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國共産黨廣西壯族自治區代表會議上全票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讓全體壯鄉人民歡欣鼓舞。這充分體現了廣大人民群衆對的衷心擁護和愛戴,體現了壯鄉兒女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捍衛核心的堅定信念,體現了壯鄉人民緊跟偉大複興領航人踔厲笃行的堅定決心。
4月21日至22日,中國共産黨廣西壯族自治區代表會議在南甯召開。廣西日報記者 黃 克 鄧 華/攝
領袖諄諄囑托激揚巾帼之志,殷殷關懷凝聚巾帼之力。近年來,廣西各級婦聯團結引領廣大婦女立足崗位,創先争優,奮發有為,向善向上,湧現出了一大批講奉獻、肯擔當、有作為的先進典型。結合全國婦聯部署開展的“巾帼心向黨 喜迎二十大”群衆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她們與千千萬萬“桂姐姐宣講隊”成員一起,将的殷切關懷送到千家萬戶,引領廣大婦女為凝心聚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貢獻巾帼之力,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楊甯
紮實推進鄉村振興 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楊甯是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安陲鄉江門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廣西婦聯兼職副主席。2010年,楊甯以優異的成績讀完大學,毅然選擇回到家鄉——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融水苗族自治縣安陲鄉江門村當了一名大學生村官。
為了工作,楊甯克服了種種困難。交通不便,讓她更貼近群衆——每次出山都順路搭乘老鄉的摩托車;村裡電腦不行,就用自己上學時的電腦;到村裡的第一年,楊甯将所有的文件材料都電子化歸檔,讓村委會實現無紙化辦公。宣傳防火防盜、幫村民辦理證件申請填表格……通過給村民辦的各種小事,村民們逐漸認可了楊甯。一幹就是6年,2016年,楊甯當選村黨支部委員,次年當選村委會主任。
脫貧攻堅,産業發展是突破口。楊甯調研發現江門村海拔較高,晝夜溫差大,種出的泉水西瓜品質格外好。當年,楊甯把本地西瓜的照片加上文字發在了自己的朋友圈上,很快西瓜就被訂購一空。嘗到了甜頭,村民種西瓜的積極性高了起來,楊甯順勢組織村裡的留守婦女成立了苗阿嫂種養專業合作社,全村的高山泉水西瓜種植每畝地的收益從不足1000元提升到了近4000元,十多戶貧困戶因此實現了脫貧增收。她還帶領江門村60多戶農戶種植香糯,通過“稻 鴨 魚”共生的模式,每畝增收1500多元……2020年,江門村實現94戶326人全部脫貧,楊甯也當選了江門村黨總支書記。
在2021年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為她頒獎,并說“廣西我會去的”。同年4月,真的到廣西考察,對廣西發展做出了重要指示。對廣西的深切關懷,給了包括楊甯在内的八桂兒女不懈奮鬥的強大動力。
從當初的大學生村官到如今的江門村發展“第一責任人”,楊甯把最美好的時光獻給了家鄉。“我要按照的囑托,不懈奮進努力,帶領江門村的苗族同胞永遠銘記黨的恩情、永遠跟黨走,在新征程上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帶領大苗山鄉親過上更紅火的日子,以優異成績向黨的二十大獻禮!”楊甯如是說。
黃墁
牢記領袖囑托 實現人生出彩
黃墁是玉林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副支隊長,廣西婦聯兼職副主席。最開始進入警察隊伍時,黃墁是一名法醫。法醫是一種特殊的職業,不僅要時常面對各種慘不忍睹的屍體,還要奔波于現場、解剖室、殡儀館,這些都在挑戰常人難以承受的心理極限。“再特殊的工作也要人去做,作為黨員,我要為女性作榜樣。”就這樣,黃墁兢兢業業,踏實肯幹,堅守在刑事偵查工作的第一線。
2013年4月,在偵破一起惡性殺人案時,已懷孕兩個多月的黃墁連續12個小時奔忙在兩個現場,檢驗了2具屍體,為破案發揮了關鍵作用。由于勞累過度,黃墁遭遇流産。在組織和家庭的關愛下,她不久又滿腔熱情回到工作崗位。正如她所說,“選擇自己所愛的,愛自己選擇的。”三個月後,黃墁在縫合一具男屍時不幸被針刺破了手指,後來證實該男子是艾滋病感染者。局領導立即将黃墁送到醫院診療。她服用艾滋病阻斷藥物,嘔吐不止,瘦得隻剩85斤。但她用頑強的鬥志頂住了巨大壓力,一邊工作一邊治療。一年後排除了被感染,她又繼續在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
2020年4月,黃墁調至玉林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組建命案積案攻堅組技術小組,全力服務命案積案攻堅戰;通過大力推進刑事技術三項破案會戰,利用DNA、指紋、人臉圖像比中抓獲傳統“盜搶”現案犯罪嫌疑人403人;全市破獲28起本地命案積案,完成率全區第一。2021年,廣西婦聯以“全國三八紅旗手”黃墁為領銜人,創建了廣西公安系統首個“三八紅旗手工作室”,在黃墁的帶動下,全市女民警職工“争先創優”的氛圍蔚然成風。
