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老奶奶的人生建議

老奶奶的人生建議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7:04:32

慢成長

兩個海歸碩士媽媽、兒童心理咨詢師,用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讓育兒更輕松

後台回複“磨耳朵”,免費領原版英語動畫

這次在羅馬尼亞參加的ICASSI(阿德勒心理學夏季學校),除了每天一個1.5小時心理學講座、上下午的工作坊,傍晚時還會有1小時的special presentation環節:

來自全球不同領域的阿德勒心理學愛好者,會分享貢獻他們的智慧。

有一天,同時有3個分享,内容都很有趣,包括電子産品與心理健康、10周阿德勒家長項目分享、以及如何優雅變老。

我接了孩子往會場飛奔時,同學說,你要去電子産品還是家長項目?

我說,都不是,我要聽這個:如何優雅變老。

同學露出驚詫臉。

老奶奶的人生建議(和80歲的老奶奶做同學)1

是啊,30 的我,竟然更想聽兩個80歲的老奶奶分享這個話題,好像是挺怪的,但我内心很堅定,或者說其實是有一種困惑以及恐懼想要釋放

我特别想知道,該如何幫助我的父母、公婆好好過好下半生;我也想多一些準備,輪到我自己面對衰老和死亡時,能夠從容、樂觀跟優雅……

這的确是一場讓我非常感動的分享,我掉了好幾次眼淚。

兩個老太太是好友,分别叫Jane和Priscilla,兩年前在美國時,我就有見過她們倆。

因為夏季學校的教員普遍都是七八十歲以上的長者,我一開始,還以為她們是來教課的教授,然而,她們竟然是學生!和我們一樣!

我和花時間從中國折騰到羅馬尼亞小城錫比烏,尚且轉了幾程飛機,她們兩個從美國出發,也是一樣的舟車勞頓。

聽她們說,課程結束還要結伴去布拉格旅行,單是這份求索的精神和看世界的熱情,就足以讓人驚歎了。

老奶奶的人生建議(和80歲的老奶奶做同學)2

Jane說,變老是一件很容易讓人沮喪的事兒,發生在她身上特别明顯的一點是:健忘。

“我常常弄丢或者忘記帶錢包、護照、銀行卡、鑰匙,以至于不得不做個備忘錄随身帶着,時刻提醒自己。”

“我開車不敢開太快,因為怕自己反應慢、出事故。”

人變老也是逐漸失去的過程,比如失去部分、甚至全部的視力;失去部分甚至全部的聽覺;”

“見鬼了!最近我發現,我的味覺好像也不如從前,食物都沒有以前好吃了呢!哦,我可不希望我将來挂了的時候肚子空空的!”

老奶奶的人生建議(和80歲的老奶奶做同學)3

說這些因為衰老帶來的變化時,她不是消沉、垂頭喪氣的,而是非常平和、接納、還帶着一絲幽默,我一邊哈哈笑,一邊眼角不知不覺的濕潤起來。

“承認自己在身體機能上越來越powerless,而不是去抱怨,會更有助于身心健康。”

Jane說,自然規律誰都改變不了,但歲月也會帶給她其他東西,比如閱曆、智慧……她很堅信鍛煉的力量,喜歡慢走、冥想,還會吃一些營養補充劑。

兩個老人不約而同的提到,她們在暮年時保持生命力的幾大法寶

1、保持社交,一定要重視友誼。

Priscilla說,她退休後對自己說,“哈,我終于有大把時間可以約朋友了。”她會約朋友一起吃中飯、吃下午茶、吃晚飯,不久前她過80歲生日,還特地邀請了10多個好友來到家裡開生日派對。

老奶奶的人生建議(和80歲的老奶奶做同學)4

“我對他們說,誰都不要帶禮物,但我有一個要求:請帶一個和我們友誼有關的故事。

Priscilla那天聽了10幾個好友輪番憶當年,講述和她發生過的那些珍貴的友情故事,她開心也感動極了:

“瞧!我本來以為,這種故事要到葬禮時才會被講述出來,我多幸運啊,活着就能聽到,哈哈哈哈!”

