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三伏天防濕氣哪三個時間

三伏天防濕氣哪三個時間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14 06:41:45

受訪專家:湖北省中醫院腎病一科主任、主任醫師 金勁松

本報記者 張 健

俗話說:“夏季養生,重在祛濕。”濕邪,從其産生機制說,與季節的關系非常密切。古人将夏季分為夏和長夏,長夏多指農曆6月,大緻在陽曆7月初到8月初,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濕度最大、疾病最愛紮堆的日子。

湖北省中醫院腎病一科主任、主任醫師金勁松說,濕邪屬陰,阻滞機體陽氣運行。濕邪就像管道中的垃圾一樣,會導緻人體氣機不暢。濕邪緻病有三個特點:一是症狀都是以重着、黏滞為主;二是病程較長,不容易好,濕邪可以夾混其他病症之中。以感冒來說,風寒居多,但夏季感冒,可能有濕邪夾混入其中,導緻感冒不容易好。用點藿香之類的中藥幫助祛濕,感冒就會好得快。三是濕邪趨下,疾病多偏于下肢。《黃帝内經》說:“傷于濕者,下先受之。”

三伏天防濕氣哪三個時間(你的濕邪藏哪兒了)1

金勁松表示,濕邪在夏季會特别擅長入侵人體,最突出的兩個表現是:舌苔厚膩,總感覺到舌頭裡有種黏黏糊糊的感覺,有時感覺口幹口苦;身體困重,好像有什麼東西把全身綁住一樣,使不上勁。此外,濕邪困在身體不同部位,還會有一系列不同表現:

濕邪困脾。濕邪過重,脾是最先受到侵害的。脾主運化水濕,主要作用是升清,即将飲食水谷的精微物質上傳到其他髒腑、四肢、皮毛等。脾喜燥而惡濕,當濕邪入侵後會導緻原本主生發的脾氣受損,不能上升,升清運動受損,主要表現是脘腹脹滿、食欲不振等。

濕邪困于腸道。濕邪也影響消化系統,因“濕邪”導緻脾胃虛弱後,脾的運化功能就會受到阻滞,胃部不能充分運化食物中的“水谷精微”,使食物滞留,胃部缺少足夠的動力,導緻蠕動下排功能減弱,易導緻大便黏滞。

濕邪困于肺。肺主宣發與肅降,對體内的津液輸布、運行和排洩有疏通和調節作用。通過肺的宣發,水液向上、向外輸布,布散全身,外達皮毛,代謝後以汗的形式由汗孔排洩;通過肺的肅降,水液向下、向内輸送,而成為尿液生成之源,經腎的氣化,将代謝後的水液化為尿排出體外。肺為濕邪所阻,肺的宣發與肅降功能失調,人常常出現胸悶、呼吸不暢、黏痰增多等症狀。

濕邪在肌表。在夏季,濕邪喜歡潛藏在肌表,人會臉色晦暗、頭臉油膩、皮膚粗糙瘙癢、毛孔粗大,其中長斑長痘最為常見。還會感覺周身困重、肌肉酸痛、四肢乏力。

濕邪在頭部。因濕邪把氣機阻塞了,陽氣不能夠順暢運行到頭部,就會導緻頭重如裹,感覺頭部總像裹纏着一個很重的東西一樣,導緻昏昏欲睡、頭暈。

濕邪在經絡關節。中醫中的痹症(關節所表現出來的不舒服症狀)有一些是濕邪所緻,以重着為主,典型表現是關節活動不利。

濕邪困在膀胱。這種情況,會導緻小便赤澀、不暢等。

“千寒易祛,一濕難除。”金勁松認為,濕邪最重要的是預防,當濕邪已經導緻疾病,一般的食療、運動無法解決,需要及時就醫。預防濕邪,重在保護脾胃。1.夏季少吃肥甘厚膩、生冷寒涼的食物。多食用有祛濕功效的食物,如茯苓、薏米、冬瓜、絲瓜、黃瓜。茯苓雖是藥材,但可藥食同源,茯苓粥健脾祛濕,還有一定的美容作用。老年人陽氣偏虛,更需要注意健脾,可以在飲食裡面适當增加點生姜。2.衣着要寬松透氣,棉麻絲天然織物透氣性較好,不易經常汗濕,可減少外濕入侵機會。3.适當運動,中醫推薦八段錦、太極拳,有利人體氣機通暢,進而幫助祛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