黃墁說,我們要珍惜好時代,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充分發揮女性“半邊天”的作用和獨特優勢,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接續奮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實現人生精彩。
農鳳娟
讓“最美”微笑成高速公路風景線
農鳳娟是廣西交通投資集團南甯高速公路運營有限公司青秀分公司南甯東收費站黨支部書記、副站長,是以微笑服務為核心的“鳳娟标杆”團隊的帶頭人。2007年,走出校門的農鳳娟進入高速公路行業工作,成為南甯石埠收費站的一名收費員。在遠離市區的三尺崗亭,這位年輕的壯族姑娘日夜堅守,用心做好每一次微笑服務。
“工作中有時會遇到一些突發情況,需要我們細心去化解矛盾。”農鳳娟回憶,一天淩晨,一輛客車涉嫌逃費,她請司機耐心等候交警來驗證車輛信息,可司機很暴躁,不停辱罵,還向她潑礦泉水。在處理這件事情的過程中,農鳳娟一直微笑面對。
在收費工作一線,農鳳娟十多年來不斷磨煉自己,累計服務210餘萬輛車輛通行,先後為司機排憂解難1萬餘次。“雖然和司機們的交流時間很短,但希望能用我們的微笑服務,讓每個司機都感受到回家般的溫暖。”農鳳娟說。2010年12月,農鳳娟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産黨。
2015年,農鳳娟所在的單位成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鳳娟标杆”團隊。在農鳳娟帶領下,“鳳娟标杆”團隊先後研發出了“123舒心通行法”等創新項目36個,有效提升了高速公路服務質量。目前“鳳娟标杆”團隊已由成立之初的39人增加到93人,覆蓋高速公路“微笑、保暢、稽查、養護、科技”等多個領域。2018年6月,農鳳娟當選南甯東收費站黨支部書記。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作為一名黨員,未來我要繼續把青春奮鬥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在平凡崗位上充分展現新時代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風貌,在凝心聚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的新征程中貢獻巾帼力量,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農鳳娟說。
黃雪慧
弘揚工匠精神 共建壯美廣西
黃雪慧是吉利百礦集團東懷煤礦機電大班車工。1994年7月,黃雪慧從廣西煤礦技工學校畢業後,回到父輩們奮鬥一生的礦井,開啟了她煤海奮鬥的工作生涯。
黃雪慧對待工作有高度的責任心和滿腔的熱情,不管是什麼工作任務,她都能盡心盡力完成。在東懷煤礦建井初期,礦井遇到諸多困難,各種設備及零配件大多需要礦内自行設計加工制造。有一次,礦裡給車間下達了15天内加工21套鐵軌叉尖插盤的任務。加工這些工件工序複雜、難度大,又沒有圖紙,她和同事們隻能加班加點,憑經驗一個一個地測量,反複打磨,最終為東懷煤礦順利投産赢得了時間,這是她在技術創新上邁進的第一個台階。在機械化開采中,她通過小改小革,将120掘進機原廠配套的快速管接頭換成了螺紋密封接頭,使掘進機每月的用油量從4桶降到1桶,既節約了成本又提高了生産效率。
随着機電設備的不斷升級更新,以及礦井管理水平的日益提升,她利用業餘時間學習,并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她和工友一起反複摸索和修改設計出了一種自制滑輪,有效地解決了液壓支架在搬家過程中由于運輸效率太低而影響安裝速度的難題,大大提高了搬家工作效率,為礦井生産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為礦二代的她,作風紮實,勤于鑽研,在平凡的崗位上揮灑着努力與執着,從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一步一步地蛻變成為一名高級技工。黃雪慧對每一個加工産品都要求精雕細琢,不允許有絲毫失誤。能做到100%的,就不會隻做99.9%。她說:“踐行工匠精神,往小裡說,可以使自己的工作做好、做精;往大了說,可以振興我們的民族工業和品牌。”
黃雪慧說,多次強調,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發展壯大實體經濟,都離不開制造業,這給我們産業工人以極大的鼓舞。作為一名生産一線的普通工人,我一定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立足本職愛崗敬業,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新知識,認真鑽研新技術,努力提高專業技術水平,為企業發展、為家鄉騰飛、為壯美廣西建設貢獻巾帼力量,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祝雪蘭做大六堡茶産業 勇當巾帼奮鬥者
祝雪蘭是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鎮山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山坪村是一個偏遠的瑤族村,祝雪蘭通過大力發展六堡茶等産業,帶領瑤族鄉親走上了緻富之路。
