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康後吃什麼恢複?新冠感染初愈後身體仍需要大量營養,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陽康後吃什麼恢複?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新冠感染初愈後
身體仍需要大量營養
來保證免疫系統的能量供給
醫生建議
要特别注重補充營養和液體
增加能量的補充攝入
最好的方法是
一天吃兩個雞蛋、
适當地喝牛奶、
補充蛋白粉、維生素C等
來提高免疫力對抗病毒
但醫生也提醒
要千萬注意!食補不能操之過急
過量食補、大吃大喝或緻疾病複發!
“陽康”期該怎麼吃?
日常飲食中有哪些誤區?
一起來看看↓
“陽康”後這些東西不要立即吃
食補、大吃大喝或緻疾病複發
感染期和康複期可能會有食欲下降、腹瀉腹脹、
味覺和嗅覺減輕等情況,
但在康複期千萬不能大補特補,
因為生病脾胃相對較虛,
大補不僅不利于身體的恢複,
反而會加重身體負擔。
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說,康複期是指核酸檢測結果轉陰後的7至10天。康複期不能大補,也不能大吃大喝,這對身體的康複也不利,甚至出現“食複”,即不正确吃東西導緻疾病複發,比如出現發燒的症狀,尤其是青少年急于吃油炸類、辛辣、燒烤等食品,更容易出現“食複”。
專家建議,“陽康”期不要大吃大喝,特别是不要吃油膩和肥甘厚味的食物,三餐規律,飲食清淡,營養均衡,每天要保證有谷物、優質蛋白食物和水果蔬菜,幫助體力恢複。不建議選擇油膩、辛辣、腌制等重口味的食物來開胃。對于一些本身食欲就不太好的老人來說,恢複期可以多吃一些有營養、易消化食物。
“陽康”後該怎麼吃?
需加強蛋白質攝入
“陽康”期怎麼飲食才科學?“要把營養管理貫徹整個感染防治前中後全過程。”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于康說,感染後,人的食欲會減弱一些,出現口苦、消化能力減退等現象,難以按照平時的飲食習慣補充營養。于康建議,一是少量多餐,以盡量達到平時食量;二是盡可能選擇易消化的食物,保證食物種類多樣化。
症狀好轉了,胃口有所恢複,這時可以選擇酸奶、蛋羹、面條、加肉末的面片、魚肉、豆腐等,讓能量和蛋白質攝入量慢慢提升。康複期營養補充要穩妥。康複期的食物也要做到細和軟,吃飯要細嚼慢咽。經過一段時間的康複,再慢慢恢複到正常的飲食水平。
康複初期,如果食欲不好,建議少食多餐,可以在上午九、十點鐘或者下午兩、三點鐘吃一小份堅果、牛奶、酸奶、水果等,幫助保證充足的體力和營養的攝入。同時還要注意胃口恢複後不應暴飲暴食,飲料、零食要節制。
于康建議,老年人平時飲食要盡可能做到食物多樣化、保持葷素搭配,在正常的飲食基礎上,可以考慮補充一些營養補充劑,比如蛋白粉、維生素礦物質複合劑等,有助于保持身體抵抗力。
多家三甲醫院醫生提醒:感染新冠後要做這件事!但是,有些誤區要避開
最近,上海多家三甲醫院的醫生提到,在接收的新冠病毒感染老年患者中,很多都是患有基礎疾病且合并細菌感染的,常常存在營養支持不夠的情況。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艾靜文提醒,家庭護理中,在老人感染早期就要特别注重補充營養和液體,感染期間的能量攝入應該增加,這是協助人體抵抗病毒的重要手段之一。
醫生建議,最好的方法是一天吃兩個雞蛋,也可以喝牛奶、蛋白粉或其他營養制劑等來幫助攝入能量。
從醫生們推薦的營養食品中,最常出現的就是雞蛋、牛奶和維生素C。但是這些看似你我都很熟悉的日常飲食中,卻存在不少疑惑和誤區:
市場上雞蛋的品種繁多
究竟哪種是最有營養的?
牛奶是不是越濃郁越有營養?
補充維生素C喝泡騰片就可以了
水果吃不吃不重要?
......
