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這個春天很特殊,
疫情壓在每個人心頭。
一條的員工和所有生活在上海的人一樣,
大家一個個孤立在家,
但所經曆的種種時刻卻又悲歡相通。
4月8日,我們發出了“我親曆的上海疫情瞬間”征集,
收到了上百封回複,
身邊的朋友也紛紛給我們留言,
寫下他們在這段封控期間經曆着的瞬間。
其中最多的瞬間是關于食物,
在家裡發豆芽風行一時;
鄰居之間互換物資,
七拼八湊出一些蔬菜肉給不會團購的老人;
然後是關于确診、求助……
女孩住進剛建好的方艙,
看到一個寶爸在臨時闆房的門上,
給孩子畫了《汪汪隊立大功》裡的大狗們;
有一家人期盼已久的寶寶要在這時候降生,
其間打120叫救護車、購買奶粉的艱辛自不待言。
有人拍下鄰居屋頂遛狗的畫面,在小區群引起一陣轟動
也有不少時刻是關于自然,
人們爬上屋頂去放風遛狗,
或者在疫情時收集到了200多處的鳥鳴,
現在我們都停止了,自然的聲音反而格外清晰。
我們用這些普通人經曆的微小瞬間,
為這段不尋常的曆史做一個見證和記錄。
編輯 朱玉茹、倪蒹葭
責編 陳子文
疫情在家眺望窗外,一片錯過的盎然春色
方艙裡,寶爸給孩子畫的畫
@raki 31歲 視頻從業者
上海欠下了一個春天,隻能在家裡感受。
我住在市中心的弄堂,沒有了阿姨叔叔在樓下聊天的喧鬧聲,隔壁樓的法國人也停止了派對的音樂,安靜到一早會被飛進房間而困住的小蜜蜂吵醒。
飼養了一隻小松鼠,第一次它爬上屋頂不請自來,覺得可愛就給了一些堅果,久而久之仿佛成了一位每天拜訪的鄰居(可能再過一陣子就要拖家帶口了)。
@喬伊 28歲 記者
每天的平靜時刻都是吃完飯後在窗外遠眺一下延安中路,黃昏時分,四月的上海到處都浮動着春天的氣息。小區裡,有小孩在窗戶前隔空互相喊着,“你寫完作業了嗎?”,“我在寫作業!”,好像生活又有了一點煙火氣。
畫下封控前沸騰的生活
@fwb 建築教師
雖是人間四月最美天,卻逢滬地百年未遇之大事件。隔離中,雜亂中,努力做到一天一幅iPad小畫,記錄焦慮與荒唐,也回憶美好,鎮靜心态。
表弟拿着玩具望着窗外,“什麼時候能去找小夥伴一起玩?”(小米 攝)
@小王同學 19歲 學生
花園将要變成菜地
金魚看作生魚片
韭菜一茬又一茬
春風吹動香椿芽
隔壁的櫻花無人欣賞
吹來了花瓣緊貼着紗窗
樓上的狗狗聽到動靜
汪了一聲又止住聲音
毛毛老公在樓下向她揮手
@毛毛 34歲 一條美妝編輯
我的老公是一名醫務工作者,自從3月初疫情開始,他就沒回過家。我們的女兒剛出生,隻有4個月大,已經一個多月沒看到爸爸。隻能偶爾等他空下來的時候視頻聊天,一開始寶寶還認識是爸爸,但過了幾天就不認識了。
前幾天老公總算拿到了通行證,可以從醫院回家拿點換洗的衣服,但是由于我們樓封控了,加上不想增加我們感染的風險,所以隻在窗戶下和我們打了招呼,是下午四點鐘,陽光非常好。希望疫情趕快過去,重逢的日子快點到來。
@Andy 24歲 互聯網運營
發生在2022年上海的愛情故事。我一回上海小區就閉環管理,他拖着行李箱進來陪我隔離,已經一起呆在小小的房間裡兩周了,在每一個自閉和煩悶的時刻我們都會抱緊彼此。
“馬上就是我們倆四個月的紀念日了,還有兩分鐘零點”。零點我們在沙發上深情打kiss,我推開他說,要不要團點切片面包,于是兩個人開始繼續團吃的,在把冰箱逐漸填滿的時刻裡很真實地感覺到幸福。
@七毛是我 30歲 寫作者
誰能想到,我跟我老公兩人在家自己發豆芽了。
從櫥櫃的旮旯角裡翻出了黃豆、綠豆,平時絕對不會想起來的東西。水泡了一夜,然後用毛巾和抹布蓋着,一天澆三次水,早上掀開,看到綠豆居然發芽了,那一刻特别感動,喜出望外。又一想,我竟然在2022年的上海,怕第二天吃不上飯,自己在家發豆芽,真魔幻!
