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的杏花,是高岸之花,是幸運之花,
今年春暖,桃李梅杏櫻桃花,居然同時開放。去賞櫻桃花和桃花的路上,忽然看到一樹高大的喬木,上面開着朵朵象牙白的花朵,像櫻桃花,可比櫻桃花高大,且花朵有質地,說是梨花,但梨花是雪白的,且有小綠葉間在期間。
這樹花,高大,清麗,顔色别有一種玉樣的潤感。正在讨論是什麼花時,旁邊中年的主人笑吟吟告訴我們是杏花。怎麼會,杏花不是紅色的嗎。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宋朝葉紹翁《遊園不值》
在我們的印象中,杏花就應該是紅色的,像桃花,像榴花,紅得絢爛,紅得風情,否則為什麼那麼多人都愛用這句詩,并配上不懷好意的神情?但實際這真真是詩詞世俗化了一種誤讀。
讓我們還原杏花本身。
杏花并不是深紅,大紅色,相反,它開花接近白色,是一種粉白和象牙白。
但是為什麼總說紅杏呢?
一,花朵打苞發蕾時,它的花蕾由于花萼包裹,是一種深紅色。
二,花朵剛剛綻放時,花瓣是那種淡淡粉紅或者淡淡胭脂紅,看起來半透明,十分嬌美。
三,花朵盛開時,花瓣則會由粉紅轉成更通透的象牙白,但是正是這種通透,花心和花萼,往往是白臉上的小胭脂點掩映期間。遠看的效果,整個花雲的顔色呈現出一種輕粉色。其實許多櫻花也有這樣的色彩。
四,杏花的花瓣比杏花質地厚重,花瓣均勻五開,圓潤,它呈現出的花光更加細膩潤澤,如東方青春女子的面色,象牙白中帶着粉。
這才是杏花的真正顔色,白中透紅,典雅潤紅。
回到葉紹翁這首詩本身,他是在春天微雨之後去拜訪朋友。此時地氣豐潤,青苔都可以留下腳印,滿目園林春深。可是他來到故人的庭院裡,發現院落關着,寂靜無聲。本來是想和故人趁此春光,一起遊山痛飲,卻不料故人不在,自己卻興緻未減。
他此時發現一樹高大的杏花正在開花,且枝頭都探到牆外來了。那美麗的杏花,白裡透紅,正顯示庭院裡的花草何其豐茂。
杏花并不是以紅豔而聞名,它紅不過桃花,豔不過牡丹,它是以那種收斂不住的青春向上的氣質而聞名。這裡用紅杏,是對這杏花蓬勃氣的贊美,也是抒發一下自己沒有得到宣洩的情懷。
那麼為什麼不說,一枝紅桃或者李花櫻花出牆來呢?這裡除了詩人是親自看見杏花那種蓬勃之美,而有杏花樹本身的特點,就是高大。
杏樹比許多花樹都高大,而且是高大的喬木,可以高達12米,且樹木長壽,樹枝高岸舒展。那麼在桃李梅花櫻桃這些花樹當中,杏花顯然就是有模特一樣的身材,往往花冠和花開都在其它花樹之上。
這也是杏花往往成為地标的原因。
比如杜牧有“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一回頭,那最高大的杏花樹,就是村落的所在。
所以就算是有其它花樹也在開放,詩人最先看到的肯定是杏花。
這首詩清新明麗,以杏花為标志,寫出了春色之濃郁,花樹之蓬勃,春景總會帶給人出人意料的快樂和欣喜。這首詩脍炙人口,還在于杏花的寓意,是高中之花,幸運之花。
在唐朝,每年春天進士及第,都要在長安曲江邊的杏花園宴請新進士們。杏花是幸運,是高中,是平步青雲,志氣得抒的象征。讀書人都以能夠進去杏花園為人生快事。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作者:高蟾 (唐)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
這是落第後的高蟾無緣進去杏花春筵,發出的自己的感慨,那已經高中的進士們靠近天子更近,如同天上的碧桃,如同高高在雲間的杏花,得到太陽和東風的眷顧最多,所以顔色也特别絢爛吧。可是我就是一朵漂泊在秋江上的蓮花啊,離太陽這麼遠,命運如此,我也沒有什麼好抱怨的。
杏花有幸運,高中,向日而開的寓意。
紅樓夢中就以這句“日邊紅杏”詩暗示探春的命運是比現在的地位高,因為婚姻的幸運成了王妃,而同樣小幸運的是甄士隐的丫頭,名喚嬌杏,嫁給了賈雨村,最後成了诰命夫人。
那麼一枝紅杏出牆來,至少在讀書人的眼中,這是春闱及地,對于普通人,春天看到幸運之花,如何不是一年的新起點?
但這首詩最終還是被世俗給玩壞了。
不知何時起,這園中朝氣的杏花,變作了不安于世的美婦人,用自己青春美豔,去試探禁忌。而世俗用來頗多諷刺。由于這句詩已經成了俗語,沒見過杏花的,也标簽認為這是一種嬌豔,甚至妖豔的紅色花朵。
實際當你真正看到杏花,才會覺得那種高挑高岸卻清麗的美,那是一種向天空無盡舒展的青春。
或者葉紹翁也是感歎友人何以在春天這麼好的季節不留在自己安逸的家園裡,是有杏花一樣的志氣,還是被迫為了生活離開呢?
這首詩讓我想起李商隐的詩。
“卿卿不惜瑣窗春,去做長楸走馬身。”
但是無從得知葉紹翁是否也有這種感慨。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