來聽聽專家怎麼說的
雞 蛋
誤區一:“土雞蛋”比“洋雞蛋”更有營養。
澄清:檢測結果顯示,“土雞蛋”并不比“洋雞蛋”更有營養。
在我國現行有效的标準體系中,沒有“土雞蛋”“洋雞蛋”的産品分類和标準定義,且主要營養成分含量上,也未發現顯著差異。
誤區二:蛋黃顔色深的雞蛋更有營養。
澄清:蛋黃顔色深淺與飼料有關,與營養無關。
農科專家表示,雞蛋黃的顔色主要取決于蛋雞攝入的食物,當食物富含類胡蘿蔔素等色素成分時,蛋黃顔色會更深。出現這種情況隻是部分養殖戶會在飼料中增加可以增加蛋黃顔色的成分,如萬壽菊、斑蝥黃等。從安全性來看,隻要劑量合乎标準,國家并不禁止添加這些成分。
誤區三:“可生食雞蛋”更有營養。
澄清:“可生食雞蛋”不等于“生食有營養”,煮熟的雞蛋營養吸收率更高。
“可生食雞蛋”與“普通雞蛋”之間的差異,主要是前者食品安全指标更嚴,但營養成分并不比普通雞蛋高。
如果要從營養的角度來說,煮熟的雞蛋更有利于健康。因為高溫燒煮不僅能殺滅雞蛋中的大部分緻病菌,熟雞蛋中的蛋白質也更利于人體吸收和消化,尤其對老人、孩子等群體食用更适合。
牛 奶
誤區一:奶香更濃的牛奶營養價值高。
澄清:加工工藝差異會影響牛奶香味,但并不是奶香更濃就營養更高。
根據國家标準,牛奶可分為3類:巴氏殺菌乳、滅菌乳和調制乳。
巴氏殺菌乳必須100%以生牛乳為原材料;
滅菌乳可以用100%生牛乳或複原乳為原料;
調制乳必須使用80%以上的生牛乳或複原乳為原材料。
有部分消費者覺得高溫滅菌乳比巴氏殺菌乳更香,那是因為前者在生産過程中,生牛乳經過高溫時會産生“美拉德反應”,這種反應會讓食物産生一種香氣,但随之而來的是營養成分丢失。
所以,牛奶不能靠聞香味來選擇的。
市場上有不少含乳飲料,它們的乳蛋白一般大于等于1.0%(乳酸菌飲料蛋白大于等于0.7%即可),隻可惜的是它們不屬于牛奶範疇,屬于飲料範疇。如果從原料的角度看,隻有巴氏殺菌乳和滅菌乳才是“真正的牛奶”。但兩者的營養成分有差異。
巴氏殺菌乳就是我們口中的“鮮牛奶”。巴氏殺菌是指使用相對較低的熱處理強度殺滅不良微生物和緻病菌。殺菌熱處理強度越低,生牛乳中的活性物質保留得越多,如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等,它們都是增強抵抗力、提高免疫力的好幫手。
當然,高溫滅菌乳也有營養,它們富含蛋白質、脂肪、乳糖、礦物質等。
誤區二:表層漂着一層厚厚奶油或煮開後會出現一層“奶膜”的牛奶更有營養。
澄清:奶油、“奶膜”均與營養無關。
牛奶表層漂浮油脂,是因為較大的脂肪顆粒未經處理,沒有奶油或“奶膜”,不代表沒有營養。
誤區三:巴氏殺菌乳因為低溫滅菌才保留了活性物質,所以這類牛奶不能加熱喝。
澄清:可以加熱,但要注意溫度,一般不超過40℃可以保證牛奶中的營養不流失。
巴氏殺菌乳和高溫滅菌乳均可加熱至40℃後飲用。營養價值不會受到太大影響。需要提醒的是,加熱後的鮮奶需要及時喝完,不要留存。
誤區四:乳糖不耐受人群不能飲用牛奶。
澄清:可以選用專為乳糖不耐受人群研制的牛奶,或選擇酸奶。
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喝牛奶容易腹脹、拉肚子,但并不意味着不能喝牛奶。可以選擇酸奶。酸奶中含有大量有益乳酸菌,讓腸胃有效蠕動。
誤區五:酸奶分層是因為酸奶壞了。
澄清:不是。
酸奶分層是由于乳清析出,而析出的水中含有乳清蛋白、水溶性維生素、礦物質等。在正常的儲存條件下,酸奶分層不影響品質,也不影響食用。
誤區六:常溫酸奶沒有營養。
澄清:常溫酸奶也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等營養元素。
常溫酸奶在生産時,采用了熱處理殺菌,滅活了乳酸菌,使菌種不會繼續發酵産酸,從而實現常溫保存。常溫酸奶中仍含有這兩種發酵菌的代謝産物,所以也有類似的保健作用。
維生素C
誤區一:越酸的水果維生素C含量越高。
澄清:水果的酸味并非來自維C,而是有機酸,通過口感不能判斷水果中的維C含量。
水果的口感主要取決于有機酸的種類,以及有機酸與糖的比例。前段時間檸檬遭到搶購,可檸檬的維C含量并不高。檸檬的維C含量為22mg/100g,比不過橙子(33mg/100g),哪怕與蔬菜比,檸檬的維C含量比不過小白菜(即上海青,維C含量64 mg/100g)。
誤區二:補充維生素C主要靠吃水果。
澄清:很多食物都富含維C,除了水果,蔬菜中的“維C王”也很多。
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冬棗243mg/100g、番石榴68mg/100g、猕猴桃62mg/100g、樂陵棗54mg/100g、大山楂53mg/100g,是維C含量最高的5種水果。
彩椒104mg/100g、芥菜(大葉)/蓋菜72mg/100g、油菜薹65mg/100g、小白菜(上海青)64mg/100g、羽衣甘藍63mg/100g,這些是維C含量最高的蔬菜。
其他水果和蔬菜隻是含量上差别,并不代表沒有維C。
誤區三:要吃泡騰片等維生素補充劑來補充維C。
澄清:正常情況下,通過平衡膳食就能獲得充足的維C。
不論是食物中的維C,還是泡騰片等維生素補充劑中的維C,其功效是一緻的,隻是含量存在區别。天然食物不僅含有維C,還含有其他多種營養成分,攝入多元化的營養物質。
誤區四:補充維生素C越多越好。
澄清:沒必要,過量服用維C會因草酸排洩增多而增加尿路結石的風險。
維C是水溶性物質,過量服用的部分會随着尿液排出,所以毒性很小。但是,由于維C絕大部分在體内經代謝分解成草酸或與硫酸結合由尿排出,日攝入超過1g、久服等,會因草酸排洩增多而增加尿路結石的風險。
因此,有高草酸鹽尿症、尿路結石、痛風等症狀的人群,須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泡騰片等維C補充劑。
來源: FM1039溫州交通廣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