@毛,22歲,學生
本來以為安全如磐石的大學校園破防了,作為第一批被轉移的密接來到浙江金華的賓館隔離。臨走時,我看了下寝室養的植物,多肉酢漿草什麼的能熬,但是角堇三四天不澆水就會旱死,我舍不得,就帶上了。
到了隔離點,一開始非常焦慮,緊張得胃疼睡不着覺。
因為三餐配的都是白米飯,身體吃不消。我學會了用燒水壺和白米飯煮粥,先燒開水,再把飯放進去悶五分鐘,然後繼續燒水,咕嘟一會就好了,吃到自己煮的熱乎的粥的那一刻真的覺得好幸福。
每天在窗台上看着我的角堇在陽光下生長,偶爾也會望着藍天白雲發呆,度過一個下午。不管多麼艱難,都要擁有創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lynn 28歲 一條藝術頻道
4月7日,看着食物庫存越來越少,我一天都在憂心如何買菜。
晚上聯系了在西安老家的親戚、在北京的好朋友、在巴黎的表弟、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的網友、在美國灣區的女碼農、在京都留學的學妹。
建立了一個三大洲五個國家七個城市的國際化團隊,幫我4月8日一早去軟件上面搶菜, 早上六點和八點半兩輪都搶了。海外黨有時差優勢,但這次國際化合作以“全軍覆滅”告終。
後來京都的學妹跟我說,她回籠覺的時候夢見幫我搶菜成功了,買了五百多的東西,運費四百多。
@Sylvia 32歲 媒體工作者
居家前,買了四個青團,想着又甜又膩,不大可能吃得完,但足不出戶,也應應景。到清明那天,青團隻剩下一個,和家人分着吃。好在早收到了今年的明前新茶,配青團正好,一口茶吞下去,剛猛的清冽之氣充斥鼻腔。2022年春天的山野,我也算去過了。
@hh 28歲 戲劇人
吃過晚飯,刷手機看到了朋友圈一封求助信,是安徽來的8位打工兄弟發出的,被困出租房,無糧,有人生病,這幾個關鍵詞我感覺情況緊急,一看日期是4月9日,最新的。我馬上打了信上聯系人的電話。
電話中得知,居委會回複他們說自己解決,他們用了搶菜軟件,沒有搶到一根菜,目前已經斷糧。
求助信和感謝信
我馬上聯系自己小區的物業隊長,因他手上有買蔬菜的渠道,沒想到他也是安徽人。他很激動,都是安徽人在上海打工,大家處境不一,一定要幫。
物業隊長當晚找騎手和蔬菜的資源直到淩晨,第二天把菜、油、大米都送去了。同時,網絡上幾小時的信息發酵,讓居委會重視到了,也給他們送了一些物資。
@yonita 27歲 圖書編輯
好像說把香蕉挂起來,它就會以為自己還在樹上,壞得比較慢。
@阿團 網友
在抖音上看到湖北荊州給上海捐贈了魚糕、公安牛肉、小龍蝦。雖然不知道能不能拿到這些物資,但對于好重口味的我來說,太饞了。
發了評論詢問魚糕具體的食用方法,網友非常細心地告訴我烹饪步驟,還私信我,問上海能不能收快遞,可以私人贈送給我嘗嘗,最後還約定了等疫情過去請我吃魚糕。
一個沒有交集的陌生人,在互聯網上,溫暖了一個被疫情所困的人。也許是自己經曆過,才想為别人撐傘。
深夜,還在幫居民送物資的志願者
@元旦姑娘 33歲
