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是由熾熱氣體組成的、能自己發光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由于恒星離我們太遠,不借助于特殊工具和方法,很難發現它們在天上的位置變化,因此古代人認為它們是恒定不動的星體。我們所處的太陽系的主星太陽就是一顆恒星。
在晴朗無月的夜晚,無光污染的地區,一般人用肉眼大約可以看到6000多顆恒星。晴夜,我們用肉眼看到的許多閃閃發光的星星,絕大多數都是恒星。若借助望遠鏡,則可以看到幾十萬乃至幾百萬顆以上的恒星。估計,銀河系中的恒星大約有一、二千億顆。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着恒星運行的天體。一般來說,行星需要具有足夠大的質量(相對于月球),近似呈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
截至2000年,研究人員隻在我們的太陽系外發現26顆行星。截至2010年,這一數字已攀升至502顆。據天文學家預計,随着觀測技術的越發先進,他們能夠發現更多類地行星。大型系外行星的體積和運行軌道讓科學家對行星系統形成和演變的認識發生革命性變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