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安日報-廣安在線】
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四方寨支洞施工現場。
10月27日,在位于廣安區悅來鎮的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四方寨支洞第IV标段施工現場,大型掘進設備在施工人員的操作下,有序向前推進。
“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四方寨支洞,全長104.23米,這是東西幹渠的關鍵控制性工程之一。為保障項目進度,項目部全力投入施工生産。目前施工進尺已經累計75米左右,計劃在11月初貫通,然後進入主洞施工。”正在現場指揮作業的中交四航局施工總負責人符業晃說。
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既是國務院确定的172個重大水利工程項目之一,也是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樞紐的配套工程,具有農業灌溉、城鄉生産及生活供水等綜合功能。同時也是四川省“五橫六縱”引水補水生态水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廣元、南充、廣安、達州4市11縣(區),設計灌溉面積135.94萬畝,供水人口245萬人。因此該項目的建設也成為深受廣大群衆關注的“民心工程”。
搶時間趕進度
項目建設不打烊
四方寨支洞今年8月開工。“我們實行24小時作業,8小時一班交替循環。”符業晃介紹,為搶抓進度,四方寨支洞共投入管理、技術人員71人,施工級輔助人員300餘人,主要機械設備投入包括掘進機5台,挖掘機20台,裝載機8台,運渣車10餘輛。
同樣忙得熱火朝天的,還有位于花橋鎮的梳子梁隧洞出口施工點。梳子梁隧洞也配備了掘進、運輸設備10台,施工機械23套。梳子梁出口施工點共投入管理、技術人員14人,施工及輔助人員46人。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施工點施工負責人曹玉坤介紹,梳子粱隧洞同樣采用8小時一班交替循環的方式,24小時滿循環施工,全力推進工程建設,目前進尺59米。
由于項目時間緊、任務重,亭子口灌區項目管理人員全部駐守在施工現場。符業晃說,全力加大人員、設備和材料生産投入的同時,該局在項目各工期舉行勞動競賽,激發全體參戰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确保圓滿完成年度生産任務。
“敢于挑戰、敢于拼搏,決戰四季度、全力抓建設……”前不久,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第IV标段成立臨時黨支部,參建單位齊聚四方寨支洞施工點,舉行了一場誓師大會。在铿锵有力的誓詞中,參建單位表示,将牢記國企使命,保持臨戰姿态與決戰狀态,搶時間、抓進度,确保項目早日建成投用。
為有源頭活水來
水能安民亦能富民
廣安作為農業大市,農業灌溉用水保障首當其沖。水利工程不僅是農業發展的命脈,也是貧困地區脫貧緻富的金鑰匙。
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建成後,在有效緩解川東北地區水資源分布不均、開發利用率不高等問題的同時,還對提高川東北地區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市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劇,同時還面臨着經濟社會持續發展與資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并存的現實問題。”市水務局局長歐光貴表示,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建成後,亭子口水庫的蓄水可引入全民水庫為廣安主城區供水,還可以連通嶽池縣回龍水庫、響水灘水庫為嶽池縣城供水,為廣安區花橋水庫、武勝縣紅星水庫等水源工程補水。這将有效改善城鄉生活、生産供水條件,增強糧食生産能力,保障糧食安全,對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助推鄉村振興具有重要作用。
歐光貴算了一筆賬:我市現有高标準農田灌溉率為37.7%,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建好之後,灌溉率将提升至73.3%,複種指數将由1.8提高到2.6,畝平産糧将由508公斤提高到680公斤,年均增加直接收入16億元;每年可向灌區提供人畜淨用水874萬立方米,提供城鎮工業及生活淨供水1.6億立方米,實現供水效益11億元。
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建設,也引發了周邊群衆的熱切期待。廣安區花橋鎮村民陳德軍主動報名到梳子梁隧洞施工點做鋼筋工。每天早上6點,他就準時來到施工點綁紮鋼筋。“每天多幹一點,工程就能早日投入使用,以後我們生活、灌溉用水就更有保障了。想到這個項目以後會造福衆多老百姓,我們就越幹越有勁。”陳德軍說。(廣安區融媒 廖小兵 廣安日報全媒體記者 甘丹丹 文/圖)
本文來自【廣安日報-廣安在線】,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