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園林專家歡迎初中學子來到研究院。 通訊員陳俊平 攝)
長江日報-長江網9月21日訊(記者郭麗霞 通訊員陳俊平)雨水為何打不濕荷葉?荷葉是如何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頤不知道的“荷葉效應”是什麼?……9月20日,武漢市第四十九初級中學的孩子們走進武漢市園林科學研究院,帶着課本探尋荷花的秘密。
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了解到,這是該校在9月19日—25日全國科普日活動期間舉辦的一場科普研學之旅,主題為“探秘——《愛蓮說》裡藏有多少個荷花之謎”。活動當天,孩子們在市園林科學研究院園林專家的指導下,現場觀察荷花的根、莖形态特征,分組參與荷葉的不沾水性實驗,探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等文字描寫中蘊含的科學道理。
(圖為四十九中初中生學習科普知識。 通訊員陳俊平 攝)
雨水為何打不濕荷葉?荷葉是如何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701班學生小李觀察到雨中的荷葉不僅沒沾上雨水,連一絲灰塵也沒有,這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最終,他從園林專家的現場講授中解開了自己的疑惑:原來,荷葉不會沾水是由于荷葉表面附着無數個微米級的蠟質乳突結構,科學家稱其為荷葉的微米-納米雙重結構,它使荷葉表面與水珠或塵埃的接觸面積非常有限,産生了水珠在葉面上滾動并能帶走灰塵的現象,而且水不留在荷葉表面。
講到荷葉的特性時,園林專家還告訴同學們,生活中哪些用品和材料是利用荷葉等其他動植物的特性發明出來的,并号召大家向大自然學習,對動植物的優良特性加以巧妙利用,改變我們的生活。
(圖為園林專家向同學們演示荷花特性。 通訊員陳俊平 攝)
“不脫離生活的教育,才是最接地氣的教育。”市四十九初中黨支部書記蔡淑卉表示,科普研學一直是學校德育活動體系中的重要環節。在全國科普日活動期間組織這次主題研學,是為了加強課堂人文知識和科學知識、社會資源的深度融合,讓孩子們研有所思,學有所獲,旅有所感,行有所成。
【編輯:丁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