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晚鐘位于杭州市西湖區南山路55号(淨慈寺内)。南屏晚鐘是指南屏山淨慈寺傍晚的鐘聲。南屏晚鐘是西湖十景中問世最早的景目,北宋畫家張擇端曾經畫過《南屏晚鐘》圖。盡管此圖遠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圖》那麼蜚聲畫壇,但卻被記載于《天水冰山錄》中。
南屏山一帶的山嶺由石灰岩構成,山體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風,每當淨慈寺的晚鐘敲響,鐘聲振蕩的頻率傳到山壁上,岩石、洞穴等為其所迫,加速了聲波的振動,振幅急劇增大後形成了共振效應,岩石、洞穴随之産生音響回波情況,增強了共鳴。同時,鐘聲還以相同的頻率在西湖水面上傳播,直達對岸的寶石山,碰上由火成岩構成的葛嶺、回波叠起在天地間交響混合,共振齊鳴,悠遠清揚,經久不息,此時在西湖水域的遊人都能清晰的聽到淨慈寺飄蕩的鐘聲。
一般都是晨鐘暮鼓,為什麼這個地方是晚鐘呢?跟對面的雷峰塔有一定的關聯,同時跟杭州的老百姓的生活也息息相關。雷峰塔剛落成那一年,淨慈寺的開山祖師永明禅師圓寂,所以雷峰塔開始晚上有一個點燈的儀式紀念這位禅師,同時給夜晚的西湖進行照明,有詩寫道:一百八聲才擊罷,雷峰又點塔上燈。所以淨慈寺的晚鐘是給雷峰塔點燈起到一個報時的作用。而且,從前西湖是在杭州城外的,淨慈寺的鐘聲響起之後,表示城門即将關閉,所以在外面的遊人就要開始準備回城裡。
每當夜晚,淨慈寺的鐘聲響起,回音缭繞,讓人思索奇妙的人生,喧嚣的世界需要停下腳步,洗去鉛華、褪去煩躁。古人雲,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我們也許沒有那麼大的能力,但可以從小事做起,盡力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