2、做貢獻:成為一個“有用(useful)的人”。

阿德勒心理學非常倡導社會情懷(Gemeinshaftsgefühl),認為生命意味着“要對人群懷有熱忱,對人類福祉有所貢獻、願意成為人類整體生命的一部分”,Jane和Priscilla,都是忠誠的踐行者。

為了做貢獻,Jane會在每個工作日,都去附近的一所小學待上至少兩小時做志願者,幫助一年級和三年級的孩子輔導閱讀、數學……

Priscilla則是在一個教堂裡做義工,利用她在心理學上的積累和經驗,提供一些相關的專業援助。

老奶奶的人生建議(和80歲的老奶奶做同學)5

全部是義務的,不收取一分錢。

在慷慨給予的同時,她倆也都強調:當自己有需要時,不要吝啬去求助,告訴别人你的需求。

很多老人會認為,求助一些看起來簡單的事兒顯得自己很無能,但她們不這樣看,她們覺得,接受幫助和請求幫助,都很正常

  • Do what you can, and enjoy it.

  • Accept help when others offer, and ask help when you needed.

3、一切關乎選擇和态度:目的決定行為。

這場分享中,兩位老人,也聆聽了很多現場觀衆的發言。

80歲的羅馬尼亞老太太,還在自費出版自己的詩歌、讀書并且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

78歲的以色列老太太,退休生活比退休前還要豐富多彩:看電影聽音樂會去旅行,以至于女兒要約她,需要提前兩周核對老母親的日程安排。

還有93歲的法國老太太,住在鄉下,有個自己的花園、養着雞鴨鵝,種草種花種菜,享受着采摘的喜悅、以及把這些果實分享給鄰居和自己後輩們的快樂。

……

老奶奶的人生建議(和80歲的老奶奶做同學)6

但也有人很沮喪,說自己父母遠沒有這麼樂觀,整天傳遞着“我都一把年紀了除了等死還能幹嘛”的悲觀情緒;

還有心理咨詢師說,自己接到與衰老或死亡有關的個案,表面上風平浪靜,卻總能喚起内心很深的創傷:源于她自己母親幾十年前死亡的過程極其痛苦。

其實我也很害怕,會擔心自己到時手足無措,會害怕目前父母身體安康、一切平穩的狀況被打破,身為獨生子女、沒有經曆過什麼風浪的我,該如何去面對呢……

老奶奶的人生建議(和80歲的老奶奶做同學)7

Jane和Priscilla說,這種恐懼,她們比我們感受得更真切,也知道遲早有天會發生,而大多數人之所以恐懼感強烈,是因為“我們經常讨論生,卻很少讨論死。

但她們說,自己還能保持樂觀的秘密,是因為阿德勒心理學裡,尤其強調人的主觀意志和選擇:“同樣的半杯水,你選擇看到半杯滿,還是半杯空。”

我們的行為會服務于我們的目的,如果我們對生活、對生命有熱愛,即便在接近死亡的年紀,依然可以活出質量、看到資源、而不是阻力——

老奶奶的人生建議(和80歲的老奶奶做同學)8

一切關乎,你如何選擇、你是怎樣的态度。

這句話當下讓我熱淚盈眶:在曆史的長河中,我們都會是過客、長度相當,但無疑,有些人的生命,要更有溫度、更厚重豐滿。

我,我們,想要怎樣的選擇呢?