我們小區接近1000戶家庭,一群陌生人,臨時組建了一些群。群主無私奉獻地牽頭去聯系供應商、物流,把食物送到我們手上。
這裡面有互信、有擔當、更加有感動。我在群裡說沒有大蒜了,當時已是半夜,第二天門鈴響了,鄰居說蒜送到樓下了;老年人不太會手機接龍訂菜,群裡大家自發地七拼八湊出葷素搭配、水果,給他們送去。
社區裡,提着物資回家的老人(小米 攝)
@Priscilla 26歲 一條編輯
樓裡一大半是老人,不太會用手機,信息閉塞,每次樓棟下來做核酸變成了他們難得獲取信息的時間。爺爺奶奶們隔着2米的距離,用我聽不懂的上海話激烈地讨論着什麼,特别日常、特别熟悉……
老人們都不好意思開口找年輕人要吃的。今天給老樓長送了一包蔬菜,他推脫說家裡有,我硬塞給他,“我囤多了,吃不完。”他突然就眼眶濕潤了,“你們都跟我這麼說,謝謝你們!”後來,2樓的小夥子告訴我,兩個老人隻剩一個土豆了。
因為“陌生人”的幫助,貓貓難得的豐盛晚餐
@貓貓 25歲 新媒體編輯
幾天前,在團購群裡認識了一個女孩子,她是雲南人,我的隔壁鄰居。
我們已經在小區裡封閉二十幾天了。因為我基本不會做飯,簡單做一點點,大多時候一天隻吃一頓飯。後來這個雲南女孩自發地說,要給我做飯吃。偶爾我會帶一些食材給她,她的廚藝真的很好,讓我在這個疫情時刻,不僅每天都吃得飽飽,還嘗到各種花樣菜式。
有一天我因為工作很忙,一直沒閑下來做飯,她來我家給我煎了一份餃子,當時真的很感動。在這之前我們壓根都不認識。她很有趣,并且貼心。我獨自一個人在上海生活的日子裡,多了一個朋友。
“鄰居自發給我老公做了生日蛋糕,群裡有人還說晚上要在陽台上給我們唱生日歌,拿手電筒打光,很感動……”(包子 攝)
@七月 28歲 總助
隔壁小姐姐做了長壽面給最近睡了一個月地鋪的物業小哥,祝他今天生日快樂;街道送來的柴雞比我自己買的還香,不知是哪裡同胞捐贈的,很感動。
我渴望走出房門卻也膽怯,所以愈加敬重此刻堅守在門外的人們,祈禱最多的平安給到他們。
大家取了蔥、做了飯,都會發張照片在群裡感謝
@Wenbin 41歲 汽車公司職員
有人院子裡種了蔥,想着大家應該都缺,就鏟了一盆放到家門口供所有鄰居自取。每天大家自覺地維護着這盆蔥,有人澆水,有人不停提醒大家不要拔根,有人用了蔥做好飯發群裡接龍……這一盆蔥,是我們的溫暖和橋梁。
@Jenny 31歲 市場營銷
4月10号晚上,我們樓放了一場露天電影,怕影響老人休息,選了沒有台詞的《貓和老鼠》,用了超高清投影儀投在對面大樓的牆上。
我們樓正在做飯的、吃飯的、看電視的,都到陽台、窗邊靜靜觀看。一個可可愛愛很治愈的氛圍!外面的世界很魔幻,但這夜我們小區是彩色的!這次上海疫情負能量太多,但慶幸有一群很可愛的樓棟鄰居和超級負責很關心大家的志願者。
社區志願者
@咪子 46歲 投資人
上海人這在一輪疫情中,經曆了一輪一輪又一輪的核酸檢測,看着大白們忙碌,很多時候是一聲謝謝或者一個感謝的眼神。
但昨天,整個小區居民被大白破防了!第一次做核酸看到大白後背寫着單位:無錫人民醫院。白天做的時候,我便注意到了這行字,這是兄弟省的援助醫療隊啊。