祝雪蘭是家族六堡茶制作第四代傳承人,從小就跟着外公種茶、采茶、制茶。年幼的祝雪蘭伴随着六堡茶長大,耳濡目染間,六堡茶傳統制作和技藝深深沁入心田,這不僅是生活的需求也是深植和傳承六堡茶技藝的責任。在從事六堡茶制作及技藝傳承二十餘載中,她不斷研究和改良關于六堡茶種植、采摘、制作、倉儲等多個環節技藝,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瑤家傳統制茶技藝,經她親手制作的六堡茶,紅、濃、陳、醇的特點更為突出。2018年,祝雪蘭成為“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六堡茶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為了帶動瑤族村民們走上緻富之路,祝雪蘭帶頭擴種茶園,入戶動員,鼓勵村民一起擴種六堡茶,組織開展茶葉種植管理技術培訓,帶領村民們改造了300畝低産茶園,又擴種了1000多畝,人均達到30畝,年産七萬斤。祝雪蘭還采取“黨支部 合作社 農戶”的方式發展六堡茶産業,吸納貧困群衆就業。她無償向群衆傳授瑤族制茶技藝,先後培養出20多名專業制茶師,近千名茶産業從業者掌握了傳統的制茶工藝。為暢通六堡茶銷售渠道,祝雪蘭發動群衆成立了瑤家雪蘭六堡茶專業合作社等4個六堡茶專業合作社,2018年,注冊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祝雪蘭雲霧六堡茶”,實現了山坪村六堡茶的品牌跨越。
2016年,山坪村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2020年全村人均收入達到了1.2萬元,被評為第四批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
祝雪蘭說,我要牢記的囑托,進一步提升精氣神、增強自信心、鼓足實幹勁,全力推進鄉村振興,特别是把發展六堡茶産業這篇文章做好。我将繼續帶領全村瑤族同胞,永遠銘記黨的恩情,永遠跟黨走,勇當巾帼奮鬥者,以打造“以茶興村、以旅強村、以文厚村”特色瑤寨的思路,走出一條茶文化、瑤文化、鄉村旅遊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許菲心懷“國之大者” 書寫巾帼擔當
許菲是廣西廣播電視台《廣西新聞》等節目的主持人。2022年4月22日,這是許菲職業生涯中備受鼓舞、特别難忘的一天。作為廣西250多萬名黨員中的一員、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一名女性黨員,她在當天的《廣西新聞》中,通過直播信号,第一時間向全國觀衆、海内外八桂兒女,播報了在廣西參選的黨中央提名的代表候選人同志全票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這一特大喜訊。
說起進入主持人行業,許菲記憶猶新。“那會兒我正在上初中,南甯辦了廣西第一所主持人專業培訓班,全廣西有2000多人報名,最後留下了30多個人。我稀裡糊塗地報了名,然後莫名其妙地被錄取了。”十來歲的小姑娘,背起行囊離開家鄉柳州,去往南甯求學——一個從來都沒有想過的專業。
主持人班畢業後,1998年許菲被柳州電視台錄用。2003年許菲考上了北京廣播學院播音主持專業,畢業後來到廣西電視台。2011年6月7日,許菲第一次主播《廣西新聞》,在這個崗位上很快駕輕就熟,得到了各方面的認可。
2014年,許菲又擔任了廣西電視台脫貧攻堅欄目《第一書記》的主持人,這個欄目涉及的衆多故事讓她難忘。許菲曾采訪過一對姐弟,他們生活在廣西百色一個偏僻山坳,席子一張就是牆,膠布一搭就是頂,而這就是祖孫三人的家。因為家庭變故,姐弟倆很小就陪爺爺上山采藥維持生計。許菲被孩子的堅韌深深打動,她和孩子真誠地溝通,用深情的講述感染了節目錄制現場300多位愛心人士,為孩子募集到了10多萬元愛心善款。節目結束後,許菲一直關注孩子的生活狀況。她和姐弟倆所在村的第一書記一起,彙聚八方愛心力量,幫助祖孫三人蓋起了三層水泥房,幫他們養起了豬和雞。
許菲還結識了很多有情懷、有擔當的駐村第一書記。她在節目中幫助他們展示、推介扶貧産業項目,推廣廣西地标特色産品,讓廣西農特優産品走出大山,行銷全國,助力鄉村振興。
許菲說,在《廣西新聞》播音員的崗位上,我将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新時代的守望者與宣傳員,廣泛傳播黨的主張,心懷“國之大者” 書寫巾帼擔當,用心描繪時代畫卷,用力奏響時代強音,緊跟偉大複興領航人踔厲笃行!
不負時代,不負韶華。她們是壯鄉2700多萬婦女的優秀代表,是10多萬“桂姐姐”宣講員中的先鋒模範,她們和姐妹們一起堅定理想信念,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踐行者;她們主動擔當作為、融入發展大局,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的建設者;她們自覺崇德向善,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風尚的倡導者;她們弘揚“四自”精神,做敢于追夢、展現新時代新作為的奮鬥者,為凝心聚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貢獻巾帼之力,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來源/廣西婦聯
編輯/劉斌
審簽/喬虹
監制/席淑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