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北京人口大市

北京人口大市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03:28:14

北京人口大市?我國有四大古都,即西安、洛陽、南京、北京,北京是成為“四大”最晚的一座但如果反過來看,北京卻是“四大”中距離現代最近的,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北京人口大市?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北京人口大市(北京是人口大市)1

北京人口大市

我國有四大古都,即西安、洛陽、南京、北京,北京是成為“四大”最晚的一座。但如果反過來看,北京卻是“四大”中距離現代最近的。

畢竟,人總不能活在過去,總要活在當下,面向未來的。

北京這座城市,可以說“大而全”。要名氣有名氣,面積有面積,有人口有人口,要經濟有經濟,要文化有文化,要曆史有曆史,要建築,故宮夠不夠分量?要戰略地位,自古以來,北京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北京在地理上的優勢非常明顯。去蒙古高原,往北不遠出了長城就到;去海邊,往東百餘公裡就是渤海;去東北,往東不遠出山海關。往南,是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往西去黃土高原也很近。

一般來說,近幾千來前,我國北方曾出現三種的文明模式,既農耕文明、遊牧文明、漁獵文明。農耕文明主要集中在(傳統意義上的)中原,遊牧文明主要集中在蒙古高原,漁獵文明主要集中在東北地區。而這三大文明的交彙點,也在北京附近。中原王朝基本上都是農耕文明,遊牧文則有匈奴、柔然、突厥、蒙古(元朝及北元),鮮卑、遼、金、清則可以視為起家于漁獵文明。

農耕文明的生産力顯然要高于遊牧文明和漁獵文明。遊牧文明或漁獵文明想獲得豐富的物質财富,南下與農耕文明或貿易或戰争,北京都是很難繞過去的戰略節點。

反過來也一樣,當農耕文明要遏制遊牧文明及漁獵文明南下時,北京都是門戶級别的要塞,失之則門戶洞開。秦漢以來,以北京為中心的幽州,都承擔着這種巨大的責任。明成祖把國都從南京遷到北平,不但是這種思路的延續,也是這種思路的集大成者——天子守國門。

明朝時,三種不同性質的文明可以說泾渭分明。控制中原的明朝是農耕文明代表,元朝後裔北元是典型的遊牧文明,生活在白山黑水間的女真人,生産方式以漁獵為主。

明朝遷都北京,意味着國家相當多的資源要向國都傾斜,這對北元和女真都是一種壓制。即使到了天塌地陷的明朝末年,混亂的也隻是時代,“以京師控天下”的思路并沒有改變。

滿清入關定都于北京,和明朝天子守國門沒有本質的區别。

依然是以北京為基點,向南控制農耕文明,向西(北)控制遊牧文明,同時把北京當成鞏固漁獵文明的門戶。清朝拒絕漢人向東北移民,就是這個原因。

北京雖然在地理較為偏北,遠離長江中下遊的濟發達帶。但因為有了京杭大運河,南糧(錢)北運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決。

明清兩代的北京城,人口非常多。至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北京人口将近二百萬。又經曆二百多年的風雨滄桑,現在的北京,已超過兩千萬。北京是首都,又是京津經濟圈的核心,還是我國四大超一線京滬廣深之一,具有強大的人口虹吸能力,是很正常的。

受地理因素影響,北京人口的分布也很有特點。北京面積約有1.64萬平方公裡,其中東北、北部、西部是山區,東部是華北平原北端。

區劃調整之前

很多時候,人們所說的北京,主要是指北京市的主城區,像東城、西城、朝陽、海澱這幾個區。像密雲、延慶、門頭溝、懷柔、平谷這些區,多在山區裡,在過去是北京的“郊區縣”。

幾個面積不大的主城區人口比較密集,東城約有70萬,朝陽人口340多萬,西城人口約110萬。門頭溝面積1400多平方公裡,人口隻有約40萬。像密雲、懷柔這些面積在二千平方公裡的大區(以前為縣),人口隻有幾十萬。

但是,北京的人口增長率,展現的卻是另外一個畫面。越是主城區,增長率越低;越是“郊區”的增長率越高。幾個主城區的人口增長率居然全是負數,而“郊區”全是正增長,而且數據相當高。

主城區西邊的三個區,門頭溝、房山、昌平的數據都是三十多個百分點。而東邊三個區,通州、大興、順義,人口增長都在五十個百分點上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