晚上天黑了,小區群裡有人說,醫療隊還沒走呢,他們太辛苦啦,我們去陽台表示感謝吧!結果,一呼百應,我馬上就聽到陸續有陽台傳來“感謝無錫醫療隊”的聲音。
一個聲音、兩個聲音、一片聲音……此起彼伏,大家做不到整齊劃一,但都有感激之情。這一夜的呐喊聲讓我難忘。
方艙日常
@小怡同學 22歲 前台
4月5号,我接到了确診電話,手都是抖的。我怕傳染給爸媽,把自己關在房間,偶爾出去都戴着口罩。有天我爸說,“你再在家戴着口罩就不拿我們倆當你親爸媽!”我瞬間就崩不住了,他看見我哭也崩不住了。我怕留下病菌,趕緊回房間了,緩了好久才緩過來。
第二天晚十一點接到電話,告訴我一小時後去方艙。從小到大,我一直住在家裡,從來沒有一個人住過。到了方艙,特别特别想家。一個人的落寞感覺快瘋了,下了很多電視劇也不想看。其實身體的折磨一兩天也就過去了,心理的折磨才是這個病毒最令人恐懼的。
@一七 25歲 記者
4月6号,我的合租室友确診了。作為密接,我們一起被封在了家中。
我和室友商量着,把确診消息發到樓棟群裡,内心忐忑。驚喜的是,我們收到的都是這樣的回複:“祝早日康複”、“不要有心理負擔”、“快吃連花清瘟膠囊,多喝水多睡覺”、“一定要保證蛋白質的攝入啊”……
在小區的團購群裡,别的樓棟都在問我們樓是哪一戶确診的,但鄰居都很善良,沒有透露我們的信息,還安撫其他樓棟,也許是怕大家在群裡說一些“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的話吧。
當我的老闆、同事、朋友得知我室友陽性之後,給了我很多安慰和幫助,叫我一定要保持心态穩定、心情愉悅。我有一位同事,平時就是我們的笑話庫,為了讓我開心點,她這兩天在群裡發了很多搞笑短視頻。今天早上打開工作計劃,發現同事那一欄寫着一條——為一七甄選10個搞笑視頻。哈哈哈哈哈,不好意思,寫到這裡笑出聲了。
最後一個時刻:一個好消息,就在我碼字的當天,一位确診的鄰居已經轉陰了,祝福TA,也希望我的室友早日康複。
方艙黃昏時分
@Kimberly 26歲 記者
我們方艙剛住進來時,全是塵土和建築垃圾。大家自發接了水沖洗地面,清理洗手間,收拾垃圾。公共洗手間沒接熱水,兩位同層的大哥就自己動手,接水管、熱水器,裝玻璃、修地闆,堪稱“大國匠人”了!朋友說是“前陽栽樹,後陽乘涼”。
眼前的苟且太過殘酷,但大家的自救和互助能力還是讓人感動。我們這一棟建了個微信群,最初叫“方艙求生”,大家說太消極,改叫“喜陽陽”,又說我們要追求變陰,所以現在叫“高橋度假群”。這幾天天很晴朗,“高橋度假村”的晚霞還是很美。
方艙裡大家晾衣服的方式
方艙最壯觀的就是每次送飯,大白一嗓子“樓上樓下的,下來吃飯了”,就能聽到轟隆隆一陣腳步聲,地闆一陣微晃,大家紛紛出來領飯,宛如非洲大草原上的羚羊群遷徙般帶起一陣塵土。發了些盒飯的照片給同在上海的朋友,被調侃吃的比居家隔離還好。确實,起碼還有肉,味道像是高中食堂。
算是切實坐在了曆史的第一排,親身體驗了一把。
“我也很累啊,脫下防護服,我也是普通人,可是他們叫我大白啊。”阿單(支援方艙護士)
@王橘子 28歲 市場
