地溫低日照不足,土壤過濕。施氮肥過多等,也會阻礙植株對鉀的吸收。
苦瓜化瓜的主要預防措施:
(1),增加光照。采用疏葉方式增加光照,将黃葉病葉老葉及時摘除,增加有效葉片光合作用。
(2),加強肥水管理。在苦瓜開花期噴施硼肥,坐果期間補充鈣肥,在盛果期注意追肥2~3次延長收貨期。
(3),采用人工授粉。在苦瓜花開時期,每天上午7~9點,當雌花雄花開放後,用手摘取雄花去掉花瓣,将雄蕊上的花粉輕輕塗抹在雌蕊的柱頭上即可。
授粉時候可以把幼瓜往下拉到瓜藤下面,以便瓜向下生長不彎曲。在雄花不足時間,早晨采收當日開放的雄花,在雌花開放時,取出備用的在雄花授粉。注意:人工授粉和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雌花可結合進行,效果更好。
(4),塗抹植物生長調節劑。在開花當日,用。20~40毫克/升的2,4-滴溶液塗抹雌花花梗或者幼瓜,或用50毫克/千克的氯呲脲溶液塗抹(噴)雌花花梗或幼瓜。
(5),及早采摘根瓜。采除根瓜,使植株上端的小瓜正常發育。及時疏花疏果,留果太多導緻營養競争,營養浪費,保證每個瓜營養充分供應。
(6),缺磷症的預防技術:每畝施腐熟優質有機肥5000~7000千克和過磷酸鈣10萬克作基肥,有機肥最好與過磷酸鈣一起堆漚。保護地栽培,要保持保護地内适宜的地溫18℃以上。補救措施:葉面噴灑0.2%磷酸二氫鉀溶液,或0.5%過磷酸鈣溶液。
(7),缺鉀症的預防技術:施用适量草木灰作基肥。追肥當中要合理,不要偏施氮肥。補救措施:在苦瓜植株兩側開溝,每畝施熱硫酸鉀3~4.5千克然後用土蓋住,澆一次水。同時葉面噴灑0.3%磷酸二氫鉀溶液或1%草木灰浸出液。
苦瓜出現裂瓜症狀:在苦瓜開花後兩周到收獲前,經常可以看見苦瓜裂開,種暴露或脫落,影響了商品品質,失去了銷售價值。
苦瓜裂瓜的誘發原因:
1,采收不及時。沒有及時采收,導緻苦瓜成熟後容易開裂。
2,不良環境影響。苦瓜在膨大成熟期間,受到高溫、強光、幹旱或在夏季遇到高溫後,突然遇有風雨襲擊,會影響果皮脹裂。
3,遇到病害。在種植當中植株侵染了蔓枯病、病毒病等病害的果實,後期病果容易破碎出現裂口。
(4)缺鈣症。植株缺鈣,生長點壞死,新葉黃化,坐果後果實頂端彎曲容易産生裂口。誘發因素:主要是過量施用氮肥,鉀肥會阻礙植株對鈣的吸收和利用。或酸性土壤,連茬地,或土壤幹燥,地溫低也會阻礙植株對鈣的吸收。或空氣濕度小,蒸發快,澆水不及時。
苦瓜裂瓜的主要預防措施:
(1),加強田間管理。在結瓜時期,盡量做到合理均衡追肥、澆水,雨後注意排水。
(2),适時采收。苦瓜采收期較長,一般在開花後14~16天成熟。采收時最好在太陽出來前采收,因為中午或下午采收的苦瓜,容易變黃,不耐貯運,影響商品價值。如果在夏季,要掌握在風雨來臨前及時采收苦瓜,避免風雨造成裂果。采收時,用剪刀從苦瓜基部剪下即可。
(3),注意防治病害。在種植當中,要及時防治蔓枯病,病毒病等病害。蔓枯病用百菌清、甲基硫菌靈、代森錳鋅等防治。病毒病用啶蟲脒、吡蚜酮、螺蟲乙酯等藥防治傳播病毒病的蚜蟲、白粉虱等。
(4),缺鈣症的預防技術:施入腐熟的有機肥做基肥,避免過量施用鉀肥、氮肥。及時澆水提高地溫,增加光照。補救措施:用0.3%氯化鈣溶液,或用0.1%~0.2%氯化鈣溶液與5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溶液混合後葉面噴灑,每3~4天噴一次,連噴三至四次。
結語:苦瓜化瓜、裂瓜主要是受外界影響多,但是隻要在種植當中做到精細管理,就能減少避免質疑現象發生,為增産增收打好基礎。如有不足,歡迎大家留言指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