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個飽受争議的話題:“異性之間到底有沒有純友誼?”
這個飽受争議的話題,也總有個絕佳的回答:“隻要一個不說,一個裝傻,那就是有。”當然了,也有另一種情況,那就是一方長得特醜。
其實,異性朋友不是沒有,但是卻很難遇見,因為這之間的分寸十分難把握,一旦過了界,那就太容易出軌了。
尤其是,經常聊天的異性,一定要慎重這3個話題,不然真的容易走上“不歸路”。
第一個,對方理想的伴侶如果你經曆過相親,那你一定會明白,快速篩選對象的感覺是怎樣的。
但是在普通異性朋友之間,好像完全沒有必要篩選誰是我的異性朋友。
那為什麼再跟異性聊天的時候,對方特别希望知道你喜歡什麼類型的人呢?
其實,原因無非3個。
第一個:想知道自己符不符合條件。看看自己是不是對方的菜。第二個:好奇對方的擇偶标準。對對方有好奇心的第一步,是對對方有好感。第三個:想幫着介紹對象。暫時對他沒什麼想法,但是也想TA介紹對象,但是通過介紹對象相處久了,也會日久生情。
在異性之間,如果聊到了理想型,至少對方是信任的人。一旦知道了對方的擇偶條件,那麼對方肯定會根據自己的标準跟對方對号入座,不符合就算了,但是,如果符合了,那麼很可能就走向另一層關系了。
異性之間的友誼很脆弱嗎?你可能很難接受,但是朋友蘇跟李就是這樣在一起的。
兩人在一起前,關系很好,李的條件也很不錯,但是蘇對李沒有感覺,兩人就這麼當普通朋友相處了。
後來女方打了個電話給男方,問他喜歡什麼樣的女孩子,可以幫着介紹對象。
結果剛好,李就是那樣的類型,最後,李半開玩笑一樣說:“那不就是我嗎?”
最後,心理暗示起了作用,漸漸地兩個人越來越默契,最後蘇主動戳破了窗戶紙,兩人成功在了一起。
對異性朋友起了年頭,隻要聊一下對方的理想伴侶,那麼在一起都是早晚的事。
第二個,訴說自己的隐私普通朋友就是在一起開心的吃飯,開心的分享日常,開心的吐槽,遇到點煩心事,就胡鬧。
但是,能夠透露隐私的關系,絕對不是普通朋友的關系。心理學上說,自我暴露的行為,是能增進異性關系的手段。
例如說,自己的收入,自己的賬号密碼,自己的情感經曆,自己的心理陰影。能夠透露出來的,一定都是親密的朋友。
而且,這樣的坦率跟信任,絕對超過了普通異性朋友的界限。
尤其是在坦白過去的時候,如果對方耐心傾聽,那麼你們的關系就會迅速升溫。
繼續以朋友的身份相處,好像都是自欺欺人的方式,願意互相坦白,那其實早就在心裡面接受了對方。
很多時候,異性之間,沒有想要進一步發展,就是不想透露自己的情感隐私,這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考慮到這段關系的重要第三個:吐槽自己的對象知乎曾有這樣一個問題:如果跟異性吐槽自己的對象,是怎樣的感受?
有人是這樣回答的:我對象根本不咋地,所以,你有機會了。我不排斥跟你發展下一段關系。
其實,很多時候,吐槽的對象,未必是那個想在一起的人,但是如果吐槽一旦發生,那麼,之前的關系,或許也早就灰飛煙滅。
以前有個同學,就有這樣的經曆。
他跟同事在一個項目組裡,下班時候經常在微信上聊天,有時候還單獨出去看電影,可是,問題是,兩個人都有自己的對象。
但是,有一次,同事跟同學吐槽起了自己的丈夫。後來,這件事情,被丈夫知道了,丈夫氣急敗壞,而同事隻是說,丈夫太小心眼了。
那麼,真的是丈夫小心眼了嗎?
同事跟同學這段關系,其實,早就不是朋友關系這麼單純了。
每次跟丈夫吵架,同事第一個就來找同學吐槽,希望能安慰到恰到好處。
那,真的是丈夫都不好嗎?其實,她隻是在吐槽時,裝滿了對丈夫的不滿意。但這讓同學感覺到,同事跟她丈夫在一起,還不如離婚了好。
異性身份,本身就是很敏感的身份,對方插手自己情感上的事情,那麼就很容易模糊了雙方的界限。
異性相處,分寸感非常重要。
守好異性之間的關系界限,如果愛,那麼勇敢的去表白。如果不愛,那麼就表明态度,保持距離。
異性之間,如果隻想做朋友,那麼就不要去打探對方的理想型,也不要說自己的隐私,也不要吐槽自己的對象。
不該越的界限不能越,懂得避讓,才能得到真正的友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