3月底報了小區的志願者,小區裡有個接近90歲的奶奶,女兒癌症,前幾天主治醫師打電話說見最後一面。奶奶做了核酸,但在住院部還是被攔下一次,上樓之後護士長又不讓進,等到主治醫師再找上頭領導開會,最後同意可以見一次。
奶奶突破重重困難見到了女兒,真的是何等的痛苦,女兒離開了人世,女兒的兒子關在浦東的大學不能出校,真的打着這段我在流淚。
@魔都笑笑生 28歲 公司職員
3月16日,是我右肩的肩袖撕裂手術後第四周,這天我們小區進入封控,3月30日,是我和手術醫生約好的複診日,但這天早上,收到了醫院的停診信息,浦東其他的醫院也都陸續停診。
因為右手臂一直擡不起來,我不能洗頭,不能做飯……蔬菜和水果也變成稀缺資源……我隻想洗一個頭,吃一頓不是方便食品的好飯。
在鄰居協助下,吃上的飯菜
4月5日,突然聽到有人敲門,這是我封控以來第一次聽到有人敲門,才發現原來是樓下80歲的阿姨在敲隔壁的門,阿姨看了看我,寒暄幾句走了。下午,又聽到敲門聲,竟是樓下阿姨端着一大碗紅棗蓮子小米粥。她說小姑娘,你手不方便,有什麼要幫忙的你就來找我。
4月7号晚,鄰居小姐姐到我家,幫我洗了頭,切了一個大土豆,把發的物資扛了上來,樓道長又幫我切了一大塊豬肉,他把豬肉切成小塊,分成幾份裝在保鮮袋裡……托他們的福,我近一個月來,久違地吃到了一份土豆炖肉。在這之前,我從來沒有指望陌生的鄰居能幫忙做些什麼。
此時最難的是,聯系了不下十個渠道求助,但就醫一直解決不了,聯系不到能接診的醫生,關節鏡手術後如果不及時觀察、開始康複訓練,會關節黏連,時刻憂心着。
@Pz 26歲 新媒體工作者
小區裡有條大狗大家都很喜歡,疫情前就經常被主人帶着到處轉悠,一身雪白的毛,到我腰那麼高,很是帥氣。封城期間,大狗每天在狹窄的室内待着,悶悶不樂,主人就在小區群求助。這幾天,夕陽西下去窗台看了一眼,意外發現大白正牽着大狗在遛彎。狗狗特别乖,走得慢慢的。
小區路上空蕩蕩的,隻有一人一狗肩并肩走着。
疫情期間的待産病房
@範範 38歲 寶媽
孕期39周時,疫情已經集中爆發了,情況一天比一天不穩定,被告知進産房需要三天一次的核酸證明,到40周預産期那天,醫生反複确認才讓入住了正常的病房待産,沒有護工,生産陪護隻允許一個家屬。
寶寶在3月24号出生,五天後出院,馬路上一個人都沒有,空蕩蕩的高架恍如空城。
出院當天市面上很多奶粉都已經斷貨,母嬰店陸續在封閉。我老公跟我媽媽急得不行,到處打聽,趕在封城前搶到了一箱奶粉和一箱尿不濕,能撐一個半月,才算是心安了,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心驚膽戰。
我38歲,高齡産婦,這個孩子的到來對我們一家都特别珍貴。盡管現在疫情封城,一切都很緊張,但一家人每天還能待在一起,我爸爸媽媽們每天能看看孫子,心裡就有種由衷的幸福感。
@筒哥 36歲 國企科員
我們小區在做了第九次核酸後,3月30日接到了疾控的電話,通知我們家核酸檢測異常。這個電話如晴空霹靂,要知道,我家有一個懷了37周的孕婦在。經過複核,我丈母娘核酸陽性,我們都是密接。