在這場分享後的幾天,我和兩位智慧的老人都報名了夏季學院組織的city trip,那天是早上9點集合,一直到晚上10點才回到酒店。

我們去了街道、村莊、古堡……走到腳痛的我特意截了圖,那天的步數是,12000。

老奶奶的人生建議(和80歲的老奶奶做同學)9

而Jane和Priscilla,全程都在,沒有掉隊。

她倆走得要慢些,相互挽着胳膊,緩緩前行,可是,她們堅持下來了。

老奶奶的人生建議(和80歲的老奶奶做同學)10

在一處坡道,我看見她們停下來,臉上有如我一樣登高的疲憊,眼神卻充滿期待,遙望着更高處,舉起相機,記錄下美麗的風光。

老奶奶的人生建議(和80歲的老奶奶做同學)11

那天晚上下車時,我無意間感慨一句,“I'm so tired!(我好累)”她倆聽到了,有點小激動地問我,“所以,你也覺得走得很累嗎?”

“是啊!”我使勁兒點點頭,“我恨不得馬上倒頭就睡!”

兩位老人相視一笑,我猜,她倆感到鼓舞,“所以我們不是僅僅因為老才覺得累,我們和年輕人的體力也不相上下呢!”

老奶奶的人生建議(和80歲的老奶奶做同學)12

如果按精神頭定義人的年齡,我毫不懷疑,她倆内心裡,的确還住着一個年輕人。

事實上,80歲也并不老。

Jane在分享時說,你們知道嗎?根據美國的一項學術研究,中年人的定義是,40歲到80歲,“哈哈,我今年才剛剛80歲,我可是個非常非常年輕的老年人哦!

在場的人們,無一不被感染。

老奶奶的人生建議(和80歲的老奶奶做同學)13

本來我準備了一個問題想問:請問80歲的您,回看自己30多歲時,會給處于這個年齡的人們,什麼樣的建議呢?

後來我覺得不用問了。

80 看30 ,一切都是那麼嶄新、生機勃勃、我明明就擁有一切、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不是嗎:)

老奶奶的人生建議(和80歲的老奶奶做同學)14

這不是一篇能夠給出1、2、3點建議、讓人看了就對衰老和死亡不再懼怕、擁有好心态的文章,任何文章、書籍、智者都給不出靈丹妙藥。

這是一場動态的、持續的修行,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屬于自己的那把鑰匙:

去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

老奶奶的人生建議(和80歲的老奶奶做同學)15

吉吉叨叨:

昨天分享了花時間讀研的故事(吉吉:我眼中的花時間,讀研帶娃做公号,比想象中還要虐得多……),後台的留言已經達到了精選上限、放不出來了,很多人說讀出了眼淚,我和花時間也特别感動,自己的故事能夠傳遞一點點正能量。

而我們并不是多特别的人,隻是在遇到很多困難時,會想到拉長時間,站在未來的視角去給予當下的自己以智慧和啟發。

如果此刻的你生活沒那麼順遂、對自己有那麼點小失望,我想說,沒關系,勇敢翻篇兒,從今天開始,努力做一點點,會對未來有益的事兒吧:)

—END—

大家好,我是吉吉

慢成長是我和花時間原創的親子号

緻力于為媽媽們輸送解決方案、希望與勇氣

想圍觀我們的日常,

歡迎添加我們的私人微信

請一定記得備注一個理由哈

關注慢成長,還有更多吉吉和花時間用心寫的文字:

  • 寫給吉吉的情書:親愛的,感謝有你。

  • 當媽四年後,我又要到美國讀研啦!

  • 兩度離婚生7個娃,花11年才讀完大學,她如何在後半生逆襲,成為全球媽媽們的偶像?

  • 我也是拼了,為了讓孩子開開心心學單詞,想了這麼多奇招……

  • 美國幼兒園都用文氏圖教孩子,難怪能越玩越聰明!

  • 美國教孩子從小區分Needs&Wants,給我也上了重要的一課

  • 我把孩子教得很乖,但被搶玩具、總吃虧,怎麼辦?

老奶奶的人生建議(和80歲的老奶奶做同學)16

老奶奶的人生建議(和80歲的老奶奶做同學)1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