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的文獻?摘要:低碳經濟簡言之就是排放二氧化碳比較少的經濟,實質是立足于經濟結構調整、發展低碳化産業、促進低碳化消費,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綠色經濟,即在發展中排放最少的溫室氣體,同時獲得整個社會最大的産出,達到經濟發展與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的多赢,實現可持續發展本文探讨了低碳經濟的影響,及低碳經濟在我國發展的必要性和對我國的啟示,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低碳經濟的文獻?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摘要:低碳經濟簡言之就是排放二氧化碳比較少的經濟,實質是立足于經濟結構調整、發展低碳化産業、促進低碳化消費,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綠色經濟,即在發展中排放最少的溫室氣體,同時獲得整個社會最大的産出,達到經濟發展與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的多赢,實現可持續發展。本文探讨了低碳經濟的影響,及低碳經濟在我國發展的必要性和對我國的啟示。
關鍵詞:低碳經濟 影響 必要性 啟示
一、世界低碳經濟發展的影響
發展低碳經濟作為協調社會經濟發展、保障能源安全與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本途徑,已得到世界各國普遍認同。主要發達國家憑借低碳領域的技術和制度創新優勢,加緊實施低碳經濟發展戰略,構築世界新一輪産業和技術競争新格局。我國傳統的高碳經濟和外貿發展模式面臨嚴峻挑戰,向低碳經濟轉型勢在在必行。
(一)全球碳市場交易規模迅速擴大,歐盟排放交易體系占主導地位。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2005—2008年,全球碳交易額年均增長126.6%。在全球碳交易中,歐盟排放交易體系一直占主導地位。在共同而有區别責任的原則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清潔發展機制是目前比較有效和成功的方法。
(二)區域性碳交易市場興起,全球統一市場和規則尚待形成和制定。
歐盟排放交易體系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市場,涉及歐盟27個成員國,近1.2萬個工業溫室氣體排放實體。美國目前還沒有建立全國統一的碳交易體系。亞洲地區碳交易起步較晚。随着低碳經濟政策的逐步成熟和完善,世界各國和地區紛紛發展自己的區域性碳交易市場。
(三)後京都國際氣候協定影響全球碳交易發展趨勢。
未來全球碳市場的發展趨勢主要取決于2009年12月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大會的談判結果,即達成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新減排協定,取代即将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此結果将對歐盟、美國等國家的氣候政策的制定起着決定性的作用,而這些政策正是未來全球碳市場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基礎。
(四)發達國家紛紛實行碳稅政策,威脅發展中國家出口貿易
發達國家的溫室氣體減排行動将通過世界經濟貿易的傳導機制,給尚未承擔減排義務的發展中國帶來影響。目前,備受關注的是美歐發達國家欲将應對氣候變化與國際貿易挂鈎,實施所謂的碳關稅,此舉将改變國際貿易競争格局,對發展中國家出口貿易構成嚴峻挑戰。
二、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必要性
伴随着能源的大量消費,溫室氣體的排放不可避免的快速增長,成為環境污染的最大來源。雖然,2008年中國人均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僅為4.1噸,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噸,更遠遠低于美國的人均19噸,但龐大的總量,緊随美國其後,成為全球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國。而且随着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變化,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也迅猛增加,大有趕超美國之勢。
中國政府也看到了能源和環境的危機,積極行動了起來。“十一五”規劃明确提出并鄭重承諾,到2010年,中國單位GDP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要減少10%。
三、對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啟示
我國作為一個處于工業化和城市化階段的發展中大國,經濟和貿易增長與資源、環境約束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世界低碳經濟趨勢深入發展,傳統的高碳經濟和貿易發展模式面臨嚴峻挑戰。我國應從戰略的高度重視低碳經濟發展,積極借鑒發達國家低碳經濟發展經驗,逐步建立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政策框架。
(一)加快研究制定低碳經濟發展戰略。
發展低碳經濟,技術創新是根本,制度創新是保障。結合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性社會的工作目标要求,借鑒和吸收低碳經濟的先進理念,深入研究和制定國家低碳經濟發展戰略,構建完善的低碳經濟法律法規體系,推動社會經濟朝着低碳方向轉型。
(二)積極調整産業結構和能源結構。
要綜合運用财政、金融、産業政策,嚴格控制能耗高、污染重的産業,推進能源節約,重點預防和治理環境污染,促進能源與環境協調發展。逐步形成低碳農業、低碳工業、低碳服務業等完善的低碳經濟體系。
(三)積極參與低碳化的國際合作
氣候變化、溫室氣體排放是全球性的,因此解決氣候變化問題要依靠經濟、知識、技術和治理的全球化。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國不僅要強調自主創新,也要積極開展國際技術合作,通過共同研發,合理轉讓等方式提高國内的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盡快縮小與先進低碳技術方面差距。
(四)激勵企業從事低碳生産和經營。
應對氣候變化所推動的低碳技術和産業的新興與發展,将成為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未來的企業競争必定是基于低碳産品與技術的競争。政府應通過低碳産業規劃、财政稅收的扶持、金融融資的支持,引導企業進人低碳産業、發展低碳産品。同時,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全球建立低碳領域的技術創新機制,力争在清潔和高效能源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在國際碳減排市場中取得競争優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