我們在家裡認真做了消毒和通風,萬幸沒有感染。
丈母娘2号被帶去了方艙醫院,4月5号,老婆開始宮縮,預感到快要生産,我們晚上10點開始打120,等了大概一個半小時,終于救護車到了,把我們送到密接人員的指定醫院——第八人民醫院。
産房是單獨一間,過程中,醫生就坐在她旁邊,教她怎麼放松,細緻入微地照顧,4月6号清晨順産了我們的女兒。我們初為人父母,小孩一直哭鬧,這個時候也沒法請月嫂或者進月子中心,到處跟人請教如何換尿布和洗澡。
經曆許多苦澀不易,回想起來還是幸運的。寶寶她正好想在這個時候到來,看看世界。
@劉悅來 51歲 景觀設計師
2020年疫情期間,我們第一次發起了seeding種子行動“鄰裡守望互助公益計劃”,倡導大家無接觸分享種子,在家門口或者一方小陽台上育苗,種出一片自然。2年多過去,打卡分享自家小花園的社群不斷壯大。
70多歲的尤奶奶,這兩天特地發來了她家樓道裡的“共享花園”,全部用吃剩的蔬菜頭自己長出來,開出了花。
她說,“以前我習慣把花草養在自己家的廚房窗台上,今年趁着做核酸,就帶下來,放在樓梯北面平台,讓更多人一起觀賞,‘蔬菜開花好漂亮吧’。”
社區花園
過去5年,我和團隊指導幫助居民自己改造“家門口的一片自然”,做了700多個迷你版花園。我自己和夫人打理的社區花園,我們每次下樓核酸都會看到,現在二月蘭還在開放,蝴蝶也繞着飛。
通過觀察自然,記錄分享,我們身體不接觸,大家心還在一起。這次疫情讓我們對鄰裡的感覺,也真真切切地深刻了許多。
@譚志鵬/羅黛詩 30歲出頭 藝術家
在上海封控期間,似乎天氣大多都十分晴朗。
不同于市裡封控後産生的反差;我們身處地廣人稀的奉賢區海灣,除了禁足,周遭還是一如往常地安靜。工作室難得有一片可觀的草坪,最開心的應該就是家裡的狗子,傍晚讓它在上面肆意地奔跑,掩不住的笑容暈染在空中。那天我們互相追趕,如同孩子一樣地追逐打鬧。我把狗子撲倒在地上,捉弄般搓揉它的皮毛。
夕陽下,所有的鳥鳴蟲叫、所有的風吹草動,疫情的無奈在這一瞬間煙消雲散。
劉毅在疫情間的畫作
@劉毅 41歲 藝術家
4月3号,我站在陽台上,突然聽見鳥叫聲,特别清脆。平時外面總是吵吵鬧鬧的,現在我們都停止了,自然的聲音反而格外清晰,特别觸動我,我當時就拿出手機錄。後來在朋友圈看見好幾個朋友因為疫情心理狀态很不好,我就把錄音發給他們了。沒想到他們反饋都特别好。我就又轉給了好多好友,像是一份禮物一樣。
其中有一個收到的人是個大學生,他給我回了一段在他宿舍那邊錄的鳥叫聲,不太一樣,但也特别好聽。我就想,幹脆發起一個活動,叫“鳥鳴電台”,讓大家記錄疫情中在自家聽到的鳥鳴。其實這份美好一直存在于我們身邊,隻是平時被忙碌的我們忽略掉了。
劉毅每天的朋友圈分享
幾天的時間,陸續收到的200多份鳥鳴的錄音,我每天都會在朋友圈分享,我把它看作一次社交媒體上的公共藝術。每天一家人圍坐桌前,夫人在抄經,兒子在寫作業,我就在手寫記錄這些鳥鳴的地點、種類、發送者。
我覺得某種角度上,這是一種虔誠的祈禱和祝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